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赓与宋希濂都是战将,却分属国共两个营垒,他们之间的交往别有风趣。 1923年,陈赓和宋希濂决定去找孙中山的革命政府,他们从湖南湘乡出发,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行程,终于到达广州。他俩即去报考当时由程潜等主持的广州讲武学校。经考试,两人同时被录取,孙中山组织北伐,程潜被任命为鄂军总司令,不能顾及校务,广州讲武学校被迫解散。陈赓和宋希濂被分在黄埔军校第六部。毕业后,陈赓留校工作;宋希濂被派往东征军,开往前线作战。陈赓在校工作不久,也开往前线,与宋希濂并肩战斗:之后陈赓和宋希濂又一起参加著名的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2.
陈赓是我军十员大将之一.宋希濂是国民党内为数不多的骁将.他们两人都是我国现代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同是湖南湘乡县人,同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共读.历史巧作安排,陈赓和宋希濂一度曾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战友,在战场上有互相配合、并肩协力抗击日寇的战斗岁月,也有兵戎相见,代表着各自阶级的利益进行过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最后又终于走在了一起。他们之间在有分有合的历史中,结下了鲜为人知的友谊。  相似文献   

3.
宋星辉 《世纪桥》2005,(12):70-71
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乡县(今叙峰县)人。他 7岁始读私塾,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受进步思想影 响,多次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游行示威活动,与同 年级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撰写了多篇猛烈抨击湖 南军阀赵恒惕的文章。1923年,又转入育才中学。这年冬 天的一个上午,长沙市育才中学一考场内,并排坐着两个 湖南青年,一个叫陈赓,一个叫宋希濂。  相似文献   

4.
宋希濂,滇西抗战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也为他抗战时期的最高任职.先后参加过淞沪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滇西反攻作战.滇西,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后期最重要的国际通道、陪都重庆的西南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宋希廉肩负重任率部驻守滇西,对日作战时间长,战绩辉煌.  相似文献   

5.
孔德生 《党史文汇》2004,(11):27-29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著名军事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从1927年起(除却中间的一次狱中相会),二人再没有谋面,有的只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和政治上的根本敌对。因此,二人之间的交往,便仅集中于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东征等几个特定时期。黄埔师生1924年4月间,蒋介石已被内定为黄埔军校校长。此时,陈赓也早已来到广州投考军校,并通过了笔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接下来口试,蒋介石亲自到场。第二个上场的陈赓响亮地喊了一声“报告”后,便镇定…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9,(8)
难忘的一九四九年!胜利者难忘这一年,战败者同样也难忘这一年。请读一读宋希濂所写《我在西南的挣扎和被歼灭经过》中的结尾吧:  相似文献   

7.
陈赓     
陈赓原名庶康,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一个殷实家庭。祖父是解甲归田的湘军将领。受祖父的影响,陈赓从小仰慕军戎生涯,14岁就离开东山小学堂,报名当了湘军。当时,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陈赓深感在这种祸国殃民的反动军队里是一种耻辱。1921年秋,他愤然离开湘军,在铁路局谋得一个办事员的差事。此时,湖南革命正兴起。陈赓追求进步,进了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得到共产党人的帮助,政治觉悟迅速提高。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征途。1923年底,广东政府创办陆军讲武学校,陈赓受党组织指派报考,重新开始军旅生涯。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陈赓退出讲武学校,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陈  相似文献   

8.
刘秉勋 《湘潮》2008,(2):36-40
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飞溅着各种美不胜收的爱的浪花。然而,最崇高、最深沉、最神圣的爱,还是对祖国的爱。这种爱,倾注着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它视祖国为生我、养我、教我的母亲。想起祖国,人们的赤诚之心可以燃烧,满腔热血可以为之沸腾。为了祖国,人们可以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黄埔精英、抗日名将宋希濂,就是这样一位深具爱国情操的将军。  相似文献   

9.
陈赓既是毛泽东的同乡,又是他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器重陈赓,常常委以重任。陈赓不负领袖的关怀与厚望,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赓临危受命,率部硬是把逼向中央军委指挥部的敌军压了回去。毛泽东高兴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得知张国焘要杀害陈赓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身边,说:“看他张国焘还敢来杀人不!”  相似文献   

