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后五年,石阡县将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战略机遇,立足"资源大县",倾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确保到2015年,石阡县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达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达67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4.8亿元、3.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  相似文献   

2.
省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又一个黄金时期。2006年,完成生产总值1368.5亿元,年均增长16.6%,人均6000美元以上;财政收入131.9亿  相似文献   

3.
正"十三五"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将围绕"1234567"发展思路,发扬"不争论、不张扬、不浮躁、不落后、不折腾"的"五不"精神,善用世界、逆向、辩证、底线、系统"五个思维",建好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五个三都"。"十二五"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紧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三大主题",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三年大会战",大力实施同步小康"六大工程",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50亿元,是2010年的3.15倍,年均增长2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5亿元,是2010年的3.12倍,年均增长3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7元,年均增长13.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69元,是2010年的2.18倍,全县经济驶  相似文献   

4.
张宽 《当代贵州》2016,(25):44-45
正"十三五"时期,都匀经济开发区将贯彻落实好省委对黔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建成"一极三区",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15年,都匀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黔南州、贵州省平均水平,各项指标综合考核评估在全省10个直属开发区中预排第6位,比2014年上升3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4.6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9倍,五年累计完成207.39亿元,年均增长42.6%;财政总收入五年累计完成8.41亿元,年均增长41.2%;规模工业  相似文献   

5.
正未来五年,荔波将坚定不移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擦亮“地球绿宝石”,种好“旅游摇钱树”,在新起点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荔波县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与2011年相比,预计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2.04亿元,增长2.49倍;固定资产投资达59.25亿元,增长3.76倍;财政总收入实现6.22亿元,增长2.06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1%。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组数据,记录着黔西南州册亨县五年来的发展成就: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4亿元,是2011年的3.14倍,年均增长15.09%;财政总收入5.56亿元,是2011年的3.05倍,年均增长25.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3亿元,是2011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19%……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6,(5):65
2016年2月1日,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2015年总结表彰暨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会上,望城经开区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绩,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打造千亿主导产业,进军全国百强园区"的奋斗目标。在过去的五年里,望城经开区实现了园区经济快速增长。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6亿元跃升至770亿元,年均增长30.17%;规模工业增加值从6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7.23%;  相似文献   

8.
何炳荣 《世纪桥》2015,(4):46-47
2010年,嘉兴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此同时,嘉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规划建设嘉兴国际商务区的战略部署,并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五年来,我们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抓重点、攻难点、求实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招大引强上,2010年以来实到外资13.1亿美元,年均增长22.1%;引进市外内资83.7亿元,年均增长32.3%。2014  相似文献   

9.
卢旭峰  张凤琴 《当代贵州》2014,(3):I0001-I0001
正2013年,印江自治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推进文化旅游"一业振兴",促进产业结构加速优化,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8.1亿元,同比增长17.5%;财政总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29.0%;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30.5%;规模以上工业总洲直26.5亿元,同比增长35.4%;工业增加值6.38亿元,同比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38.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5.6亿元,同比增长18.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2.1亿元,同  相似文献   

10.
正普定县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探索出精准扶贫系列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强、产业兴、基础实、百姓富、生态美、社会稳的普定之路,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普定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城乡变化大、发展活力足、民生实惠多的良好态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36.7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0.28亿元,年均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088元增加到7712元,年均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077元增加到24299元,年均增长10%。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期间,岑巩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6.5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预计59.79亿元,年均增长8.6%,人均GDP从22779元增加到36522元,年均增长11.1%;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4万人,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蹄疾步稳,乡村振兴奋战正酣。五年来,岑巩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淮北经济开发区迎难而上、拼搏奋进、创新发展,在巩固发展老区的基础上,强力推进"三项工作",实现"三大突破",三年引进市外资金40.6亿元,年均增长131.6%;区内工业总产值14.23亿元,年均增长43.2%;园区建设规模达到16平方公里,呈现倍增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巴特尔 《实践》2013,(2):6-8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4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亿元,增加近万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由3300美元提高到10189美元,进入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497.3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由4405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4.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在"赶"与"转"的征程中双向发力,经济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三,向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疾速前行。翻开《贵州统计年鉴(2016)》,一组数据成绩喜人:"十二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0409.85亿元,年均增长12.5%,连续五年居全国前三位;人均产值接近5000美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别提高了0.3和16.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97.13亿元,年均增速28.6%;财税收入9315.42亿元,年均增速18.8%;社会消费品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小康社会建设是衡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把尺子。如何弥补这两块"短板",这是当前摆在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们对兴仁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同步小康创建工作成效斐然兴仁县是黔西南州的一个资源、农业、文化县,拥有"中国薏仁米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等金字招牌。2014年上半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38.34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3.4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41.31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完  相似文献   

16.
正惠水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康养、大文化四个战略行动,抓好基础设施、发展平台、生态文明、民生保障四项建设工程,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2011年到2016年,惠水县地区生产总值从34.4亿元增加到84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从4亿元增加到13.5亿元,超过前五年总和。固定资产投资从36.8亿元增加到113亿元,年均增长41.1%;城镇届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收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8,(Z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  相似文献   

18.
正都匀经济开发区坚持"三生"融合,推动绿色发展,全力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掀开匀东新区百姓富生态美的崭新篇章。2016年,都匀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亿元,年均增长25.6%;财政总收入实现3.11亿元,年均增长27.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52亿元,年均增长24.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5亿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9.
张浩然 《当代贵州》2014,(12):44-45
正印江自治县坚持"三措并举",加快"四化进程",改善"十大民生",提升增比进位发展成绩,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2013年,印江自治县完成生产总值48.1亿元,同比增长17.5%;财政总收入4.4亿元,增长29.0%;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增长3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35.4%;工业增加值6.38亿元,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3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7320元,增长n5%;农民人均纯收入5115元,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十大民生工程""十件民生实事""3+X"专项监察模式……秉承民生优先、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理念,黔南州扶贫开发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黔南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7.15亿元增加到100.45亿元。全州九项重点民生类支出从94.62亿元增长到237.27亿元。五年民生累计投入846.76亿元,年均增长2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