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王稼祥纪念园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山北路153号、市第十一中学校园内的狮子山上。此处原为芜湖圣雅各中学旧址,由一组已有百年历史、造型典雅的西式建筑组成。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曾用名稼蔷,安徽省泾县厚岸村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优秀的外交家。1924年春,王稼祥进入芜湖圣雅各中学高中部学习。在校期间,他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2.
图说王稼祥     
《党史纵览》2006,(8):4-5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省泾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苏联期间,加入了共产党。1930年回国,先在白区从事革命工作,1931年赴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局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为我军政治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遵义会议后,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抗日战争初期,王稼祥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稼祥先后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苏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8月15日是王稼祥诞辰百年纪念日,本刊选编了一组文章和图片,以示对王稼祥的缅怀和崇敬。  相似文献   

3.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省泾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苏联期间,加入了共产党。1930年回国,先在白区从事革命工作,1931年赴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局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为我军政治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遵义会议后,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抗日战争初期,王稼祥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稼祥先后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苏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8月15日是王稼祥诞辰百年纪念日,本刊选编了一组文章和图片,以示对王稼祥的缅怀和崇敬。  相似文献   

4.
王稼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杰出领导人。在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王稼祥为党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曾评价说:“王稼祥是有大功的人。”2006年是王稼祥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这些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回顾过往的点点滴滴,并参考其他有关资料,写就此文,表达对他的纪念与缅怀。一王稼祥1906年8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村,7岁入本村小学校读书。小学毕业后,又在村里读了两年私塾。1922年,16岁的王稼祥离开家乡到南陵县乐育学校上中学,是学校的高材生,1924年毕业后,未经考试…  相似文献   

5.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1906-1974),是中共建党以来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多次在党和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支持毛泽东,使革命转危为安,走向坦途.因此,党和毛泽东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尤其是毛泽东的评价一直是肯定的.在中共"七大"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讲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专门讲王稼祥的贡献的,并实事求是地对他的功过作了全面的、客观的和公正的评价.毛泽东除在"七大"上积极推荐王稼祥进入中央委员会,建国后还推举他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王稼祥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当毛泽东读完王稼祥给他的一封信之后,十分动情而恳切地说:"这样的老同志只讲过,不讲功,很难得,应该很快让他出来工作."说他功大于过,是有功的人等等,再一次肯定和赞誉王稼祥的功劳.直到党的"十大"时,毛泽东还排除"四人帮"之流的干扰,继续推荐王稼祥为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王稼祥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1938年到1943年,王稼祥还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对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成熟作出了独创性贡献。他的革命功勋、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7.
《王稼祥传》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于1996年12月出版。一部50万字的人物传记,笔透纸背,将老一代革命家王稼祥光辉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王稼祥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上一位从经历、地位到思想都很有影响的人物。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革命是他生活的主旋律。68年间,他从厚岸走向社会,鸠江求学,赤都求真,戎马苏  相似文献   

8.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安徽泾县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王稼祥有几件大事载人了党的史册。1935年.王稼祥为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发挥了重大作用.“投了关键的一票”。1938年7月底,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传达了共产国际重要意见,从而巩固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1943年7月,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初步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代杰出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王稼祥曾是毛泽东最为信赖的助手和战友。在中国革命的几次关键时刻,他都是坚定地站在毛泽东同志一边,扭转了局势,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次会面王稼祥和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是在19...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2,(22):F0003-F0003
11月7日上午,纪念曾镜冰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曾镜冰生前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南平建阳隆重举行。老领导许集美、黄康禹,曾镜冰同志亲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和南平市委党史研究室及南平各市、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6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汪一朝主持。  相似文献   

11.
立秋 《党史纵横》2003,(5):20-20
王稼祥是我党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他在没有任何麻醉措施的情况下坚持八个小时的腹腔手术,犹胜关云长刮骨疗毒,被称作现代"关公".  相似文献   

12.
周平 《党史博览》2023,(11):54-60
<正>伍修权与王稼祥相识于20世纪20年代。1925年,伍修权与王稼祥等同赴苏联,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两人又长期共事、并肩战斗,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稼祥受到迫害。伍修权和王稼祥在一起工作,前后近半个世纪,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3.
1931年4月中旬,王稼祥以中央代表团员身份进入中央苏区.此后,他一直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府外交部长、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要职,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作为“左”倾路线推行者被派到中央苏区,但他觉悟得早、摆脱得快、改得彻底.毛泽东称他为“从‘左’倾教条主义中最早支持我的.”“如果没有代表团,特别是王稼祥同志,赞助我们、信任我们,我和总司令、那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安徽素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著称。到了20世纪,更以出了众多蜚声海内外的革命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军事家,而使安徽人民自豪。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过诸多重要贡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1906—1974)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稼祥是安徽泾县厚岸乡人。1906年8月15日(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厚岸村。1913年,稼祥7岁时,进入由族叔王惠州于当年创办并担任校  相似文献   

15.
祝贺谭天度同志103岁华诞暨从事革命活动76周年座谈会4月24日上午在广州广东大厦举行。出席座谈会的有:广东省、广州市五套领导班子和省军区的负责同志,谭者及其家属,老同志任仲夷、刘田夫、梁灵光、吴南生、寇庆延、焦林义、梁威林、邓楚白等,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谭老家乡高明市、谭老战斗过的地方东莞市、深圳市宝安区及松岗镇的代表,以及工人、解放军、武警、学习代表共200多人。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4日,山东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会议交流了前期试点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深化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省编办主任刘维寅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编办副主任孙书恒主持会议。省编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处室和各市编办负责同志、承担试点任务的部分县(市、区)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20个试点镇所在  相似文献   

17.
省委省政府于四月八日举行了薄一波同志所著《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一书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省领导有胡富国、孙文盛、郑社奎、王一口龙、郭裕怀、冯芝茂、董云海、李幕源,驻晋某部副政委苏云,在太行、太岳等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老同全心王庭栋、朱卫华、王绣锦、赵力之、韩洪宾、霍泛、胡晓琴、贾云标,部分地市负责同志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全心共一百多人。胡富国同志在座谈会上作了讲话。他说,薄一波同志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之二也是我们山西党、团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二他的历史活动,在我们山西党史和革命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写…  相似文献   

18.
光耀史册的友谊──王稼祥与毛泽东朱仲丽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特别是在一些历史的紧要关头,为了党的事业,毛泽东和王稼祥同心协力,鼎力相助,他们崇高而伟大的友谊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和王稼祥初次会面,一见如故1925年,刚...  相似文献   

19.
王稼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曾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他起草和发表了很多关于党的建设的文件和论著,对军队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际外交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鑫 《世纪风采》2010,(6):15-19
众所周知,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及以后都是毛泽东的积极追随者,然而,早在1930年他刚从苏联回国的时候,却曾与王明等一些自命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人一样,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王稼祥是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马列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始从“左”倾转向反“左”倾,并最终在遵义会议上完成这一重大思想转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