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灭活鸡白痢沙门氏菌作为菌苗免疫来航杂种中雏,然后静脉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观察中雏感染后的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各种蛋白质含量等。初步探讨免疫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的发病机理。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用鸡:为购自某鸡场的30日龄健康来航杂种公鸡16只。预饲10天,取粪便分离培养鸡白痢沙门氏菌结果阴性,用鸡白痢沙门氏菌抗原作全血凝集试验亦为阴性。分实验组  相似文献   

2.
诊断方法和材料 以鸡白痢病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白痢病,鸡枝原体病(CRD)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枝原体病。每只受检鸡同时做这两种病的血清学检查。鸡白痢抗原及阴、阳性血清,鸡枝原体抗原及阴、阳性血清均来自成都兽医生物药品厂。  相似文献   

3.
雏白痢病是由雏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初生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白色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成鸡感染后也称雏白痢。此病自19世纪末在美国首次由Rettger发现后,传遍世界各地,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诊断雏白痢病的方法也较多,常用的是全血平板凝集法(简称全血法),此法也是净化鸡场的一种有较手段。优点是简便易行、需血量少;缺点是受环境影响较严重,要求反应温度在25~35℃,这在野外或鸡舍内一般都较难达到,如果将鸡抓回实验室进行检验,劳动比较繁重。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试制了一种采  相似文献   

4.
已经发现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菌株可能有不同的嗜性,但“白色下痢”一直被作为本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本文报导了贵阳市某鸡场一次以肺部病变为主的雏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流行。叙述了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病原诊断过程。 (一)流行情况 贵阳市某鸡场1983年6月底,从外地引入1500只刚出壳的罗斯雏鸡。雏鸡的常规育雏饲料添加有土霉素粉并给予高锰酸钾水溶液作饮水。1周龄时部分雏鸡发病死亡。于是将饲料中添加的土霉素粉改为0.04%呋喃唑酮,连服3天,但未能控制疫情。病死鸡数逐渐增多,再改用青霉素粉混饲,疫情仍继续扩大,历时半月死亡1447只,病死率达  相似文献   

5.
收集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接种10日龄鸭胚后死亡胚体的尿囊液,用差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的DHAV3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家兔抗DHAV3超免疫血清,提取家兔抗DHAV3IgG,成功建立和优化了检测DHAV3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该法能够检测DHAV3感染雏鸭肝组织的病毒抗原,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而用它检测鸭瘟病毒、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死亡雏鸭和健康雏鸭时则呈现阴性反应。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确诊并经福尔马林溶液保存的5份DHAV3感染雏鸭的肝、脾、肾、小肠、法氏囊、哈氏腺、胸腺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DHAV3感染雏鸭的临床诊断和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样品的回顾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鸡传染性腔上囊炎、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和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 ,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与甘肃省白银市、兰州市等地的一些鸡场密切配合 ,利用当地分离鉴定获得的毒株 ,试验制备了防治上述 6种疫病的超免疫卵黄抗体液 ,用于一些鸡场和专业户对这几种传染病的防治 ,显著降低了这些疫病的发病率和鸡群的死亡率。1 材料1.1 供蛋鸡 选刚开产、产蛋率高的母鸡 10 0只 ,经检测无可经卵传递的病原体 ,隔离饲养。1.2 抗原 免疫鸡所用抗原包括用白银、兰州等地分离获得的传染性腔上囊炎病毒制备的组织灭…  相似文献   

7.
Ⅰ型鸭肝炎病毒间接免疫酶染色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免疫兔制备兔抗DHV-Ⅰ抗体,建立了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DHV-Ⅰ抗原的间接免疫酶染色(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IIS)方法,并对DHV-Ⅰ强毒人工感染死亡或濒死雏鸭的各个组织器官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IIS与DHV-Ⅰ感染死亡或濒死雏鸭的肝等呈现阳性反应,与鸭瘟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和死亡雏鸭的肝以及健康雏鸭的肝呈现阴性反应。感染DHV-Ⅰ死亡或濒死雏鸭的肝、脾、肾、心、胸腺、腔上囊、胰腺、十二指肠、盲肠、空肠、回肠、直肠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呈阳性或强阳性,DHV-Ⅰ抗原主要分布于感染细胞的细胞质。该IIS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DHV-Ⅰ在感染雏鸭组织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DHV-Ⅰ感染雏鸭的实验室诊断、甲醛固定组织的回顾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念珠菌病(Moniliasis)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亦称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和碘霉菌病等,常发于鸡、鹅、火鸡和人,但不见于鸭。1984年6月丽水地区雏鸭发病,经笔者诊断为念珠菌病。 (一)发病情况 养鸭专业户张某于1984年5月初购入3000羽雏鸭,圈养在旧榨油坊内,场地阴暗潮湿,一周龄时就见鸭群中有个别雏鸭出现气喘症状,20余天龄时,病情加  相似文献   

