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曾起过决定性作用,立下过汗马功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虽不断增强,但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自1989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亏损现象日趋严重,1985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什么是决定企业绩效 的基本变量? 改革20多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运行绩效呈现滑坡的总体态势。学术界和企业界将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体制(产权制度缺陷)、结构(结构不合理)、比重(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环境(市场环境不好)等方面。这些都只能部分解释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但也只是国有企业亏损的外因,它们无法解释在同样的外在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企业绩效好并且发展迅速,有的企业扭亏为盈甚至起死回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放弃股份制转向抓内部管理后起死回生,而一些企业改制推进面较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难题。西方80年代大规模的私有化浪潮,社会主义国家历时4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都试图对这个难题进行求解。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国有企业已在遭受种种非议,但几乎每一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保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甚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仍把国有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这必然促使我们考虑下列问题:国有企业为什么会产生?目前其仍然存在的合理内涵是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在功效方面有什么差异?在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4.
政务了望     
2002年国有经济比重将进一步缩减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日前指出,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将围绕减少国有经济比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经过3年的改革,有72%已经脱困,但企业脱困的基础不稳定。国有企业的“退而有序“有3条实现途径:(1)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兼并破产。(2)关闭一些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3)对国有小企业进行改制。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市场化改革?确定国有经济的底线在哪里?如何进退?重组后的国有企业如何管理?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国有资本预算制度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提升政府能力和强化国有企业纪律两个条件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我们国家的命脉,大中型国有企业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与脊梁。它对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正在深化,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找到了一些搞好国有企业的办法: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有所进展;按照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国有经济的新优势,出现了一批有活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国内外两个文明竞争中发展壮大。当然,目前部分企业也存在着亏损严重、负债率过高,甚至出现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等困…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小江 《理论月刊》2003,(9):154-15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有企业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提高、反垄断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国有企业下一步的改革作了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8.
扶优限劣 抓大放小──谈搞活整个国有企业晓君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搞市场经济就是有生有死,优胜劣汰。把每个国有企业都搞活,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天底下谁也没有这个本事。过去我们讲扭亏增盈,就好象是要把所有的企业都搞好,把亏损的企业都搞好...  相似文献   

9.
考察一下中国的改革进程,便知深层的关键问题是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中,如何把国有企业办成“真正的企业”和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改革进程中,这两个方面相互缠绕,相互制约,大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入WTO使大范围的配套改革更加迫切而无法回避,客观上也使我们迎来了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良性互动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蒋妍琳 《传承》2012,(24):44-45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显得格外重要。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中处于支柱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国有企业管理价值充分发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十分重视,先后实施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经营、租赁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较多,加上国民经济总体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处于非常复杂的环境中,许多深层次的改革举步维艰。目前国有经济整体运营质量不高,企业大面积亏损和资产流失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造成国有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2.
八百来风     
新加坡国企为什么没有亏损?新加坡的国有企业分两大类:一类是兼有行政管理和企业经营两种职能的法定机构,主要负责发展基础设施;另一类是政府拥有全部或部分股份,进行商业盈利活动的公司。市场竞争中有硬约束,这是新加坡国有企业不亏损的最主要的原因。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约束条件和私营企业一样,如果它在竞争中失败,面临亏损,国家不补贴,也不会  相似文献   

13.
以国有企业为载体的我国国有经济,当前面临严峻的局面,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国有经济的旗帜还能打下去吗?已成为不少人士的心中的疑团。  相似文献   

14.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国有企业进退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执行党中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实施“以退促进”策略,解决好国有企业进退问题,才能推进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才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从而使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高层经济中更发地发挥主导作用,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国企改制的深层涵义 国企的改制源自现实的压力。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加入WTO后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激烈;另一方面,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大面积亏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内、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促使国企寻求变革之路,而企  相似文献   

16.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实现的。因此,能否搞好国有企业不仅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上海、长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能使它们形成新的优势,而决不能使它们失去优势。”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6,(5):25-26
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平稳有序地退出市场,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做好今后几年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全国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全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现就贯彻落实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是对国有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论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含义,影响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要因素,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意义与对策。一、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含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有经济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力,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保障力,以及化解自然和社会对国民经济危害的抗震荡力的总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是公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是对国有经济功能及其作用方式认识上的深化,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重大调整。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精神,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改组的主要原因与基本方略问题作些初步分析。一、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一大突破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有经济作为其运行的体制基础的。国有经…  相似文献   

20.
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了2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之后,就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的一条极其重要和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十五大以来,各地政府在贯彻这一战略决策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从整体来看,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仍未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既与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关,更与人们对这项工作的思想认识滞后有关,而其中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