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出台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小病拖、大病扛,赤脚医生田里忙",这是过去贵州边远山区医疗条件的真实写照。心电、影像、检验、预防、远程医疗……现在的贵州省基层医院,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早前,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突出。如今,贵州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出台远程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省远程医疗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贵州省远程医疗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目前已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42000多例远程会诊服务。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约7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大山之中。目前拥有199个县级以上公立医院、1543个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652个村卫生室。贵州省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呈现出"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互联网+医疗"作为"互联网+"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医疗健康服务。国外医疗领域信息技术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已经逐步进入细分市场开发阶段,形成了多种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美国:远程医疗模式和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美国拥有已成立20多年的远程医疗协会,专门负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2019年12月20日,全省远程医疗服务总量105.43万例,1836家医院全部接入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专网。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很多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成了突出问题。围绕"一网络、一平台、一枢纽"技术构架,贵州全方位推进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治疗能力,方便山区群众就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自实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以来,全省远程医疗服务总量105.43万例,共1836家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早预防、早隔离……这都是贵州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积累下的有效做法。""如何更有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治疗和康复者血浆疗法都是贵州较好的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凯里市深化医疗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远程医疗、远程诊断、远程教学等多种服务新模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感、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只花2000元就做了一个大手术!"在凯里市舟溪镇卫生院,陈华安躺在病床上,刚做完手术不久的他状态已经好了很多,再过3周就能出院了。陈华安家住舟溪镇新光村,几天前他在工地做工时,不慎被重物砸伤,导致腰椎骨折。"本来想到凯里市的大医院看病,后来听说镇卫生院有条件做手术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20):47-47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发文要求规范远程医疗行为,其中禁止医生私自远程治疗。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官员李大川表示,《执业医师法》要求医师在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之前,必须要亲自诊察和调查,没有经过医师的亲自诊察不能作出处理决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医生仅仅通过患者在网上提供的一些资料就作出诊断和处理,存在着医疗安全方面的风险。为了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同时也保证医患双方的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医师一定要在所在医疗机构里面,通过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设施向其他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法律责任主体也是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更多老百姓选择在家门口看病,远程医疗的"贵州路径"日渐清晰。凯里远程医疗缓解看病难前不久,54岁患者吴某因持续性漏尿痼疾住进凯里市一医。30年前,吴某因产后不明原因出现漏尿,病后一年,她曾到贵阳进行治疗,术后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向颖羿 《当代贵州》2020,(15):34-34
3月20日,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玛信息)下属的39健康医疗服务平台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正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为远在山西忻州市人民医院的患者提供诊疗方案。像这样的远程医疗服务,已经在这一平台上进行了400余万人次。就在近期全国抗击疫情时期,朗玛信息通过医疗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不断创新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服务,加强"健康贵州"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把人民健康置于"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地位。贵州积极践行新理念,不断加强"健康贵州"建设。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构建"医疗健康云",不断深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监督管理等有关业务系统协同应用,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机构的"聚通用"。2017年10月20日,贵州入选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及互联互通工作国家试点。远程医疗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会诊服务,太方便实惠了!这要是在以往,还得跑到贵阳、重庆,  相似文献   