9.
雏鸡白痢,在我地区发病较为严重,自1989年以来,曾用多种药物防治,其有效率均在50%左右,土霉素效果最好,但防治效率也只有82.14%。1991年10月,我们读了《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9期全炳昭、刘继承等同志所写《蜂胶酊治疗鸡白痢的试验》一文后(以下简称全文),深受启发,全文称“用20%蜂胶酊,剂量为每只每次1.5ml,每天1次,连用2天。共治疗鸡白痢自然发病病例19300只,其中痊愈17100只,治愈率为88.6%,”因此,作了用20%蜂胶酊防治雏鸡白痢的试验,以期推广雏鸡白痢的有效药物,但结果令人失望,现提出与全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脑炎型雏鸡白痢的诊疗邢台柏乡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600只海兰褐蛋用雏鸡,于1996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6~15日龄)发病,死亡43只,发病鸡群中有3%左右的鸡出现神经症状,经5~7d治疗痊愈。通过症状、病理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脑炎型鸡白痢。...  相似文献   

11.
某雉鸡场连续3批雉鸡发病,死亡500余只,经防、治结合控制了病情,但康复后后遗滑翔症。发病情况 1988年6月中旬共孵出三批雉雏,第一批出壳第9天、第二批出壳第11天、第三批出壳第12天先后发病,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绒毛松乱,两羽下垂,排稀薄白色浆糊状粪便,肛周绒毛被粪便污染,病程可持续数天。对病雏通过病理剖检、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和生化特性试验,诊断为雉鸡白痢病。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感染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的鸭胚尿囊液制备了一种效果较好的用于检测EDS-76的血凝抑制试验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13.
从黑龙江省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 (DVH )的发病雏鸭肝等组织中分离到 1株病毒HD Ⅰ株。经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鸭胚中和试验、雏鸭保护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 (DHV)。证实引起该鸭场雏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DVH所致。用DHV标准R85 95 2毒株多次强化免疫健康鸡 ,获得高效价的鸡抗鸭肝炎超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呈败血症经过,死亡率较高。1983年3月至6月,兰州市西固区部分专业户的雏鸡相继发生了白痢病,经细菌学诊断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短期内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县种鸡场连续发生鸡白痢情况进行了报道,以期引起广大养鸡工作者的重视, (一)发病情况 某县一较大的种鸡场,1985年6月从外地引进星杂579种蛋白行孵化,连续3批雏鸡发生白痢病。3批入孵蛋数分别为5580、3040、2520枚,其受精率很低依次为45.4%、57.6%,54.9%,各批受精蛋的孵化率依次为50.6%、73.5%、82.6%,3批出雏数分别为1466、1319、1133只。3批孵出的雏鸡在一个月内死亡数分别为912只(死亡率为62.2  相似文献   

16.
将鸡减蛋综合征(EDS)种毒AV-127、AV-HS-1接种鸭胚,孵育120 h后,收取尿囊液测定其血凝(HA)效价,加体积分数0.2%甲醛灭活作为诊断抗原;将病毒对鸡、兔进行3次免疫,当抗体效价达到29以上时分离血清,制备成超免疫血清.试验证明,该EDS诊断抗原和超免疫血清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可用于感染鸡群的疫情调查、免疫鸡群的抗体水平监测、EDS的预防、治疗和对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学诊断、血清学检测、病原分离鉴定等,对8群流行性鸡白痢病和2群康复鸡群的研究表明,鸡白痢病对整个养鸡周期都具危害作用。通常表现为以拉白痢或呼吸困难为主征的急性败血型,有时表现关节炎型或神经型。育成鸡白痢病以滑膜炎为特征,以胫跖关节和胸骨滑液囊肿大为主要表现;成年鸡白痢病以隐性感染多见,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偶尔也可发生急性流行。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扩散试验研究范根成,杜元钊,朱万光,刘佩兰(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26603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诊断方法很多,免疫琼脂扩散试验(AGP)是其中之一。Woernle等用感染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制备出AGP抗原,但由于CAM...  相似文献   

19.
兰州雁滩鸡场成年来航鸡群于1981年4月1日开始发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尸体解剖和疫病流行情况,诊断为鸡新城疫。于是对发病鸡进行了血清治疗,健康鸡群用鸡新城疫1系苗紧急接种,疫情于14日被控制,全场约3000只生产鸡,共死亡136只。在发病期间,对相距5000米以外的育雏室、雏鸡舍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为了防止鸡新城疫疫病流行,我们对先后出雏的13445羽雏鸡,用“F”系疫苗免疫。免疫后的雏鸡陆续发病,引起雏鸡新城疫病爆发反而造成疫病流行,其观察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以从吉林采集的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株(简称吉毒株)为免疫源,制备抗该病毒的高免血清。用硫酸铵提取免疫球蛋白G(IgG)。标记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制备成鸡病毒性关节炎荧光抗体(FA)。用此FA检查26例人工感染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发病鸡,自然发病鸡和20例健康鸡的主要脏器。脾脏和肝脏检出率最高,达100%。心、肾、肺等脏器检出率较低,为40%左右。健康鸡的检出率为零。脾脏和肝脏的特异性荧光细胞最明显,容易判定,是本法首选器官。采用该法检测病料,2小时即获病原学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