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尊重“科学”这一前提,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科学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贵在“科学”,贵在“尊重科学”。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3)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学昌盛的时代,但同时也充塞着迷信、空想及各种伪科学不同程度地愚弄人们,并导致人类文化的衰退。因此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不但对我们认识科学的本质有很大作用,而且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6)
科学美学观具有不同形态,即反映论科学美学观、成果论科学美学观、创造论科学美学观、交融论科学美学观、发展论科学美学观,这些科学美学观从不同侧面透视出科学美概念的存在价值,探讨这些科学美学观对于进一步发展科学美学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科学哲学根源于全球化科学.正是全球化的科学知识及其方法,不仅为全球化科学哲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为全球化科学哲学确立了研究范式.全球化科学哲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切断了科学的文化之根及其科学同全球多元文化的深刻关联,来抽象地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果却是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全球化科学哲学须实现根本性的范式转变,即从科学哲学向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所谓科学文化哲学,就是要对科学的哲学研究从知识和方法扩展到整个文化,并揭示科学的文化本性及其科学同全球多元文化的深刻关联,从而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根源、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科学文化哲学将为全球化科学哲学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身为科学家的波兰尼,主张建立一种科学的人本主义,反对传统科学研究方法中的还原主义和客观主义,以及科学至上的意识形态霸权——科学蒙昧主义.在他看来,科学的本质是一种基于科学家个体努力的自由探索活动,并且是在一种无形的交互塑形活动和作用场境中生成的科学共同体,即科学共和国.在自发构序生成的无形科学共和国中,没有凌驾于科学家之上的独裁权威的主体,只有科学家们相互行使权威的科学公断.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科学普及"模式的科学传播,是一种以理论优位为核心的科学传播模式,传播者将科学视为纯粹的知识,而将受众视为千人一面的整体。20世纪末,英国学者对科学普及的弊端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替代性的"公众理解科学"方案,强调公众与科学的关系的本质在于理解科学。这一模式,依然将科学视作一种知识,而理解科学的目的依然仅仅是知晓科学知识。随着实践论科学哲学的兴起,实践论本身包含了对科学传播新的理解,以及在实践思想下,公众在科学实践中所处的地位的思考。实践论科学哲学认为,公众在科学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形塑科学的重要角色;在科学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在其转译过程中积极地参与了进来。从而为重塑和建构实践论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传播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落脚点,从发展科学技术和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发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观点。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概括而言包括科学教育的战略地位、科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三方面内容。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对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人文的互动——论怀特海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特海的科学文化观揭示了人类历史上科学与哲学、宗教、艺术等人文文化之间的积极互动.它充分表明,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人文的发展也需要科学,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科学与人文的积极对话和融合,将有助于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明哲  张贵红 《学理论》2012,(24):26-27
巴什拉对科学认识论和理性主义的分析是其科学哲学思想的主体,文章从科学认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巴什拉对于认识论中的中断与实在的概念;在理性主义时期分析了理性研究者,并对现象技术进行了批判.同时,巴什拉提出了一种技术反实在论的观点,对科学的人工实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事实在科学哲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拉图尔以“同盟”建构论的思想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科学事实的产生、传播、确立、证明和转化的过程,认为科学事实从产生到转化是伴随“科学同盟”从形成到解体的整个过程而进行的。拉图尔“同盟”建构论的科学事实观在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一词引入中国之初,就被视为一种价值体系,被赋予价值维度的理解。在“科学救国——科学兴国——科学发展”的转换过程中“,科学”更多地承载了立国、兴国、强国的使命,展示出其价值诉求的转型历程。这种价值维度的梳理为当前科学发展道路的理念确立和价值选择提供了历史的和逻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科学哲学家逐渐意识到没有绝对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普遍具有诠释学的特征,特别是科学诠释学的提出与建立,更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科学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实践的科学诠释学体现在科学观察与科学发现阶段及科学理论的生成中,还体现在语言的分析上。实践的科学诠释学具有以下特征:科学诠释学对综合理论与实践认识做出的双重分析,是分别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和诠释学的实践基础上的;从科学诠释学的角度出发来反思科学实践,科学实践是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特征;实践的科学诠释学有着广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做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 ,认为逻辑实证主义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实证主义 ;二是科学主义。其根本缺陷在于 :只重视“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 ;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 ,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或创新精神 ;强调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区分 ,而严重地忽视了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关联及其科学本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从而导致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3)
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发概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该文概述了成人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错误认识,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儿童科学领域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儿童朴素科学理论,并总结了针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任务,突出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历史经验与现实状貌的深刻总结和理性把握,其本质在于倡行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真正立基于科学,立基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客观规律之上,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求全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救国”思潮是盛行于五四时期的重要社会思潮,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教育救国论四种基本主张。五四时期“科学救国”思潮对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具备科学内核、具有全球视野、重视历史传承、依靠精英领导。  相似文献   

17.
邓伟志 《民主》2012,(11):14-15
学一点科学知识不易,掌握科学方法更难,培养科学精神是难上难。可是再难也得努力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因为,要科学地生活离不开科学精神,要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也离不开科学精神,要科学发展更离不开科学精神。不仅如此,如果缺乏科学精神,所谓的"科学生活"不可能科学,所谓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不可能科学,所谓的"科学发展"也不可能科学。"科学"不是标签和广告。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乃至各项事业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在辛亥革命之后、"五四"运动之前的1916年,中国第一个提  相似文献   

18.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流派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极力反对科学的合理性,可是合理性无论如何是科学理论的本相——这主要表现在它的抽象性、符号性、非自然性或非显然性、因果性、一致性或连贯性、系统性或条理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科技意识是一种建立在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科学技术实践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实践本身的特点、程序、规律和精神气质。科技意识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活动中更为本质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其精神内涵更加清晰和凸现。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20,(18):1-1
不违科学,尊崇科学,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开展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用科学红利不断增进人类福扯,这是当代人类发展进步的大逻辑。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向世人展示了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图谱。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与把握,是人类战胜病毒,走出危机的力量之所在。阻击新冠肺炎的全球行动,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对人类科学理性和科学伦理的一次全球科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