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06,(10):39-40
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作风方面,主要是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和主观随意、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有两种表现:一是思想严重落后于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不认真领会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注意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这两种表现,都是违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背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些党员干部不认真领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注重吸取新鲜经验,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工作中片面性的表现是多样的,危害也是严重的,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片面性产生的原因,努力掌握辩证法,自觉克服片面性。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5):7-7
目前,“办事难”已成为影响一些地方发展环境的一大“顽症”。成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大“毒瘤”,严重制约了这些地方发展的步伐,各种各样的“办事难”问题已经到了痛下决心非抓不可、非抓出成效不可的时候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一方面习惯于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企业和群众的“主人”;一方面把用纳税人的钱视作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却不把为纳税人办事看成分内之事;一些管理部门一方面只强调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不善于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服务也就常常缺位:  相似文献   

4.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克服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一些官员身上存在的“官气”。有“官气”的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闭门造车,说话脱离实际,办事凭主观、想当然,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严重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习气。  相似文献   

5.
《当代工人》2011,(19):10-11
像工作拖拉、相互推诿、纪律涣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只是低层次懒政,目前还有不少新的形式和变化。一种情况是,一些官员作风粗糙,办事武断,不学习,不做调查研究,不考虑百姓需求,习惯拍脑袋决策。一旦出了问题,就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恶霸一般。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6):57-57
据报道,记者近期在部分地方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上”与“对下”成为一对矛盾,既令人唏嘘,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尚存软肋。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成为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对群众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喜好“面子工程”、习惯报喜不报忧,看领导脸色办事成为做事的潜规则。这种不良风气,在党  相似文献   

7.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环,也是目前最迫切的任务。然而,要真正落实依法行政,在实践中还有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1,行政干部队伍法治观念不强。我们国家缺乏民主传统,封建集权专制影响深远,“十年动乱”使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又遭到践踏。虽然近20年来,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许多行政干部法治观念仍很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习惯于按行政命令办事,而不习惯于依法办事,更有甚者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为保护地方利益,置国家法制统一于不顾,公然提倡“…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基层党委(支部)议事决策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注重调查研究,单凭个人的主观认识对所议事项实施决策,心中无数乱拍板;二是由于对客观实际情况缺乏全面准确真实的了解,偏听偏信某些局限性意见,致使决策失当;三是凭老经验办事,不是让决策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而是让决策适应陈旧的工作思路,导致议事决策效益不高;四是有些班子中少数同志认为“把关靠书记,决策靠首长”,  相似文献   

9.
领导箴言     
一些干部习惯于掩盖矛盾和问题。导致矛盾越来越严重。积怨越来越深,引起上访事件:一些干部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不顾基层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考虑群众感受。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引发群众不满。激化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
自卑心理: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1.
胡海军 《党课》2006,(3):46-46
从前办事,人们说的是“凭党性办事”、“凭原则办事”、“凭良心办事”。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我们有时却会遇到这种情况:不论你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不论你是办该办的事还是办不该办的事,如果有“感情”,即使困难再大,也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如果没有“感情”,即使是举手之劳,也会让你磨破嘴、跑断腿一因为人们早已习惯“凭感情办事”。  相似文献   

12.
要发挥好"三个代表"的作用,必须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然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习惯于旧的思维方式,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少数干部精神不振,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的乡镇干部不体察民情,不关心农民疾苦,不为群众办事.因此,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58年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尝试。虽然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但也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办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想,违反客观规律和经济法则。回顾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2,(9):45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放弃履行其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犯罪的主体上要求主观方面具有过失;客观方面必须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同时必须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2,(17):45-45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放弃履行其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犯罪的主体上要求主观方面具有过失;客观方面必须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同时必须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当前.部队各级党委都十分注重抓理论学习,党委的能力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工作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为此,各级党委必须在学习成果转化方面下功夫。一、转化学习成果必须在提高思维层次上下功夫。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在认识事物时习惯于主观判断而缺乏理性思考,在指导工作时习惯于经验性思考而缺乏创造性思维,在分析形势时习惯于纵  相似文献   

17.
<正>时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政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为群众办事,而群众却不领情、不买账。细想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用"百姓思维"来思考问题,结果才出现了"为群众服务,群众却不领情;替群众办事,群众却不满意"的尴尬。  相似文献   

18.
老实人不看领导脸色,只依规章制度办事,有时后果很严重。但领导干部应以拥有这种老实人而自豪,他们是你的"保护神"。官场里的老实人,符合如今"好干部标准"中"勤政务实"的要求。重用老实人,淘汰"官油子",历来是树立干部选拔任用良好风气的重要手段。那么,机关里面都有哪些种类的老实人,等着领导去发现、重用呢?一是不和你套近乎,又能积极配合你工作的人。不套近乎,工作任劳任怨,服从命令,这类老实人注重的是主动干事,不习惯于察言观色,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相反,一些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可见这“三不”是多么的重要。不动摇,强调的是执政方向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不懈怠,强调的是执政精神状态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不折腾,强调的是执政能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所需的能力本领。不折腾,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回顾我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所有取得的成绩成就成功,都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所有造成的失误失当失衡,都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为什么党的十八大高度强调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纠纷是农村社会尖税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特殊表现。农村群体性纠纷的不断发生和升级,暴露了我国在制度建设、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当前,解决农村群体性纠纷,基层干部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行政手段,对法律手段的运用较为薄弱。从方法论之角度,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群体性纠纷是“治本”之策。因此,必须健全预防和处理农村群体性纠纷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