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年轻化”问题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这个问题。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我们的人才是有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2、193页)1981年7月2日,在省、部、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又说:“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4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  相似文献   

2.
(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是邓小平同志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85年小平同志就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5页)小平同志极为重视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邓小平文选)第H卷第211页)在文艺生产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文化只是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3.
实绩,是指干部在一定时间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它是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主观作用和客观条件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看干部、用干部注重实绩,是邓小平同志在用人问题上一再肯定和强调的原则。他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和一九九二年年初的两次讲话中都明确指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将他们放进领导机构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0页、380页)中共中央关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也明确规定:“考察党政领导干部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要求,全  相似文献   

4.
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何贻纶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处于即将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关头。如何把握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有利时机,提高我国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9年6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刚刚组建时,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4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向江泽民同志的郑重的政治交代。  相似文献   

6.
浅谈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刘振龙198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1993年8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反腐倡廉党外人士通报会上指出:"切实加强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  相似文献   

7.
论“实事求是”原则的实现条件高兰,张奎英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3页)但是在现实生活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而深远。市委决定用两个月时间,组织全市局级以上干部分四期(每期两周时间)到市委党校参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这是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和省委有关通知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把《邓小平文选为第三卷的学习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环节。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是加强特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带战略性的任务,所以尽管现在工作很繁忙,市委还是决定开办这四期读书班,说明市…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香港等问题的伟大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问题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实践性原则作初步考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1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这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一构想的过程中坚…  相似文献   

10.
1962年11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参加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监察工作会议的同志时指出:“要逐步从制度上,习惯上,风气上,做到能上能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30页)对此,我们党进行了长时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是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富有战斗力的需要,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的需要。 干部能上能下,主要的就是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其直接效果是逐步形成一种干部正常选拔和淘汰的新机制,其根本目的在于建设一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有十多篇著作精辟论述了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实行对外开放,反对自我封锁和孤立。这些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 小平同志指出:“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邓选》第3卷第202页)。小平同志又  相似文献   

12.
强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9页)。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人民日报》1998年7月17日)。无论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全局和局部的结合,还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大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相似文献   

14.
我对签名书的收藏,缘起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于1993年10月。1994年,邓榕送给我一本精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书前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那一页,留着邓小平同志的亲笔签名,落款时间是1994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1978年9月16日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谈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7页)邓小平198...  相似文献   

16.
一、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邓小平同志是我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对于我党、我军、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十分珍惜,始终视为传家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加以弘扬,并结合形势的发展对艰苦奋斗提出新的要求。1975年7月14日,他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强调一下艰苦奋斗的作风特别重要,有了这一点,好多事情都会变化,都会好起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页)。针对80年代初国门开启后西方颓废人生价值观的侵蚀、国内一些人享乐主义思想的抬头以及少数别有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指出:“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粉碎“四人帮”后,他自告奋勇抓教育。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对教育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发了大量的记彩的观点,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其间的思想精华是我们今天、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从事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指南。下面从六个方面予以论述。教育与战略1983年10月邓小平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把教育的发展同实现党的战略任务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做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最好的教材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用这个伟大理论武装全党,武装企业干部、党员,教育职工提供了最好的教材。我们有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也就有了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的武器。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章就达30多篇,内容十分丰富。不仅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要防止和反对错误倾向的干扰。“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就是他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一、右可以葬进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认为,搞社会主义,搞四个现代化,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因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所以,我们既要反对从“左”的方面来干扰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又要批判从右的方面来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现在“左”的东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