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学者以"中国苏维埃运动"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27年至1937年10年历史,但"苏维埃革命"更触及事物本质,以其命名更为适宜。中国苏维埃革命的兴起以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中国革命三阶段论为指导,从宣传苏维埃到建立苏维埃,从不退出国民党的内部联合到外部联合再到抛弃国民党旗帜,从认同直接革命形势到承认革命的第一个高潮已经过去,从以城市暴动夺取政权为中心到逐步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从俄国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的模式转到中国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体现了共产国际指导中的调适和结合。中国革命苏维埃方略的系统确立,有利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三阶段论的重大缺陷,造成"左"的错误发生,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是俄文音译词,译为代表会议之意。“苏维埃”来到中国之后,其革命象征意义大于本身原义,成为人们革命认同的一个符号。“苏维埃”的提出表明中共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始;“苏维埃”的发展表明中共局部执政的尝试;“苏维埃”的终结体现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苏维埃”在中国从提出、发展到终结,尽管存在时间不长,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苏维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时建立的一种新型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然而在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各苏区普遍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致使民众过分相信党、而对苏维埃政府信仰不济。虽然形成如此党政关系模式的原因颇为复杂,但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师俄”成型的“以党治国”思想对中共的影响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之后,苏联对苏维埃体制进行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改革没能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框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苏维埃仍然没能抹掉其橡皮图章的色彩,从而为戈尔巴乔夫后期彻底抛弃苏维埃体制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苏维埃政权时期,中国共产党初尝执政艰辛,夙兴夜寐.但由于历史文化的因素,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之中.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克服苏维埃政权中的贪污和浪费现象,反对官僚主义,建设廉洁政府等问题开始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局部执政时期的反腐廉政思想.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苏维埃政权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建设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有“移植”,也有创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苏维埃政权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这是有别于俄国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同时,中国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具有自相矛盾的两重性,正确地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深刻认识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联问题的根子在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苏联改革政治体制的核心是解决公民与政权分离的问题,消除经济改革的障碍机制,为此,戈尔巴乔夫以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为目标,试图通过全民选举苏维埃代表来实现公民与政权的结合,但实践的结果证明此路不通。本文分析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行不通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了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教训。  相似文献   

8.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一块重要的红色区域,是全国六大苏区之一。湘鄂赣苏区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地区,是在秋收起义前后群众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许多革命前辈在湘鄂赣苏区这块红土地上浴血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篇章,为中国的苏维埃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湘鄂赣苏区艰难曲折的英勇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走出了英雄的红军部队到其它苏区;实践和丰富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干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湘鄂赣苏区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革命先辈们创造的不朽业绩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9.
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民主政权。它适应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一苏”大会的准备和召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处于被分割状态的各个革命根据地和各路红军的集中统一指挥,并且对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提出的关于民族和殖民地国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思想,是列宁民族和殖民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系统地论述了民族和殖民地国家革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建立苏维埃政权所具备的基础和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形式及性质、实现苏维埃的途径等主要观点。这些思想的提出推动了民族和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民族和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道路;但由于它过分强调东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步性和苏维埃政权的普适性,因此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苏维埃宪法大纲》是中国宪法史上第一部劳动人民权利保障书,《“八二”宪法》是当代中国的公民权利和人权保障书.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人权观念变化及其升华的重要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又适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产物,是具有国家形态的中共红色新政权,是国际共运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范式。这个新政权、新范式,彰显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曲折演进的伟大历程,深藏着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能够很快地创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一个重要因素是宣传工作紧紧为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服务,以宣传工作推动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的发展,而"刻石宣传"是其重要的宣传手段。至今留存在原川陕革命根据地境内的大量红军石刻标语,内容丰富,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特色突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军队卓越奋斗的历史见证,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见证;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创造的独特的大规模的宣传苏维埃和红四方面军的形式,是红四方面军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史上的一大创新;是研究红四方面军和川陕省苏维埃政权的可靠的珍贵文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标语,革命的政治内容与书法艺术较完美地结合的特色,已经成为一种珍贵的文化景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4.
彭湃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在他的家乡海陆丰领导农民开展了农民运动,成立了农会,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海陆丰苏维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较早尝试。本文就彭湃在创立、建设和巩固海陆丰苏维埃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的贡献以及海陆丰苏维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苏维埃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非常的特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初创与形成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成功的开展,其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一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积累和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对苏区社会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苏维埃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内容和方式及其对社会管理的影响,可以对当今的社会管理产生历史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的苏维埃革命运动。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的赣南乡村宗族这股传统势力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急剧变革,对革命的态度分化为赞成、中立、反抗三种势力,不同宗族势力对革命起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决定从经济基础、上层精英、意识形态、宗祠和宗族功能等方面对宗族进行改造。宗族势力的成功改造,确保了苏维埃革命运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罗莎·卢森堡高度肯定十月革命,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出了以下六方面的批评:批评苏维埃政权把土地分给农民,从而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设置了障碍;批评苏维埃政权片面地实行民族自决权,从而把刀子送到了敌人的手里;批评苏维埃政权解散立宪会议,从而堵塞了人民群众的积极的政治生活;批评苏维埃政权推行空想的普选权,从而使之成了一种缺乏生命力的临时凑合的"一纸空文";批评苏维埃政权取消出版自由、结社和集会的权利,从而引起公共生活的野蛮化;批评苏维埃政权把民主与专政对立起来,从而远离了社会主义.尽管罗莎·卢森堡差不多是在90多年前提出这些警示性见解的,但是所有这些见解,人们至今读起来还是感到如此具有现实感,并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主要缔造者。他与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尽艰辛,共同探索,从中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建立起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又带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让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9.
在“由某种情况而产生的结果”这个义项上,“以致”与“以至”这对同音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使用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感情色彩的不同。“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多指好的中性的结果,这是词义本身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语言区别规律的必然要求。语义侧重点的不同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领导全党贯稳新经注意到政策的同时,曾以主要精国投入苏维埃国家政治体制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提出了实行党政分工、改革党的组织体制、反对官僚主义、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廉政建设等一系列改革设想和措施,经过改革,使一度陷入深重危机的苏维埃国家午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