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黄敬东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大任务,尤其要在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增加科技投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湖南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伟大工程中,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为此,笔者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依靠科技进步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和知识分子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正确评价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加速科技进步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是当代中国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面临而且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在当前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哪个国家和地区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并能及时地将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哪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就发展得快,反之则慢,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大声疾呼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这说明我们党对发展经济和发展科技的辩证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再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研工作的稳步发展则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我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是电力部和国家的重点科研单位,在新形势下,能否坚持把科研作为立院之本,不仅事关我们能否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能否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能否保持科研水平在  相似文献   

7.
江洋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科教兴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朱总理在全国九届人大第一次全会上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我们有决心把科教兴国的方针贯彻到底。”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国策。是在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结;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科学、最精辟的归纳和总结。回顾历史的发展,在众多与生产力有关的因素中,科学技术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当前的世界科技进步,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技竞争,已成为现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要认识科技进步的客观规律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了这一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一个长期的战略,如,我国的“八五”计划,北京市“九五”工农业发展规划等,科技进步水平决定了这些规划的成败;对于一个企业,科技进步决定了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深刻理解这一指示,对我们紧紧把握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铁路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夏甫清 《湖湘论坛》2002,15(2):25-2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湖南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伟大工程中,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为此,笔者谈点肤浅的看法。一、依靠科技进步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科技进步作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它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对生产资料的革新与现代化来加以实现,具体表现在它对生产资料要素的改变,包括推动劳动手段现代化,导致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利用,扩展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推动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第一,工业化首先是劳动手段现代化,而劳…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影响,必须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发展科技靠人才,提高...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一个必须时时高度重视的民族问题 “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这一决定,确立了教育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技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由此可见,自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对教育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成为我们发展民族教育事  相似文献   

13.
于浩 《中国人大》2010,(14):34-35
"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进步法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6月2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路甬祥副委员长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指出,从检查的情况看,科技进步法实施情况和效果总体是好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科学技术摆在本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上。各国政府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竭尽国力,不惜血本地大幅度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二是确保从事教育和科技方面的专  相似文献   

15.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符合农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换言之,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  相似文献   

16.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委员长会议的安排,我向常委会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199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科技进步法的》,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天意 《新东方》2007,(12):74-75
党的十七大报告论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首位,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特别强调科技进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海南是个年轻的特区省份,海南各方面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特区。  相似文献   

18.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为我市科技进步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市第七次党代会确立“科教立市”基本市策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进一步放活,科技成果逐步实现商品化,科技人员正在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从而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增强了我市的经济技术实力。  相似文献   

19.
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冯豫党的十四大作出决定,把科学技术发展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如果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科学的理解,我国工作着重点的第二次转移就很难实现。对于科学...  相似文献   

20.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总结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总书记根据邓小平的论断强调指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些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一、邓小平关于经济建设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构成的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巨大精神支柱和指导方针。主要内容:第一、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