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233间谍档案(二十)——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掠影@文娟  相似文献   

2.
引鱼上钩     
“日本间谍太猖獗了。”“我们的太平洋西海岸简直成了日本间谍的天下。”美国海军的将领们被日本间谍闹得心烦意乱。太平洋舰队参谋长史密斯将军决定拔掉日本海军在美国的情报网,由情报参谋莱顿少校具体安排反间谍的圈套,采用设诱饵搜捕的方法,引蛇出洞,逮捕日本在美国西海岸情报网的间谍头目。  相似文献   

3.
无人驾驶间谍飞机是由无线遥控设备或自备程序控制系统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又称无人飞行器,简称“无人间谍机”。无人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完成有人驾驶间谍飞机不宜执行的多种任务,它在情报侦察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美国政府的青睐。纵观近年来的国际谍报史,人们发现,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力发展、依赖无人间谍飞机对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等世界热点地区进行频繁的情报侦察活动。  相似文献   

4.
间谍似乎很神秘,往往难识庐山真面目。而实际上,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有时只因为小小的一丝破绽,就会使面纱跌落,间谍的把戏就此收场。从国际间谍斗争中披露的一些事例看,破绽往往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显露的。  相似文献   

5.
007的主人公与其说是个秘密行动的间谍,毋宁说是个打着间谍旗号的大游侠。  相似文献   

6.
外国反间谍机关对嫌疑分子侦察取证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进行跟踪盯梢,就是侦察人员秘密尾随观察监视其行动。目的是尽可能祥尽地掌握媒疑分子的行动;发现同案犯或关系人;控制嫌疑分子准备传递、销毁或转移的情报或罪证;发现并制止其危害活动。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别国进行间谍情报活动时,采取的潜逃方式也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无所不能的神话之中。就拿间谍情报这个古老的行当来说,也不例外。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的间谍情报机构十分看重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情报。  相似文献   

8.
唐治祥 《理论月刊》2005,(9):125-127
刑法第311条规定的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成立以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为前提条件,行为人对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是否"明知"就成了本罪是否成立的关键.本文拟从"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的涵义、如何认定、"明知"的形成时间及其与刑法总则"明知"的关系等方面理清相关问题,以抛砖引玉,并希能对司法实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屿 《小康》2009,(9):56-59
作家海明威最近被人爆出是个“不合格双料间谍”。与海明威不同,有几位作家却能同时蜚声文坛与谍海。  相似文献   

10.
在拉丁美洲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间谍首脑像弗拉迪米罗·蒙特西诺斯这样曾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也没有谁像他那样由于自己行贿反对党议员的录像带丑闻被曝光,而给本国的政坛带来如此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1.
好莱坞知名制片人阿尔侬·米勒汉终于亲口证实了坊间流传多年的说法——他是间谍。  相似文献   

12.
许多国家的间谍机构,都用“情报”二字作为自己的招牌。大概因为这是个中性词,不那么刺耳,翻开辞典查一查,也没有什么贬意。在一般人的眼里,搞“情报”嘛,无非就是明里暗里派几个人,到人家那边打听或者刺探点儿消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远远不是间谍机构的全部底细。世界上有一些间谍机构,除了在情报活动上花功夫外,更热衷的事情,还有秘密行动。  相似文献   

13.
金兵南下之前,派遣大量间谍刺探南宋情报。公元1161年9月,金国燕京人刘蕴古受命诈降南宋,刺探南宋朝廷机密。刘蕴古为了与南宋朝廷搭上关系,就装成贩卖首饰的商人在南宋一带活动。他经常故意泄露一些金国的机密并夸下海口:取中原,灭大金是件容易的事。南宋边境的官员将刘的动向密奏朝廷。于是南宋朝廷下令让地方官员送其进京,任命刘为迪功郎。  相似文献   

14.
提起空中间谍,人们肯定会想起U—2飞机等各种间谍飞行器以及它们的驾驶者们。其实,世界情报史上资格最老的空中间谍是翱翔在蓝天中的鸟类。 根据《圣经》记载,上古时期,有一次洪水泛滥,即将毁灭人类。有一个叫诺亚的心底善良的人,建造了一艘很庞大的方舟,让其全家8口人躲在上面,还把大象等飞禽走兽都接纳到方舟里。洪水泛滥了整整一年,诺亚的方舟也在汹涌的波涛中漂流了一年。为了探知洪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北极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德国两国情报部门为配合战争进程,在隐蔽战线上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由德国情报机构一“阿勃韦尔”策划的“北极行劝”就是众多谍报游戏中最精彩的一幕。这次行动使英国秘密情报机构一特别行动局在荷兰的间谍组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6.
间谍用枪     
从自动枪械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世界各国情报安全部门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以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间谍用枪器械。使未来间谍斗争的形式、方法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下面介绍几种间谍用枪:  相似文献   

17.
忠诚与背叛     
忠诚与背叛,两者的界线本应是泾渭分明的。但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间谍斗争中,二者却如同庄稼地里夹杂着野草,令人良莠难辨。 如果说,忠诚成为背叛的原因与起点,读者会觉得真是匪夷所思。然而在现实斗争中,的确就有这样的咄咄怪事。波兰军官库克林斯基就是从“忠诚”而走向背叛的。库克林斯基官至波军总参谋部战略规划部第一总局局长,并兼任波兰总统的军事顾问。他于1970年主动投靠美国充当间谍。1981年马脚即将暴露时叛逃到美国。在充当间谍的10多年间,他向美国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安全通讯》2001,(6):32-33
全盛时期的前苏联间谍情报机构——克格勃,规模达几十万人,今世界上其他情报机构望尘莫及。克格勃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俄国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真     
《国家安全通讯》2000,(4):63-63
超级间谍尸骨之争被列入叙以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朝鲜扣押一日籍间谍,韩国家情报院院长被革职,英国“间谍奶奶”被免于起诉,贵州省举办省直涉外单位国家安全主题联谊会,广西举办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展览。  相似文献   

20.
梁忠翠 《求索》2015,(1):168-172
近代英国对西藏情报搜集的历史经历了初以探险、考察名义的隐形搜集阶段,后发展到直接服务战争的情报搜集,终以驻藏机构为依托,"超级耳目"无孔不入,肆无忌惮地大规模公开搜集情报,西藏几无秘密可守。英国对藏情报源非常庞大,情报员组成复杂,情报间谍训练严格,情报搜集渠道五花八门,对间谍的保护措施严密,情报价值非常高。反观晚清和民国政府,在中英"西藏问题"交涉中因情报落后而受制于人,处处被动。英国高效的对藏情报搜集是其侵藏的重要手段,极大地加速了侵藏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