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更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致力于从这一具体工作出发,分析它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力求从中引起对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得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2.
吴伟伟 《工会论坛》2010,16(1):66-6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形象化、民族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解释学观点来看,理解和解释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和视域的影响。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中国,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最重要因素是我国的民生状况。要从根本上完善此两者,最重要的是彻底改善民生状况。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最快捷、最广泛、最现实的信息传播工具。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它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二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也具有消极作用。通过创新传播模式,建立和完善大众传媒的体制机制,培养大众传媒专门人才,发挥大众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80、90后”当代大学生具有时代性思想特点,切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继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建设、拓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媒介等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工程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学校以其雄厚的师职资源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的重要阵营,在校的大学生也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体,并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而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的工作三者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和特点分析入手,进而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最后阐明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进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构建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和谐的平台,培养出政治信念过硬,具有崇高理想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内容、形式、情感、考核等方面要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切实做好针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主体、方法、保障、反馈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其中目标是出发点和归宿;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保障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反馈是大众化工作评价和改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农民群众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现实。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落后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农民思想政治状况与社会要求的矛盾,在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活动,其内在蕴涵的组织特点、实践特点及潜在功能等,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结构、实践特性及目标有着巨大契合性。为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载体作用,要着力推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宣传理论、在实践中推动创新,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提"民生",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奏响改善"民生"的时代最强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集中体现和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即实现其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和重要载体。"民生"是马克思主义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切的理论关注和实践关注,如何真正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的复归"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的特质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获得无产阶级认同、信仰的要义所在。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这既为历史所证明,亦为现实所需要。  相似文献   

13.
杨晓燕  秦燕 《理论前沿》2009,(21):12-1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即通过学理化实现大众化。主要表现为:通过理论创新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4.
吴成钢 《理论前沿》2009,(17):17-19
文化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其牵引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直接和明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关键正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牵引力,它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习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者。现阶段人民群众接受理论的程度取决于广大个体的利益要求是否被满足。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逻辑层面分析是一个整体上很严密的一系列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品格的必然产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双向度的概念,应该从理论发展创新的大众化和理论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大众化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来科学概括。前者主要揭示理论要来源于"大众",内容要体现"大众"的形成过程;后者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回到"大众",为大众所认同和信仰的"化"大众过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知识、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的大众不可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对关涉到其自身利益政策的兴趣更大。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具体化,通过相关的政策传播向大众渗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开办的培养领导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它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办,但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了领导作用。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外,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多种形式得到学习、普及;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的同农民群众的革命运动相结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学员的大众化过程,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农讲所毕业生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尤其要重视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方向。针对当前在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改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内容、方法、途径上入手,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工程,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之被人民群众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永葆其生机与活力,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