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推动改革发展跨越当代贵州:2013年5月,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贵州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效果如何?夏一庆: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贵州的发展之基、转型之要和跨越之本。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贵州各地牢固树立“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理念,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空前加大,人才效用发挥日益凸显。高站位谋篇全面落实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当代贵州:近5年来,贵州人才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人才的净流入地,你认为推动这一局面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陈鸣明:这一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从中央到我省都更加重视人才工作,从各方面集聚合力,为爱才选才育才用才提供了最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彭美玉 《当代贵州》2013,(10):28-29
湖南大学建筑学博士研究生谢云打算毕业后到贵州发展,他希望了解贵州人才引进工作的情况。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夏一庆。  相似文献   

4.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2):8
聚集优秀人才推进跨越发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党建研究》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聚集优秀人才推进跨越发展》。文章指出贵州"欠发达",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的"欠发达"。实践证明,人才是改变贵州落后面貌的关键,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是加快贵州发展最便捷的途径。从发达地区引进县委书记,优化贵州干部队伍结构。"郡县治则天下  相似文献   

5.
正人才机制不断健全近年来,贵州相继出台《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及50余个配套措施和方案,从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了"1+3+N"的人才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7,(18)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评价使用等机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东北农业大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引育并举、引培并重",扎实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积极构筑龙江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7.
张少农 《当代贵州》2005,(11):20-21
省委对这次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的建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座谈会的召开非常关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从总体上看,这是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引进智力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为在京博士提供相互交流、相互联系的平台:二是为在京博士提供一个关注贵州、关注家乡,支持贵州、支持家乡,服务贵州、服务家乡的管道.  相似文献   

8.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3,(11):16-17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努力把贵州省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发展的高地、施展才智的舞台、建功立业的沃土。贵州近年来不断加大引进人才特别是紧缺、急需人才力度,引进博士600多人、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00多人。究竟,贵州引进了哪些人才、是怎样引进的,对此本刊记者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组织评选的2017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名单公布,贵州省共有4位专家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是我国文化人才培养的龙头工程,4位专家的入选为贵州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注入了正能量,展示了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贵州正利用大数据助力实体企业引进新动能、转换旧动能,推动实体企业向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管理融合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4月1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时强调,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方位提高贵州大数据事业发展水平,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注入强劲力量。近年来,围绕大数据企业和人才引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贵州正推动大数据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是河北人才工作快速发展的30年.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以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体系,为全面建设经济社会强省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1月,104位金融高层次人才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汇聚贵州,来到这片发展热土,开启为期两年的挂职旅程。这是迄今为止,贵州乃至全国层次最高、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集中引进金融人才行动。实践证明,谁拥有了金融资源,谁就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盘点"十二五"成就,贵州金融业跨越式发展,令人欣喜;谋划"十三五"大业,支撑全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金融"血液"严重供给不足,让人生忧。"加快打造贵州金融升级版。"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新常态下,随着贵州步入深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深入实施“高层次创新型遴选培养”“百千万人才引进”等人才工作计划,围绕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和打造贵州金融升级版,突出打造农字号、金字号、新字号、创字号等专业人才,各类创业故事星耀贵州。典型一颜明霄与金正大颜明霄,2014年第二届人博会引进,任黔南州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14.
正3月24日至25日,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举行。自2013年起,贵州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本届人才博览会进场招聘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达2238家,提供了包括专业技术岗、企业高管岗在内的岗位需求1.6  相似文献   

15.
正构筑人才高地当代贵州:2011年,花溪大学城正式开工建设。从曾经的偏僻乡村到如今的车水马龙,花溪大学城正成为黔中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贵安新区乃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花溪大学城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罗松华:花溪大学城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和重大工程,是贵安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贵州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贵州人才强省战  相似文献   

16.
林越静 《当代贵州》2007,(23):32-33
十六大以来,贵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确立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成为贵州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新的起点和重大转折,为贵州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政策和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正>《当代贵州》编辑部:《当代贵州》今年第14期《黔才荟萃》一组稿件,介绍了近年来贵州制定出台的一系列引进人才的方案,新的育人用人机制,和搭建的集聚人才平台,并刊登了五名创客的创业故事。事实证明,贵州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要共建创业贵州,还任重道远。我认为,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用人才要注重用人所长,用人之长越用越长,用人之短越用越短。  相似文献   

18.
韦倩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20):22-23
<正>贵州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向海内外发出贵州引才聚智最强音,真诚欢迎、热情邀请天下英才选择贵州、融入贵州、扎根贵州、圆梦贵州,助力贵州发展、书写精彩人生。4月22日,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开幕,本届人才博览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举办贵州新时代闯新路人才高端论坛和大数据人才、技能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2023贵州留学生发展等分论坛及大型供需双选会、央企招聘大学生专项行动等系列引才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大数据,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核心,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需要持续强化对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人才政策新、机制活、环境好,以大数据筑巢引凤,贵州在谋求弯道取直中成果丰硕: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全球瞩目的贵州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成绩背后离不开贵州大数据人的"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对人才的扶持力度大,政策环境好,用人不拘一格。"吴小花是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化与认知专业的博士,现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贵州财经大学,成为一名校聘副教授,享受副教授待遇。2020年,通过人博会的人才引进项目回到贵州,她正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