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特征范式”向“本质范式”的转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范式转换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作为“保护带”保护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范式”的理论硬核——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一范式转换和保护带的调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指导中国的建设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证明责任含义的复杂性使得“证明责任转换”问题也变得异常复杂,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无数误解。提供证据责任的转换、表见证明、证明责任的分割、证明责任的分担、证明责任的司法裁量、事实推定、法律推定及证明妨碍等都与“证明责任转换”相关,其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又都是在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证明责任转换”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是孕育和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服力、吸引力、引导力的根本,亦是当代大学生对已被构型的价值理想生发自觉认同并付诸实践的关键.在溯源“话语”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话语转换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生活教育”的重要意义,凝练提出了话语转换过程中“原创性与诠释性、崇高性与平凡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4.
创新性教学重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从“施教者”到“引导者”,从“独奏者”到“伴奏者”,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等一系列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5.
“转型”是独特的历史性结构转换,要用既注重历史又注重结构的理论才能给以全面把握和解析。研究“转型”不能脱离现代化运动的基本历史背景,从现代化视角看,“转型”的历史方位与现代化历史进程存在耦合;从“转型”内涵的结构向度看,“转型”的系统结构转变与现代化结构转换存在同构性与类型差异。从“转型”的发展趋向看,存在着回归传统现代化与创建另类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封闭向开放、从敌视“人”向“以人为本”、从一元向多元、从精神价值向物质价值的转换,是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领域社会价值观的新转换。社会价值观的新转换在解放人们思想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改变了统一战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还要转换政府经济职能,相应地精简各级政府机构。于是,先后提出了“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大社会”,“小政  相似文献   

8.
2 1世纪成人高校的教师必须完成从由“施教者”到“引导者” ,由“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 ,由“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观点认为,福柯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研究基本方法论转移,即从历史唯物主义到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转移;意识形态研究基本范畴的转换,即从“意识形态”到“话语”、“知识”和“权力”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共青团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县委狄立新、夏火林同志在来稿中认为,县级少工委的工作具有由原则向具体、由一般向个别、由普遍向特殊、由主题指导向活动指导的转换功能。要创造性地发挥转换功能,必须完成接受信息、消化吸收、输出贯彻和层层推进四个环节。1.接受信息是实施转换的基础。信息来源最主要的是“上情”和“下情”。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