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杰 《党史博览》2024,(2):37-39
<正>1932年,通过地下党,鲁迅在上海寓所两次秘密会见来上海治疗腿伤的红军著名将领陈赓,听取陈赓介绍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的战斗情况,并让陈赓画了一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势草图》。鲁迅与陈赓的两次会见,虽然在两人光辉的一生中只是一个插曲,但它深刻反映了鲁迅与中共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2.
鲁迅还曾经想写一本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的书,这是由他与陈赓将军的一次会面引起的。1932年大约夏秋之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突围去四川。当时陈赓的腿负了伤不能行军,党组织便让他到上海治疗。到了上海后,陈赓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同志讲了一些关于红军反对国民党“围剿”的战斗故事。有人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送给  相似文献   

3.
陈赓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革命家、军事家,在他身上发生过许多"独特"的故事.他会见鲁迅,就是红军将领与大文豪相处的一例.英气勃勃的红军师长绘声绘色地讲述有关红军的故事,令风骨峻峭的文豪不禁为之神往.  相似文献   

4.
1931年,陈赓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三师三十八团团长,不久升任第十三师师长。9月,他率部参加新集西北胡山寨战斗,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右腿膝盖处不幸负了重伤。10月,陈赓调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但因其伤势恶化,行动困难,便离开部队前往上海牛惠霖医院治伤。他此次来沪,除治伤外,还负有一项重要任务:向党中央汇报鄂豫皖苏区反“围剿”的情况。1933年3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5.
1931年,陈赓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第38团团长,不久升任第13师师长.9月,率部参加新集西北胡山寨战斗,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右腿膝盖处负了重伤.10月,陈赓调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但因伤势恶化,行动困难,便离开部队前往上海牛惠霖医院治伤.他此次来沪,除治伤外,还负有一项重要任务:向党中央汇报鄂豫皖苏区反“围剿” 的情况.1933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陈赓去江西苏区工作.在要离开上海的前一天,即3月24日,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巡捕房里,他接连遭到敌人的鞭打、电刑.  相似文献   

6.
为了追寻蔡威在鄂豫皖苏区战斗的足迹,我们冒着酷暑来到河南省新县。这是一座美丽的县城.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若大的县城像个大公园,整洁宁静。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这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曾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刘伯承等曾在这里战斗过。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1,(9)
正阿Q、闰土、祥林嫂这些受屈辱、受压迫的人物,在红色土地上站立起来了……1932年夏秋之间,陈赓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秘密前往上海治伤,受鲁迅的邀请,在鲁迅家里与鲁迅畅谈了一个下午。鲁迅最关心苏区的群众生活,当陈赓谈到苏区某些房子在四面开了窗户以便通风时,鲁迅说,这是因为人民生活好了,已经知道注意居住的卫生条件,这是一个进步。鲁迅感叹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阿Q、闰土、祥林嫂们,真正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5,(10):29-29
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一1903年生,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是我党培养的早期军事骨干之一。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起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10月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后在战斗中负伤到上海就医。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曾被押赴南昌见蒋介石,  相似文献   

9.
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会议,决定首先消灭在鄂豫皖、湘鄂西的红军.之后,国民党调集30万大军进攻鄂豫皖.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四方面军于10月决定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 一天,李先念正在红安河口指挥战斗,母亲突然出现在阵地上.听说儿子在家乡附近打仗,而且红军就要转移,这位小脚的母亲竟冒着激烈的炮火一路找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追寻蔡威在鄂豫皖苏区战斗的足迹,我们冒着酷暑来到河南省新县.这是一座美丽的县城,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若大的县城像个大公园,整洁宁静.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正陈赓大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长期战斗生活在山西,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为山西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挥师东征,首战歼灭阎锡山"王牌军"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发起东征战役,进入山西。陈赓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率领第一师渡过黄河后前进到关上地区时,首先与阎锡山的独立第二旅展开激战。这个旅是阎锡山的"王牌军",在山西哪里有情况,阎锡山就将这支部队派到哪里,它到  相似文献   

12.
1931年11月7日,大别山南麓的湖北黄安县(今红安)七里坪镇外的倒水河滩上,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这里举行成立大会。数万名红军指战员排着整齐的队列接受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首长的检阅。在红十二师的战旗下,一位英俊的年轻人立正挺胸、目不斜视,潇洒的身姿透出一股英气。他就是新任红十二师师长的陈赓。陈赓原任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刚在上海协助周恩来处理完“顾顺章事件”,即奉命转移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此时,这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优等生,为能与当年的校长刀对刀、枪对枪地进行厮杀而感到兴奋和激动。这年,陈赓才28岁。新组成的红四方面军为粉碎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采取“外线出击”的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出于对革命青年的关心和爱护,找陈赓谈过话,并且资助过陈赓从事革命活动。那时,陈赓便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战斗中腿负了重伤。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陈赓住进了上海牛惠霖骨科医院。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可能是作案时受的伤,不很乐意为他治疗。陈赓编假话给他“解释”,仍不能说服牛大夫。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把自己的真名实姓告…  相似文献   

14.
起义受伤,宋庆龄安排陈赓治疗伤腿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时负了重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陈赓拖着伤腿,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霖骨科医院。陈赓进入医院后,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不乐意为他治疗。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  相似文献   

15.
正在长征途中,红军十分重视美术宣传工作。红军中的一些专业美术工作者和业余美术爱好者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形象生动地记录了长征途中的战斗和生活经历,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如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黄镇,红二、六军团的文艺干部陈靖,红四方面军的廖承志等人,就画了不少的宣传画。然而,由于战斗的频繁和环境的艰苦,很多在长征中创作的图画没能  相似文献   

16.
牺牲了宝贵生命为后人所怀念“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有不少人抱定革命信念,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乃至以生命为代价。沈泽民曾是鄂豫皖区“肃反”的灵魂人物,假若没有他这个副书记的有力支持,张国焘可能根本无法控制苏区的党和红军。但他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苏区后,留在了大别山坚持战斗。当时的鄂豫皖苏区的斗争是异常危险  相似文献   

17.
聂震 《求是》2006,(12)
清明时节,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闻名遐迩的“将军县”——新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这是一片革命的沃土,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留下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培育了许世  相似文献   

18.
提起曾中生,尽管他曾是鄂豫皖苏区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但许多人未必熟知.徐向前在回忆录里则不惜笔墨盛赞这位战友"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忠诚,待人诚恳,才思敏捷,浑身充满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力量".甚至很惋惜地指出:鄂豫皖苏区"远离党中央,独立性大,主要领导人的选择特别重要.后来拿掉曾中生换上张国焘,是失策的."  相似文献   

19.
正参加长征的红军除红一、二、四方面军外,还有红25军。红25军是四支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一支,在长征中孤军北上,最先到达陕北,为党中央和红一、二、四方面军落脚陕北奠定了基础,使中国革命柳暗花明。1931年10月,红25军创建于鄂豫皖根据地金寨县麻埠镇,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支主力红军部队。1932年秋,红25军主力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西征入川,后发展壮大为红31军。1932年11  相似文献   

20.
<正>投身根据地建设洪学智是忙碌的。战斗间隙,他带着工作组深入各个村镇组织赤卫队、游击队、农会、妇救会、童子团,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动员群众参军,建立政权,支援前线。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失去根据地的种种艰难,使洪学智深深懂得,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牢固的根据地才是红军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