11.
正当"互联网+医疗"在许多地区还是一个新鲜词的时候,在贵州,却有很多人在多年前就对"互联网+医疗"知晓甚至亲历。如今,远程诊疗被更多人所接纳,越来越多的群众也因为远程诊疗的普及而得到实惠。国内唯一连续四年上榜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搭建"39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开发出"拉雅"医疗级智能穿戴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2.
社区化作为国际卫生服务的“人性化”发展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其社区卫生服务也涵盖了预防、医疗、护理等各个领域。近年来,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做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对社区医疗站建设如此关爱,但社区医疗站在社区居民心中的信任度却很有限。虽然社区医疗具有公益性、主动性、综合性、连续性等优势,但是目前社区医疗发展中面临着多方面问题,如医疗水准不够专业、医保与社区医疗难挂钩、高投入让开发商难盈利、居民没有转变看病观念等等。但是我们认为,社区医疗是中国医疗改革的新思路,一定可以冲出种种桎梏,日臻完善。本刊组织几篇文章共同关注社区医疗这个话题。——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2015年,我国大力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在新形势下,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变化,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明确了合理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需要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平衡医疗服务相关各方——医疗方、保险方、患者方的利益;对医疗服务提供方产生正确的激励机制,引导他们为患者提供恰当的医疗服务;对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成本的变化等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据此分析,认为中国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能充分反映各方意见、未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以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速度缓慢等。而日本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中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制度设计,包括建立医疗方、保险方和公益方的三方协商机制、发挥医疗服务价格的引导作用以及定期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卫生健康与工业科技融合创新展区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不少观众争相领略空气消毒机、辅助疫苗生产的机械臂等医疗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医疗工业也受到了深刻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业态,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等数字医疗蓬勃发展。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 数字医疗凭借其技术优势,有助于解决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就医费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疾病诊断及患者管理效率。各地通过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赋能平台或智能设备,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取更有效的治疗服务,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服务需求,从而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数字医疗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数字医疗发展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 目前,互联网医院需要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依托,取得相关资质才可运作,且相关业务和医师执业受限,主要从事咨询、复诊等,定价较低,利益分配机制缺位,医生和医院的积极性不足,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医院真正能实现有效持续运营的不足10%,大部分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 要破解此题,构建数字医疗的激励机制甚为必要。各地方若适当放开资质,鼓励实体医疗机构参办互联网医院,便可为执业医师从事网络问诊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搭建数字医疗合作平台,还能引导各地互联网医院联手合作、取长补短,增强彼此实力。 此外,构建激励机制体系,须探索互联网问诊量化考核模型,网络诊疗定价可参考线下拟定合理比例,执业医师可轮流做网络问诊,利益分配应科学合理,让医师享有职业获得感。 数字医疗技术标准高,迭代升级快,投入成本不小。在传统医疗机构普遍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或可适当放松社会融资,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与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各地医疗机构存在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电子病历无法共享、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等问题,造成数字医疗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这也提醒我们,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和系统,明确技术标准,推动原有系统改造和更新提上日程。抓住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机遇,数字健康“新基建”将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长海县30个教育终端站点分布在14个海岛上。针对岛上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该县积极创新远教工作模式,拓展服务功能,有效解决了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建医疗服务平台,解就医难题。依托远程教育系统建立远程医疗咨询服务平台,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开展免费远程医疗会诊。岛上患者在村卫生所通过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系统,以视频的方式向中  相似文献   

17.
邱胜 《当代贵州》2020,(1):30-31
自2016年来,为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难题,贵州发挥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以建、管、用并举整体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喂,你好,请问是遵医附院远程医疗中心?""是,请讲!""我院接收了一名11岁患者,出现原因不明高热伴有全身乏力、进行性贫血及栓塞现象,需要现在申请远程会诊。"  相似文献   

18.
社区化作为国际卫生服务的“人性化”发展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其社区卫生服务也涵盖了预防、医疗、护理等各个领域。近年来,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做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对社区医疗站建设如此关爱,但社区医疗站在社区居民心中的信任度却很有限。虽然社区医疗具有公益性、主动性、综合性、连续性等优势,但是目前社区医疗发展中面临着多方面问题,如医疗水准不够专业、医保与社区医疗难挂钩、高投入让开发商难盈利、居民没有转变看病观念等等。但是我们认为,社区医疗是中国医疗改革的新思路,一定可以冲出种种桎梏,日臻完善。本刊组织几篇文章共同关注社区医疗这个话题。——编者  相似文献   

19.
德国医疗管制模式的特点、改革取向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的政府医疗管制是一种政府与市场结合型模式,既能较好地实现医疗服务的相对公平,同时也能保证民众对于高质量和高水平医疗服务的享受.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相对比较好的医疗管制模式.但该模式一直以来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其改革重心是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德国医疗管制模式所体现的独有特点及其改革取向,对中国医疗管制模式改革与重构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行动自开展以来,对口帮扶已覆盖66个贫困县县医院,全省1441个乡镇卫生院和110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让医疗专家能够"住"在医院。2017年12月22日,2017年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总结会在贵阳召开。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行动自2016年12月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与贵州省政府共同发起下开展以来,成为贵州实施健康扶贫,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措施。截至目前,在各支援单位的帮扶下,全省与省外高水平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