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0,(13):I0001-I0016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019年4月15日在演讲时说:“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美国政客的言论彻底暴露了其在人权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以人权维护霸权的虚伪面目。美国号称人权立国,以世界人权卫士自居,以自身对人权的狭隘理解为框架,以称霸全球的核心利益为标尺,每年根据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材料拼凑出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不符合其战略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肆意歪曲贬低,却对自身持续性、系统化、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斑斑劣迹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2.
《人权》2012,(3):2-12
2012年5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1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品头论足,对中国人权事业歪曲指责,而对其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却熟视无睹、只字未提。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特发表《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3.
黎尔平 《人权》2007,(6):43-45
2007年6月14至16日,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主办了一次由大陆、台湾、澳门和香港两岸四地学者及部分国外学者近50人参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公民素养教学及研究"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要讨论公民素质教育中的法治教育,而法治教育主要指的是人权教育。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民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较其他国家,美国公民教育探索与改革发展的时间较长,教育经验更为丰富。在长期的发展中,美国已构建起以"国家—社会—学校—社区"为主的支持体系,为开展公民教育提供政策立法、资金资助、项目组织、学校教学和舆论引导等各方面的支撑和保障。美国作为西方国家实施公民教育的典型代表,其在公民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体系建设,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爽 《人权》2013,(4):21-24
人权是现代各国宪法的构成要素之一。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修正案,将原有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统纳于"人权原则"之下,明确宣示实现人权是我们国家和人民共同追求的宪法目标,这一举措无疑是中国宪法发展与人权建设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04年迄今,"人权入宪"已经跨越十个年头。十年间,执政党和政府为推进人权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我们的人权事业除了兼容国际标准以外,还具有什么样的自身特点?未来的人权建设又需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权》2008,(2):7-17
2O08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7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却仍然对自身的人权问题只字不提。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我们特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7.
残缺的人权文化起源与人权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普遍的人权,促进对人权的普遍尊重和实现,是联合国在多个文件中提及的人权教育目标。通过对西方人权根源的分析,从人权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权问题不存在"普世价值",人类只存在具体的、历史的人权价值,人权价值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8.
郭亦伟 《人权》2007,(6):59-59
2007年9月26日,中央党校人权研究中心与加拿大人权与民主研究中心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了"人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劳立埃大学、布罗克大学、萨斯凯其温大学的  相似文献   

9.
《人权》2009,(2):9-17
2009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己糟糕的人权纪录只字不提。为了让世界人民全面了解美国人权的实际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不当作为,我们特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文 《前沿》2006,(3):55-57
美国人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学校被视为公民教育的核心机构,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加强,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07,(2):12-21
2007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责难,却对自身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人权纪录,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我们特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12.
陶欢英 《理论月刊》2010,(8):159-161
现实压力和知识压力推动美国政治学的发展,并使其具有教育公民、教育政府、服务政府的功能。教学功能是美国政治学最为重要的传统功能,教育公民与政府是美国政治学的基本教学目标,与实际相结合是美国政治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从而使美国政治学成为一种在公民中灌输共和国原则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13,(2):2-11
2013年4月21日导言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政府在刚刚发布的《2012年国别人权报告》中,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偏偏对其本国存在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只字未提。事实说明,美国存在着严重人权问题,并广受世人诟病。在这里,仅对2012年美国的人权问题做些实录,以便世人从中略窥美国人权状况之一斑。2012年美国存在的人权问题在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06,(2):8-18
美国国务院3月8日发表的《2005年国别人权报告》,无视自身糟糕的人权纪录,又一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惟独对自己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闭口不谈。为了帮助世人看清美国“人权卫士”的真实面目,有必要对美国过去一年来侵犯人权的情况作一全面的透视。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盛开 《人权》2006,(6):42-46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路易斯.阿博尔(Louise Ar- bour)在2004年“世界人权日”发表声明说,人权教育是推动“人人享有人权”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是发展人权文化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平等和促使人民在民主机制下参与决策的工具,也是防止侵犯人权和暴力冲突发生的一种投资。人权教育受到联合国专门性人权机构如此重视,与其赋权特性以及其在人权体系中的功能价值密不可分,也是其实践效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早就想对外实行人权外交,但把人权外交付诸实施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在对外政策中并未奉行人权外交的政策,而是凭借军事经济实力与苏联争霸,卡特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开始大打人权牌,普世人权观也就应运而生。普世人权观实际上为美国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相似文献   

17.
人权与宪政     
保护公民基本人权是宪政国家的核心任务,成为现代宪政国家追求和探寻的价值目标。人权入宪是宪政精神的重要体现,人权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人权的权利体系,构成宪政框架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法治价值观和宪政框架的构建。保障人权,发展宪政,建设具有高度民主的法治国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人权教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延平 《人权》2007,(1):51-53
人权教育是推动人权事业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促进人权已成为国际人权界的共识和国际人权运动的重要步骤。人权,简言之,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有尊严的人的最低限度的共同标准。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11,(3):2-11
2011年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0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指责,却对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熟视无睹,很少提及。为了敦促美国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我们特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公平的宪政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当今社会追求的普世价值,然而,宪政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承担着基础性的作用。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宪政包含人权、民主与法治三个要素,而教育公平是人权的必要内容,是社会民主的发展基础,是法治实现的重要保证;教育公平通过对人权、民主与法治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来促进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