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从试点到普遍推广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实践证明,企业承包制用契约形式较好地确立了国家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要求,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增强企业的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应当看到,企业承包制在前一阶段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承包基数的确立与动态调节缺少科学合理的方法;企业包盈不包亏的现象普遍存在;承包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够理想;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到1990年底,全国将有90%的企业承包合同到期.国家体改委最近明确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大多数企业还要坚持完善承包制.根据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要求,兴利除弊,完善和发展企业承包制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们农建总公司是1982年成立的。当时是一无国家投资,二无国家编制,三无计划任务来源,四无正常的物资供应渠道,是一个靠改革起家的企业。而在企业中最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就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我们借鉴农村实行承包制的经验,从本企业l的实际出发,实行了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承包制。7年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企业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以后,企业内部也普遍实行了承包制。有的同志认为,企业内部承包制就是企业管理,它包含了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企业内部承包制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一种形式,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又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经济理论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承包制带来了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对此,谈点个人认识。 实践证明,实行承包制对搞活企业、增加财政收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了积极的作用。它是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管理企业的基本形式。当然,在实行承包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较突出的是某些企业行为的短期化。一些实行承包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在围绕着承包经营责任制(以下简称承包制)全面推开。到1988年上半年,全国已有90%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实行承包制以后,企业的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因而许多人高度评价并赞赏承包制这种企业改革的形式,有的同志甚至提出,承包制就是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我认为,对承包制是不是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6.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是近几年来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承包已进入第二轮。从这几年实践看,这一改革过程既取得显著成绩,又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承包制中存在的问题,使承包制得以完善,必须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1、逐步推行股份制,明确界定企业产权关系,理顺利益分配关系。企业产权关系的界定问题是深化企业改革中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应在目前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承包经营责任制能够在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并取得十分显著的效益? 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现阶段,承包制为逐步把全民企业改造成为商品生产者找到了一种现实可行的途径和形式。或者换一个角度说,承包制为全民所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找到了一种比较适宜的实现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1986年工业企业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实行承包制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企业管理工作的现象。据市经委对市属16个工业总公司743户企业的管理现状调查,半数以上企业的经营战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普遍推行的企业承包制的剖析,对如何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行为短期化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承包制与企业行为短期化我国近几年推行的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企业责、权、利的紧密结合,加强经营管理,进行自我改造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线》1990,(2)
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已有两年,在继续贯彻治理整顿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的形势下,考虑到部分承包企业已陆续开始续签合同,有必要结合承包制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承包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短期行为与承包制的完善》一文,针对承包制中的短期行为,提出的在国家、企业、职工之间建立起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的利益制约机制原则,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其实质是要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既能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又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股份制改革是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增强活力的有效途径。传统改革思路的难点国营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是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十年企业改革最突出的成果之一。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承包制的缺陷与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3.
改革以来,特别是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承包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掘统计,到去年年底,全国有91%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和51%的小型企业实行了承包制。实践证明,承包制不仅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供了新鲜经验,而且为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开拓了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对北京、陕西、四川、湖北等地部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承包制的情祝,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中,我们感到,承包制作为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对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同时也能缓解财政滑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但是,我们也感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就企业深化改革中,政府职能转换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思路作一探讨。一、政府现行职能与企业改革不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搞活企业的思路进行的。从其改革的整个进程看,1978年到1980年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初步改革,1981年到1982年试行了利润包干的改革,1983到1986年实行了利改税的改革,1987年后推行了以承包制为主的各种经营责任制的改革。这些改革对搞活微观经济确实取得了成效,企业  相似文献   

16.
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社会有效产品,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目前企业中职工劳动积极性普遍低下,生产积累机制弱化,致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社会供需矛盾难于缓解。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产权关系、承包关系和分配关系仍然没有理顺。本文就这一关键问题,以强化劳动机制和强化积累机制为中心,对企业的产权关系、承包关系以及分配关系等进行系统改造,重塑我国全民企业的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劳动积累承包制,形成企业劳动和积累的内在动力。劳动积累承包制兼融承包制与股份制的某些优点,比较适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因而具有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革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实行企业承包制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完善企业  相似文献   

18.
87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承包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大转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看待这一转折,怎样进一步推进承包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继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是我们进行企业改革的理论根据。”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目前,在我国实行“两权分离”的最可行的一种形式就是承包制。承包制落实了,企业的经营权落实了,调动起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企业相互之间的联合才有可能实现,才有可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现在企业处在不均等的情况下,通过承包可以缓解这里不均等。如果现在让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那涉及到价格体系、计划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问题,目前很难解决。如果继续吃大锅饭,继续搞平均主义,企业也不会去挖掘潜力。企业不去掘挖潜力,外部条件就始终不具备。而承包经营责任制把企业推上自负盈亏的轨道,使企业想办法挖掘潜力,这样企业的情况就会好一些,国家的情况也好一些。这样可以使国家逐步理顺企业的外部条件。所以,从任何角度来考虑,承包制都不会加大改革的难度。恰恰相反,它会使改革迈出一大步。现在有一种提法,说企业承包后容易出现短期行为。这种说法给人的印象是,不承包就没有短期行为,似乎承包后反而有了短期行为。应当说企业的经营权越充分,短期行为就会越少。企业的经营权越不充分,职工仍然不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短期行为就越严重。企业的行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关庭在于承包制是权宜之权还是长远的政策。如果政策是长期的,企业就会长期打算;如果把承包作为权宜之权,政策摇摇摆摆,企业当然会有短期行为。解决企业长期行为、短期行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承包是方向,要长期坚持下去,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国家对企业要有监督、制约、但企业的短期行为完全靠外部来监督是不可能根本解决的。目前搞理论的、搞实际工作的,都集中力量去完善承包制,发展承包制。不要把承包制同租赁制、股份制对立起来,可以容纳,兼收并蓄,互相结合,实现企业间的联合,这可能就是中国式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一条路子。这里有很多问题要研究。第一,关于与所有者的关系问题;第二,关于与职工的关系问题;第三,厂长与集体决策的关系问题;第四,承包以后,与党委的关系如何摆。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不同于承包制,承包制选点试范的基本点选择并不构成对于推行承包制或证实承包制是否有效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然而,股份制,却有着与承包制大相径庭的内容,其试点的基点选择是实现股份制试点目的的首要前提。 对股份制进行试点,从积极意义上考虑,是为今后建立股份经济制度积累经验;从消极方面考虑,是为了证实股份经济制度是否适宜在中国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