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通过调研、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呈上升趋势,有着自身的原因和特点,因此对他们的预防和处遏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留守儿童的规模、生理心理发展及越轨状况已成为公共议题。留守儿童处在表面完整但功能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当中,藉由多元情境、多元群体、多元面向视角,可探知家庭基本功能的缺失所造成的留守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障碍,可以将之视为留守儿童家庭失灵。家庭失灵导致留守儿童忽视现象高发,亦使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暴露于虐待、暴力侵害、性侵害等风险之中,扭曲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在留守儿童权利保护上负效应明显。家庭失灵所携带的犯罪风险因子,对尽早发现留守儿童犯罪、遏制再犯,促进犯罪者回归社会等方面都存在消极影响,需要弥补这一留守儿童犯罪防控断点。  相似文献   

3.
王洁 《法制博览》2015,(8):224-225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关键在于监护制度的完善,然而现阶段我国传统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机制涉及面狭隘、内容过于僵化、操作不适用现实情况等等原因,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护。针对监护制度现实问题的存在,以此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实用性的解决方案,来完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具有群体性、侵财性等特点,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缺失、不良的社交途径等。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必须发挥基层组织包括村委会、学校和基层司法机关的核心作用,此外户籍改革也是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一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白雪  刘玥 《法制博览》2023,(24):45-47
留守儿童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特殊而且重要的组成群体,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每个群体的全面发展,留守儿童游戏权是他们从生存权到发展权的一个重要桥梁,是教育法治化的特别要求与回应。留守儿童游戏权是留守儿童众多需要被保护权益当中的一项,有效保护这项权利涉及从认识形成,到法律意识树立,再到法律权益的维护,具体分析当前留守儿童游戏权利面临的挑战与难题,从教育法学的角度,从制度、管理再到家庭与技术等层面进行干预,来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游戏权利,推动我国关于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江津区西湖镇的人大代表们自去年以来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迄今为止,已为370名留守儿童提供了助学资金和生活用品,为他们继续升学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杨露 《法制博览》2015,(4):75-76,74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量农民选择去城市发展,在这样趋势的背景下,无数的儿童难以健康成长。文章探析的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尝试从留守儿童监护权的角度分析,来构建完整的留守儿童监护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津冀直通车     
正河北邯郸:邱县76家"社亲园"为留守儿童保驾护航邯郸市邱县是农业县,随着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攀升。邱县总工会和县关工委联手,组织当地300余名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劳模和老科技工作者组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亲园"76个,自发捐款40余万元,使3256名留守儿童在"社亲园"享受家的温馨,占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犯罪预防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留守儿童犯罪的高发态势,主要呈现出低龄化、低学历、团伙化,以实施侵财类行为为主,极端恶性暴力案件增多等特征。这主要是由家庭监护和家庭教育全面失守,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教育功能不强,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缺乏刚性和操作性国家监护理念和制度尚未形成等原因所致。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犯罪预防存在诸多难点,主要体现在一般预防层面的留守儿童犯罪预防的家庭责任与政府责任确定问题、临界预防层面的缺少"一放了之"到"一关了之"之间保护处分的问题、再犯预防层面的司法专业化和帮教社会化衔接的问题等。因此,留守儿童的犯罪预防需要通过树立国家监护和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体系,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留守儿童犯罪。  相似文献   

10.
刘飞 《工会博览》2009,(5):118-119
农村“留守子女”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当前户籍管理制度的“副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子女”的数量会进一步加大,“留守子女”的教育、成长问题日趋凸现出来。农民工留守子女往往缺乏应有的教育,容易出现“情感饥饿”、性格缺陷、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等“留守综合症”。 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事实表明收效甚微。“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于结局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当今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着很大缺陷的基础上,分别从家庭教育的缺乏。学校教育的缺陷;社会整体发展的不良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当今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遗成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完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阐述了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