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待理性与社会发展秩序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哲学史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唯理主义的建构论理性主义,另一种是进化论理性主义或渐进理性主义。前者认为,理性是一种绝对之物,理性能够成为其自身的主宰,可以控制自身和社会发展进程;理性是社会秩序生成的根源,社会秩序印规范、制度和社会组织,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而后者认为,理性不是万能的,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理解自身,理性具有一种不及性,理性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有限,社会秩序不是人的理性设计和审慎思考的结果,而是人的行为的结果,是累积性进化的结果,是人在不断的试错中形成的,自生自发的而不是理性设计的社会秩序才是最好的秩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超越建构论理性主义与渐进理性主义的对立。  相似文献   

2.
谢友倩 《唯实》2010,(1):38-44
考察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秩序理论发展史,可以发现,理性作为一种权衡与选择能力是社会秩序构建的基础和动力。以契约理性、利益理性和科技理性为代表的西方工具理性是现代工业社会秩序的核心支柱,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森严的金字塔式的封建政治制度以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朝内价值体系下的伦理和审美文化导致了中国社会秩序中缺乏工具理性因素。现代全球化背景下,要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对中国来说需要的是一套既符合中国自身特点又能适应当下全球社会发展特征的复合理性。只有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自然理性的有机结合才是现代工业以及后工业社会维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理想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然而,改革与发展难免产生不稳定因素,因此,正确认识社会稳定问题,正视社会变革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实践提出的重要课题。社会稳定涵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状态。它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和思想观念的稳定以及人心的稳定。是以上诸方面稳定的有机统一。其中,政治稳定是保证,经济稳定是基础,社会生活秩序稳定是关键,思想稳定是前提,人心稳定是实质。稳定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4.
文学平 《求实》2006,1(5):4-8
马克思青年时期法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具有价值理性、认知理性和工具理性三个维度,它们分别可以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由秩序状态的实现提供超验之求、认识之能和方法之用,并最终使利益协调过程中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生活为内在目的自由秩序状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任传霞 《理论学刊》2005,4(7):63-64
所谓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一个笼统的提法,它包括当代西方社会的一些重要思想流派,比如自由主义、生态主义、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它们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与我们今天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都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他们生态思想中的和谐观念主要立足于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问题,强调自然优先性,去建构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他们认同“本体论的平等”概念,推崇“对话”;提倡以人与世界的在家园感和亲缘感为中心理念,与人类的生活和命运最为息息相关的对世界的关爱以及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6.
叶政 《实事求是》2008,(6):18-20
意识形态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它是引导人们行动的目标,是支撑社会和谐秩序的“稳定器”。和谐社会秩序的维系,需要意识形态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意识形态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着力从引导社会舆论、社会心理以及整合社会思想分歧等方面对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创新作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洪兴 《理论学刊》2007,4(6):60-64
社会生活活动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生活力和社会生活关系构成社会生活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生活力与生活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生活方式,两者矛盾的不断解决推动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活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薄振峰 《理论学刊》2006,1(4):84-86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日益世俗化和理性化。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渐“祛魅”的社会。在这样的理性化的社会中,法律信仰的基础何在?作为人的信仰体系的构成部分,法律信仰源于人对其自身的信仰。它的价值在于确证了人类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和向往,从而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终极意义的一部分;法律信仰也表征了法律作为人类的造物能够有效保障人类实现正义和秩序的价值理想,从而使人类从对神的信仰转向对人的信仰,实质上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意蕴,对于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来说,建立人们对法律的神圣体验与对人生终极目的与意义的献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人类要正常地生产生活,就要有社会秩序,为保障社会秩序而存在的社会控制也就由此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一、社会控制的含义及其必要性社会控制原意是社会必须控制人的动物本性,限制人们因私欲恶性发展而产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后来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是讲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守社会规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4,(5)
从理论上讲,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的争夺,蕴含着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而法治的秩序价值和利益调控功能,使得通过法治手段治理社会冲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证明,社会冲突的法治治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并在人类社会被广泛运用,同时相较于其他治理手段来说,社会冲突法治治理是最具权威的、有效的手段,这也是社会冲突法治治理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