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黔南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盯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目标,不断擦亮"生态之州"底色,努力提高"幸福黔南"成色。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谋发展的根本准则,着力打造"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品牌。思路一变天地宽,绿色发展成效显。黔南大地的碧波林海、神韵湿地荣膺贵州省"最美森林·最美湿地"  相似文献   

2.
正黔南州将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全省重大战略,又能发挥黔南优势、彰显黔南特色的绿色健康发展新路,最终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黔南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建成"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为目标,认真落实《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五载春秋,无数美丽蝶变在黔南大地涌现,黔南人民在追赶中跨越、在跨越中奋进。五年前,黔南州发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努力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改革发展强音。五载春秋,无数美丽蝶变在黔南大地涌现,黔南州在追赶中跨越、在跨越中奋进,无数看得见的日新月异在发生。站在新的起点上,黔南高度汇聚  相似文献   

4.
正以林业提质增效引领新时代"美丽黔南"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争做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先锋队"。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覆盖率是考量空气环境的客观标准,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森林覆盖率逐年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达到63%,位居全  相似文献   

5.
王海平 《当代贵州》2016,(29):30-31
正建州以来,黔南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为"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林业生态基础,为完成贵州省承担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战略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重视下,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关心下和全州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林业长期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在"绿水青  相似文献   

6.
正黔东南州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提升城乡颜值、气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等位居全省前列。"绿色聚宝盆,大美黔东南"是黔东南州的真实写照。"生态之州""森林之州""天然氧吧"展现着黔东南州生态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提升城乡"颜值""气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等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7.
正旅游热火朝天,是黔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独特魅力所在。《大秦赋》《庆余年》《陈情令》等在黔南取景的热播剧,把黔南一次次推向全国视野,吸引了八方游客。从天文之域到影视热地,从绿博之城到生态之州,黔南的这五年,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目前,取景黔南的电视剧《大秦赋》正在热播,黔南的风景又一次成为热点。从天文之域到影视热地,从绿博之城到生态之州,黔南的这五年,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6.6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我们提出构建"951"发展格局(依托9条外联通道,构建5个经济板块,打造1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  相似文献   

9.
正黔南州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风貌、新形象、新标杆,为第四届绿博会做足准备、做实举措,相信黔南州创建生态之州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中国绿色博览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绿化成就的窗口,被誉为中国绿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继前三届分别在南京、郑州、天津举办后,五年一届的绿博会将于2020年8月8日首次落户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山地和非省会城市——贵州黔南。自2017年在诸多候选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后,黔南州各项工作正有  相似文献   

10.
<正>"被垄盈坞,小麦青青荞麦熟,粉花翠浪","波耕水耨,盈盈其间"。这是300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览黔南的咏叹,道出了黔南令人沉醉的生态之美。黔南的生态之美远远不止于此。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2014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4%,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林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全州有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是全省国家森林公园最多、国家湿地公园第二的州(市)。如果说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黔南的一份厚礼,那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  相似文献   

11.
正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正加快建设。70年,黔南大地,沧桑巨变。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接二连三";从手工作坊,到"三线"建设奠定基础,新型工业化体系日臻完善;从封闭落后,到建设大西南商贸物流枢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回顾来时路,黔南各族干部群众艰辛奋斗、锐意  相似文献   

12.
正70年来,黔南州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惠及广大群众,为构建"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和支撑。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自古以来深刻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历程。黔南州水资源相对丰富,总长约5000公里的河流、多年平均达1273毫米的降雨、327.7亿方的年总产水量,亘古延绵之水养育了勤劳、善良、生生不息的黔南各族  相似文献   

13.
正乘贵广高铁向南行驶,贵定、龙里、都匀、三都……所过之处,绿意盎然。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绿色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色调,生态成为黔南人引以为荣的"第一品牌"。森林覆盖率达56%,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9.9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名副其实。回顾黔南州60年的发展历程,从"懂绿"到"护绿",从"护绿"到"用绿",黔南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工业企业入驻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河长制、保护母亲河,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贵州河长制全面实施以来,不断助推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大生态战略行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美丽中国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举全省之力推进生态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黔南州委中心学习组召开"三严三实"集中学习会暨全州绿色化发展大会,会议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会议提出了要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树立绿色化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努力开创黔南绿色化发展新局面,实现黔南绿色崛起;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正都匀市积极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先后建成三江堰水生态保护滨河景观、南沙洲民族公园、杉木湖中央公园、雨花湖湿地公园等以水为主题的生态公园,"一江两城四湖"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新格局逐渐形成。9月20日至22日,由黔南州政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都匀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水生态文明·黔南(都匀)论坛"在都匀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五大理念引领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论坛期间还作了关于水生态功能重构与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城市水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实践、PPP模式和水利水务投融资创新体制等相关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生态文明已上升为治国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贵州省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将大生态列为贵州三大战略之一,提出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努力追求"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同时,贵州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提出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目标。但目前,人们较少关注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互动方面的问题,而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探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互  相似文献   

18.
罗大骞 《当代贵州》2022,(46):70-71
<正>十年来,黔南州税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谱写了助力建设美丽新黔南最动人的乐章。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黔南州税务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推进黔南税收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融合一体的黔南州税务部门握指成拳、同舟共济,打出了系列改革组合拳,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唱响了税收好声音。在税收助力下,“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名片越擦越亮。  相似文献   

19.
正新的发展阶段,把"都匀"建成"都市",需要我们抢占区域开放合作、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制高点,把都匀建成"贵州创新型绿色生态都市"。黔南崛起看都匀。从"大都匀"建设,到"泛都匀"经济圈构建,再到"都匀"变"都市"战略定位,都指向一个关键:都匀是黔南发展的"火车头",能够有效带动全州区域经济发展更快、城乡建设更美、社会构建更和谐。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山厚望,在心在肩。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