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靳人 《学习月刊》2014,(1):47-48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风是时代风气的晴雨表.是民族精神追求的征候.也是个人心声的反映。借用《坛经》中的典故,两个小和尚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寺院里,一群和尚正闭目静神打坐,突然吹来一阵风,把寺中旗杆上的幡吹动了。一个小和尚说:“幡在动。“另一个小和尚说:“不是幡动,是风在动。“第三个小和尚说:“不,是风吹幡动。“老方丈最后说:“既非幡动,亦非风动,是心动。“ 这个故事既有禅意,又富哲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狐狸爱  相似文献   

3.
沈小平 《先锋队》2014,(12):19-19
能否摆脱关系网,应对“人情关”考验,是摆在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重要关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我们必须过好‘两关’。第一关是‘自我关’,第二关是‘人情关’,以上这两关,不是要不要过,而是非过不可"。建国初期,毛岸英的一位亲戚想谋求"厅长方面位置",并让毛岸英把这个想法转达给毛主席。毛岸英给这位亲戚写信说:"反动派常骂共产党人没有人情,不讲人情。  相似文献   

4.
这里有两则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一则是《史记·魏世家》中魏文侯与李克的一段对话: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相似文献   

5.
石毓智在《人民论坛》发表文章说:"‘发达’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字,诸如经济的增长速度、人均收入多少,更主要是表现在人们的观感和感受上,人们常说的‘幸福指数’就是一种感觉。让我们撇开那些抽象的、枯燥的数据,从感受和观感上来看看什么是‘发达’。"在石毓智看来,发达往往会使人谈定;这种谈定来自于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成熟。石毓智说:"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拥有多少个’‘淡定’,就知道我们有没有享受到‘发达’的生活,以及我们是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我们生活在世上,要活得淡定,不被人小看,就要不甘落后;落后了,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挨欺负,甚至就要低人一头,就会没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正《党史博览》在2014年第2期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文第一节的小标题中说"1967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这在‘文革’高潮中是不可思议的主张"。这个小标题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作者在这里加了一个条件——"‘文革’高潮中"。为什么在"文革"高潮中提出"刘邓可以分开"就是不可思议的呢?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让人难以理解。我们撇开这个问题,直奔主题——毛泽东是不是1967年5月才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笔者认为不是,绝对不是——不要光看有没有"刘邓可以分开"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2,(35):65-65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日,‘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相似文献   

8.
据《论语》记载,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一个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一个乡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杨森 《当代贵州》2011,(35):43-43
如何加强与创新基层管理的方法和机制?德江县合兴乡的"‘民考官’、‘民评官’支书主任述职质询大会",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2011年11月22日,在德江县合兴乡鸟坪村办公楼前的露天坝里,齐聚110余人。在这里,正在进行合兴乡半年一次的"民考官"、"民评官"支书主任述职质询大会。  相似文献   

10.
张雪花 《党建》2010,(7):54-54
1958年7月,朱德和随行人员到兰州五泉山考察,途中看到一座牌坊,牌坊上正书——"高处何如低处好",后书——"下去还比上来难"。朱德感慨道:"古人把‘下去还比上来难’写在这里,也是寓意很深啊!要是同我们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看,的确是‘下去’更难些。  相似文献   

11.
《应谐录》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昔日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有人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一幅《兄弟争雁》的漫画,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大雁飞来,对于猎人来说,正是打猎的好机遇,  相似文献   

12.
《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了子罕辞宝的故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事寥寥数语,倏忽即逝;掩卷之余,颇费深思。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所以为世人惊叹,为后代景仰,推究起来,不仅是四大发明,不仅是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丝  相似文献   

13.
袁养和 《党员文摘》2008,(12):18-19
华西农民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有人曾不止一次地向华西人打听:你们的老当家吴仁宝手里是不是藏着“秘密武器”?华西人回答说:“我们老书记哪有啥‘秘密武器’?‘法宝’倒是有一个.这个‘法宝’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是在洪学智那里。 “彭老总那个人啊,下起棋来,总是‘拴绳子’!” 说完老将军笑得特别开心。我很是不解,下棋怎么“拴绳子”?细问起来,才知道这里有不少的故事。 彭德怀一生的业余爱好不是很多。他不喜欢唱歌,更不喜欢跳舞,也不爱打牌,唯一的爱好恐怕也就是下下象棋了。特别是在战  相似文献   

15.
唐剑锋 《学习月刊》2014,(11):17-17
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道: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美国亿万富翁乔治,因病久治无效,临终前,他对亲人们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头,气若游丝地说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有"三件事",留下了最后的"善言"。乔治的第一句"善言":年轻时没有热烈地爱过一个人。乔治气喘吁吁地说,回首往事,从小,家人就向我灌输要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章杰 《先锋队》2014,(1):52-52
"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上世纪90年代,歌手黄家驹的一曲《光辉岁月》极度震憾人心。20年后的今天,此歌仍被歌迷奉为经典,但很少有人知道歌声背后的故事。歌中唱道:"可否不分肤色的界线,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歌词是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而写。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实行"家庭联户代表制",是农村自治模式的新创举。这个制度紧扣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形成了村民自治"无断层"的管理体制。"我们认为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党委创造的家庭联户代表制,充分动员了乡村社会的传统资源,使基层民主运行中‘选举时是主人,选举后是仆人’的困局得以打破。  相似文献   

18.
陈洪岩 《共产党人》2017,(22):28-28
10月1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党代表通道"第二次开启,党的十九大代表、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副总经理侯艳精彩亮相,她说:"来之前,剧院的兄弟姐妹们让我给总书记问个好,因为这个‘好’,是宁夏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戏曲人发自肺腑的一种感激,是宁夏文艺界有信心有决心讲好宁夏故事的一份承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情景直到现在依然不时在侯艳脑海里浮现,她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对十九大的见闻、  相似文献   

19.
《宋史·吕端传》记载:“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定相之。”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宋太宗对吕端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否公正、符合吕端的实际,我们不在这里讨论。然而以“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在今天确有提倡的必要。如果我们赋予大事、小事以新的含义,大事是指国家大事、原则问题;小事则指生活小节、鸡毛蒜皮之事,那么它是我们处理好同志关系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恢复历史真相要求张艺谋的人是注定要失望的。因为,《金陵十三钗》根本不是"南京大屠杀",更不是"南京保卫战",他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只是借用了南京1937年12月的某些场景罢了。这个故事如果换成另外一些场景,未必不能像这样讲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