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价值系统表示认可、接纳的一种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由于民族及民族文化与现存政治体系及其价值系统的彼此相对独立性,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民族学生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民族体育是人类历史文化极为珍贵的一部分,它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积极活跃、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的社会实践活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环境的构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高度重视民族高校体育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民族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不断提高民族高校体育竞赛水平.  相似文献   

3.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纠纷案件处置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民族关系的顺利发展.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群众纠纷案件原因有其复杂性、多元性,表现为民族问题与非民族问题相互交织、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混杂、少数民族群众素养与现代社会管理理念相互摩擦冲突、民族文化意识强化与多元文化意识相互融合等方面的矛盾.和谐社会构建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纠纷案件处置需要提升司法解决民族纠纷案件的能力,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诉求,对纠纷案件事态发展进行危机管理,以法治为本、以和谐为基奠定制度化处置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较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层面、经济层面、心理层面的适应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饰文化、语言文化、婚育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能力,应积极回应和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民生诉求;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高和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5.
弘扬、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特色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措施和生动体现。为此,本文紧紧围绕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以凯里学院为例,深入分析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少数民族文化在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功能,以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内地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以大连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为例,分析辽宁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探索内地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统战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弘扬、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特色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措施和生动体现。为此,本文紧紧围绕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以凯里学院为例,深入分析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少数民族文化在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功能,以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学习与生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点.分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并对此进行归纳概括,才能探索一条有效提高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五个认同"教育方面的落实情况的分析,梳理出在群体覆盖面、思想嵌入性、文化传导力、"四史"知识学习、改革创新观念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五个认同"的对策:扩大课堂讲授覆盖面,注重少数民族学生;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嵌入性,有效链接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材内容;增强文化传导力,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实学生的"四史"知识,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将改革创新观念融入教学过程,深化学生对新时代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人口呈现流动原因复杂化、流动方式多样化、居住小聚居化的趋势。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必须积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其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制度化水平;通过各种手段,加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