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日常交流用的短信语言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广泛收集50份不同地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群体人的短信语料进行言语分析,总结出日常交流用短信言语篇幅有限、言简意赅、常省略句子成份、符号和标点使用率不高、风格朴实、就事论事等特点,并分别指出不同地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群体人短信言语特征的表现和原因,为有关短信言语的案件言语识别提供依据,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文化的三种形态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的存在状况是考察和谐的根本出发点。人的存在从活动的范围和层次上可以分为个体存在、群体存在和类存在。这三种存在分别从各自的内涵意蕴和追求出发,对和谐提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要求,形成个体文化和谐、群体文化和谐和类文化和谐三种形态,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一、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笔迹演变的原因 不同文化层次是指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组成的群体。一般以学历来衡量。就笔迹而言文化水平主要通过书写水平体现。表现为实际运用文字的能力。不同文化层次中,引起个人笔迹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文化心态的研究日益增多,青少年群体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以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为参照,在中观的群体层面上发现,当今青少年群体的文化体验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生活方式多样化、日常消费心理化、社会情境重组化。同时,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身体自我评价不断放大、自我形象多重复杂、审美意识和行为多样,准社会交往方式逐渐盛行。面对青少年群体文化心态的变迁现象,应该去反思社会文化的责任和发展方向,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今后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基层干部群体的政治文化是主流政治文化的重要部分。本文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视角,通过探析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变迁下基层政府职能定位的要求,进而对基层干部群体角色定位的深刻影响,由此揭示该群体政治文化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6.
选取不同身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200份赤足外虚缘长样本,利用回归方程方法对其与足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赤足外虚缘长与足长存在线性关系,并计算出线性方程,为利用足迹分析人的身高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厥云 《工会论坛》2013,(6):169-171
当代移民作家群体,比如石黑一雄、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和提摩西·默等,试图展现源自异域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经历,刻画移民群体因孤独、失落和身份危机而面对的精神困境。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通过其国际化写作主题和卓越的叙事技巧,描述了移民群体遭受的文化身份困境,流露出他对文化或种族冲突因素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律师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律师业的迅速发展也形成了我国的律师职业群体文化。我国律师职业群体文化的结构划分为涵盖群体价值基础的"律师群体法律思想文化",及其外化过程体现出的"律师群体法律职业文化"两大部分,其中,前者可视为群体文化的内核,后者可视为群体文化的外壳。构建我国律师职业群体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社会对律师职业的认同和律师职业的健康发展。律师同行应尽快构建我国的律师职业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城市指城市对不同群体、阶层的居民表现出开放、接纳、认同、尊重的态度,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空间排斥与隔离,保障城市居民权利平等。本研究基于城市权利理论,提炼了包容性城市的核心内涵,构建了包含五大维度在内的包容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分别为空间生产—财富均等、权利平等—资源共享、流动正义—人口融合、人文关怀—社会救济和环境正义—绿色发展,该体系涵盖17项二级指标与46项三级指标,然后选取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样本,用熵值法进行权重赋值,评估出样本城市包容性水平。研究发现:样本城市包容性水平总体情况良好,超大城市凭借先发优势吸引外来人口,以城市权利改进治理水准,对城市包容性产生正向作用,形成了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而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包容性程度相对较弱。中西部地区城市中,存在成都、武汉、长沙、贵阳这四个“噪点”,呈现出较高的城市包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酒醉笔迹检验是当前文件检验领域遇到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多次实验,收集不同职业、文化、年龄等人的酒后书写字迹样本,从酒醉笔迹检验的机理、酒醉笔迹的特征、酒醉笔迹检验三方面可以得出酒醉笔迹检验鉴定的方法以及样本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秦汉人的乡土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大一统”帝国得以成立,以华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初步形成。但是,秦汉文化除一统风格之外,还表现出区域特色。渊源不同的区域文化的基因,对于秦汉文化的总体风貌发生着重要的作用。秦汉社会意识中的乡土观念,就是当时区域文化差异的表象之一。秦汉人浓重的乡土意识,形成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当时一些有志之士“博望”“定远”,志在万里的文化精神,也表现出积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的文化生活现状不容乐观。考察农村的文化现状表明,不同群体间的文化生活状况存在失衡。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并培养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解决当前农村文化供求失衡现状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我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国家级、省级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匠大师样本166例,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进行问卷调查,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框架下对劳模工匠群体进行积极心理资本研究,并选取105例普通职工作为对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劳模工匠群体积极心理资本整体状况良好,且优于职工群体。企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就应关注劳模工匠和职工群体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与训练,注重劳模工匠平台管理体系建设,工会组织要明确职责并发挥应有作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文化心态的研究日益增多,偶像崇拜现象也备受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以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为参照,对青少年偶像文化的群体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当今青少年群体的文化体验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商业性与娱乐性色彩浓厚,开放性与多元性彰显,外在性与多变性共存。面对青少年群体表现出来的偶像崇拜特点以及偶像文化心态的变迁现象,应该去反思社会文化的责任和方向,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为政特点看,西汉酷吏群体有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不同。宁成是西汉早期酷吏的典型,具有“酷”、“能”、“傲”、“廉”、“猾”的鲜明个性。东汉酷吏群体在继承西汉酷吏“酷能称职”风的同时有所演变,主要表现为三点不同:一是教化意识较强;二是重视名节;三是普遍使用酷刑。以宁成为代表的酷吏文化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历代对酷吏文化的评价体现出了刑不治本、法以辅德的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析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重要群体———学生群体。作者从政治立场、民族情感、个人利益等几个方面把当代学生群体与前辈们加以比较分析,从中揭示出当代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实现了基础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后,教育不平等现象依然很严重。农民群体中不同职业阶层在自身职业和日常生活中构建的亚文化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农民子女在相同教育背景下的不同教育效果。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农村儿童社会化的三个主要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中,语言、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构筑了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平等的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8.
在有关日常生活的新闻报道当中,中国留学生有时候被再现出一些负面品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将中国留学生的局外性视为“对美国社会的威胁”。总体而言,这个群体是在不断面临困惑,经受苦难,甚至还被赋予像“不诚信”、“自私”、“不理性”等种种负面品性。同时,正面形象的缺乏又很难“平衡”负面形象所造成的排斥留学生群体的社会情绪,进而影响到该群体获得足够的文化认同和尊重。  相似文献   

19.
违法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群体以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行为人进行了迥异的评价,进而引起行为人具有强烈反差的情绪,这一现象是社会文化内化于个体的原理的一个表现。由于社会化终生性的特点,儿童、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行为人都有可塑性。虽然不同年龄段的行为人各处于社会化不同阶段,其可塑性有异,但是各年龄段的行为人均能运用相同的基本原理进行矫治:个体行为做出后受到社会反馈,反馈经过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加工,形成具有正强化效果或负强化效果的情绪,从而影响认知,改变行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26枚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职业习惯人的唇纹样本研究,分析了唇纹形态、唇纹的痕迹特点、唇纹的类型、唇纹细节特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