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静 《当代贵州》2016,(12):30-31
正全面小康既包括物质的小康,也包括文化的小康。因此,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在明确提出耍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同时,强调要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这事关贵州全面小康建设大局,必须从大文化建构的高度,紧扣"强"字出实招。成为核心价值的强引领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既要立足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贵州文化建设,又要立足于让贵州文  相似文献   

2.
2015年11月,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随后推出一系列文化工程、文化品牌和文化活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2017年4月,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要全面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根本是保护、传承、发展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关键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扶持壮大一批文化企业、产业园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性产业,让文化资源转化为贵州后发赶超的强劲动力。做优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品牌竞争力。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博弈  相似文献   

4.
张恒 《当代贵州》2017,(47):28-29
全力打造以民族文化和山地生态为核心价值的山地旅游品牌,提升“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美誉度,齐心协力谱写贵州旅游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贵州省文化厅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着力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为全面小康长能力、强精神、补短板、加长板,文化扶贫与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稳步推进。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贵州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近年来,贵州把大文化助推大扶贫战略行动作为突破口,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强化文化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省文化厅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合理规划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效促进了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0,(5):36-37
2005年以来开展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让"多彩贵州"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其所体现的是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神奇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现。"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在强势的宣传和推广中具有较高的无形资产价值,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侵权行为。如,贵阳一家酒店就取名"多彩贵州酒店",广州出现了"多彩贵州餐厅",台北一家餐厅还推出了"多彩贵州养生幸运饺"……如不及时对"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进行规范管理,将危及"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声誉,不利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健康发展。由省文改办组织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省工商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制定的《"多彩贵州"商标管理使用办法》自1月20日起正式发布实施,滥用"多彩贵州"商标者,将依据此办法追究其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构成了贵州文化的基本形态,筑起一座令人景仰的文明大厦。4月15日,贵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科学认准文化发展的路径,从贵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走新走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这条发展之路。自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以来,贵州建设文化强省频出实招、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熊莺  田旻佳  李森 《当代贵州》2013,(21):41-41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宣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提高全民阅读参与性、互动性、积极性,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学习型贵州建设,促进文化强省,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工商联、团省委、省妇联、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当代先锋网承办的"推动学习型贵州建设促进文化强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大力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努力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把贵州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产业在动能转换、结构调整中成为一支最抢眼的力量,贵州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贵州道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省文化产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从白纸一张到万紫千红,文化市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的发起方和总部的永久所在地,贵州坚定不移推动旅游产业化,坚持开放引领、改革驱动,用好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两个宝贝,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民族牌、文化牌,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推动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为世界山地旅游产业发展作出贵州贡献。  相似文献   

11.
喻丹  孟丰林 《当代贵州》2012,(23):10-11
将遵义建设成为文化强市记者: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了文化兴国的战略,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遵义在推动全市文化发展与繁荣方面的目标是什么?廖少华: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凸显,不管是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还是从推动贵州科学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跨越来认识,我们都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实现文化的跨越发展。具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遵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  相似文献   

12.
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贵州实际,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态势,准确把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在贵州工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贵州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的重大抉择,对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意见》要求,到2020年,贵州将建成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和全社会共同重视关心戏曲艺术发展的良好环境,助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贵州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已然成为表现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传统戏曲面临多元文化冲击下,贵州戏曲艺术发展仍存在剧种剧团减少、剧本创作严重不足、戏曲生产条件薄弱、戏曲精品短缺、人才缺失等突出问题。如何借鉴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传承、弘扬戏曲文化,做大、做活戏曲市场?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答案:明确  相似文献   

14.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通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物质、金钱与感情、权力的非正常交易,使受惠方成为受制者的心态.而作为国家省一级行政区域的贵州,自诞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营养不良"、"佝偻"、"阴虚实火"等诸病缠身,为"天下最贫苦之地".上靠朝廷开恩、协济、蠲免、赈济;下靠田赋、丁粮、杂税等,勉强维持政府机器运转.由此常导致贵州虽为行省,却无行省的话语权,常求助于人,也常仰人鼻息.以至今日谈及贵州"泛文化"现象时,总是吸纳性强,而辐射力弱.经济弱势,难有文化强势.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30):12-12
当代贵州电子版上传网络及时。为先睹为快,我已形成登录贵州1先锋网,读《当代贵州》的阅读习惯了。今年10月是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周年,《当代贵州》第28期“基层行·当代视线”栏目专题策划把握这一报道节点,抓住“工业强省”主战略这一大局和核心,到开阳县、仁怀市、六盘水市等地进行走访报道,给读者展示了工业强省战略正给贵州带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书林漫步     
正《贵州傩戏文化研究》刘大泯王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刘大泯、王义的《贵州傩戏文化研究》在充分剖析贵州傩戏文化源流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特别是贵州及其周边省市关于傩戏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中肯与深刻的研究述评。该书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贵州傩戏文化的传承现状、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社会功能,并对贵州傩戏文化与湖南、四川、重庆等省  相似文献   

17.
一、贵州旅游资源开发透视 (一)自然旅游资源:现实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选择。因为历史的缘故,贵州不属文物大省,不能与著名的文化古都相比。尽管贵州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宝藏,但是,由于贵州历史文化发掘工作的滞后,从而未能把丰富的文化宝藏概括提炼成为足以对外打响的贵州文化形象,使得贵州历史文化仅限于部门和学术研究,外界未能认识和了解。旅游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后。人们很自然一下子都涌向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因一是自然资源来得直观,容易认识;二是自然旅游资源来得便捷,易于开发,主要是“硬件”设施的投入。从旅游业的发展来看,贵州旅游业欲跻身于全国旅游大省的行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样的起点和要求就太低了,如果仅停留在单一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上,那么,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了一种残缺的开发。如何进一步开发、挖掘、宣传、利用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化是发挥贵州优势,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贵州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具备使旅游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成熟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的核心体现。贵州是晚开发地区,文化种类和深度虽然逊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但独特的文化却是价值非凡的文化。贵州的土司制度是最早的民族自治。奢香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女"政治家"。仡佬文化、侗族文化、苗族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是贵州的原生文化。刘伯温写下了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组织评选的2017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名单公布,贵州省共有4位专家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是我国文化人才培养的龙头工程,4位专家的入选为贵州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注入了正能量,展示了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