10.
幽默陈赓     
《党史纵览》2002,(1):48-48
1926年冬天,杨开慧身怀六甲,即将生第三个孩子。毛泽东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需要请个保姆照顾妻儿,就这样,经人介绍,陈玉英——宁乡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来到了杨开慧的身边。来到杨开慧身边的那一年,她快30岁了,夫家姓孙,人们叫她孙嫂。杨开慧亲切地对孙  相似文献   

11.
肖光 《湘潮》1991,(12)
1927年8月1日凌晨,枪响声划破黎明前的宁静,震撼整个南昌城,起义爆发了。这时,陈赓在起义总指挥部担负保卫工作。南昌起义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立即纠集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6,(5)
正宋希濂作为国民党军中的抗日将领,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特别是他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滇西反攻作战,战绩辉煌,对民族贡献巨大;作为被俘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他反省深刻,赞成中共统一战线方针,积极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奔走呼号。面对台湾国民党《中央日报》所谓"黄埔败类""中共鹰犬"的辱骂,他非常冷静。他以为,作为黄埔学生,追随蒋介石逆历史潮流而动,实  相似文献   

13.
陈赓轶事     
陈赓大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他南征北战,战功卓著,这是大家有口皆碑的。他对上对下豁达坦率,豪爽开朗,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可是他那充满活力的情趣、妙趣横生的雅兴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恐怕是鲜为人知了。 1938年11月,陈赓奉命 到涉县会师。陈赓的妻子王根英这时也从延安来到涉县一二九师等待分配工作。  相似文献   

14.
周希汉是陈赓的参谋长、爱将和战友,但两人在性格上却迥然不同。陈赓是个乐天派,很爱开玩笑,几乎不分场合、对象,他与自己的“瞎子”政委王新亭、“瘦子”参谋长周希汉的玩笑近于恶作剧的程度。而周希汉当过徐向前的参谋,红九军的作战科长,养成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加之他比陈赓小10岁,对旅长尊敬、爱戴,在旅长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几乎陈赓喜欢的东西他都喜欢。他俩心息相通,生死与共,配合默契。虽然他俩之间出身、经历、素质、年龄有差异,但陈赓旅长在战斗间隙中,并不放过年轻的“瘦子”参谋长周希汉。  相似文献   

15.
南昌起义后,指挥部在向潮汕撤退。陈赓奉令带领全营掩护。钱大钧的部队已近在眼前了。他们在掩体后面匍匐前进,突然一跃而起,呐喊着冲锋。陈赓瞄准一个军官,屏住呼吸,放了一枪,可是那个家伙却继续前进,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同时他听到了手榴弹的炸裂声、急促的步...  相似文献   

16.
“哈军工”这座历史的丰碑,在人们心目中已经矗立50年了。它并没有因为离开我们的时间久远而被尘封、被湮没。相反,时间越向前推移,它就越显得巍峨、挺拔,越显得光彩照人。陈赓大将是“哈军工”的建院元勋,是“哈军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城的没落书香人家。1921年9月,在莫斯科经张太雷和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八七”紧急会议上,时年28岁的瞿秋白为三名常委之一,受命主持中央工作。后因受到王明及其后台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米夫的排斥和打击,于1931年后退出领导岗位,成为党内无职务又不领津贴的“白丁”。1934年2月初,瞿秋白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瑞金,协助徐特立主持苏区教育事业,很有成绩,但是遭排斥的境遇并没有改观。1934年10月中旬,中央苏区“三人团”决策苏区战略转移,8万红军由博古和周恩来率领北上,开始长征,留下2…  相似文献   

18.
幽默陈赓     
《党史纵览》2002,(1):48
1925年秋,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于华阳镇一役遇险。敌一部侧击东征军,距蒋氏仅数里。陈赓躬身负蒋氏急行数里,指挥部队掩护,且战且走,遂使蒋氏过河脱险。延安整风某日,陈赓与彭德怀聊天。康生掀门帘进,  相似文献   

19.
安排陈赓治疗腿伤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 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中负了重伤,  相似文献   

20.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从1927年起,二人有的只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和政治上的根本敌对。二人之间的交往,集中于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东征等几个特定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