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义海龙屯     
这里是杨氏土司的庄园,是播州抗击蒙古军的古堡,是“平播之役”的古战场,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从遵义出发,经过28公里的行程,便到达高坪镇白沙村的海龙屯,这里现划归遵义市汇川区。海龙屯坐落在大娄山东支的龙崖上,周围群峰耸峙,峡谷幽深,两条河流环抱着四面陡峭的巨岭。龙崖山气势巍峨,只有一条小路可攀登上山,山顶宽平,面积约1.6平方公里,可谓是“形胜之地”。这里是杨氏土司的庄园,是播州抗击蒙古军的古堡,是“平播之役”的古战场,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2.
正"水关"是一个见诸明代文献的关口,应在白沙河谷内,不同于水门和左水关。结合这通碑刻,"水关"应该就在今庙灵嘴附近。海龙屯一共有多少道关隘?以屯前(即屯东)为例,向有土司杨应龙于屯前筑九关之说。诸葛元声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印的《两朝平攘录》记载:"止有屯前一条小路,又造极险九关:一曰海门,二曰飞凤,三曰海道,四曰铁铸,五曰飞虎,六曰飞龙,七曰朝天,八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标志着我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海龙屯土司遗址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1257),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平播之役,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据史书记载,自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端入主播州,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  相似文献   

4.
<正>海龙屯原名"龙崖新城",是杨氏继遵义穆家川的播州城后,在龙岩山修建的"第二播州城",是战时播州的政治、军事中心,是朝廷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战略重点工程。播州军事古城堡海龙屯,是明末"万历三大征战"中平播战争的主战场,位于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龙岩山上,地处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丛山中,东连娄山关,西接白云台,四周高山挺拔,孤峰矗立,悬崖下溪谷幽深,湘江源白沙河从西北绕屯流过,腰带岩沟百丈崖横断屯南,仅屯后与山脉相  相似文献   

5.
付松 《当代贵州》2020,(12):40-41
海龙屯位于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的龙岩山巅,三面环溪、一面衔山,史称飞鸟腾猿不能逾者。作为军事城堡,据文献记载,海龙屯建有阁楼、兵营、仓库、水牢等,屯前设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设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可谓壁垒森严、错落有致,宏伟精妙、器宇轩昂。  相似文献   

6.
海龙屯是一座为军事目的而建造的城堡,因为它建于16世纪末,我们把它称之为中世纪的军事城堡,自然也没有错。但过多地在"最悠久、最险要、最坚固、最完整"的军事城堡上去做文章,只会削弱这一历史文化遗存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海龙屯文化符号的塑造需要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提升,必须做好海龙屯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等多个层面的工作,使海龙屯获得重生,成为贵州乃至中国的又一个文化符号。海龙屯申遗成功,将使这座矗立于群山之巅的神秘古堡要塞在废弃400年后迎来新生。如何塑造海龙屯文化符号,处理好其保护与利用、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复杂棘手的问题,不仅是公众关注的重点,更是未来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正>雄关古道,断壁悬崖,倾圮"王宫",残砖片瓦,历经400年沧海桑田的海龙屯,从废墟中复活,吉光片羽闪烁灿烂星光。1600年的那个夏天,海龙屯战马嘶鸣,号角震天,硝烟弥漫,杨氏土司七百年基业就此终结,古播州掩埋在滚滚历史洪流中。400多年过去,时光冲刷着坚实的壁垒,古老的城门依旧打开,这个集军事防御与离宫行  相似文献   

9.
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国世界遗产数最多的省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拥有影视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贵州在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寻找文化符号,讲述贵州故事,集中资金和力量走大制作的精品化影视道路。本栏目近期推出"贵州与电影"系列报道,讲述镜头背后的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抓园区、强产业,拓商圈、兴业态,抓规范、重治理,畅渠道、补短板……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正抢抓机遇谋发展,砥砺奋进求跨越。在深化改革中,汇川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谋发展、思发展、抓发展,形成攻坚克难、推动发展、夺取胜利的强大合力。在抢抓机遇中增强主动,在应对挑战中保持  相似文献   

11.
徐春燕 《当代贵州》2018,(42):68-68
硝烟起,战鼓擂,将士集,城门开……10月1日,在遵义世界文化遗产地、军事文化遗产地海龙屯,作为国内首届甲胄文化主题活动,中国首届海龙屯甲胄文化旅游节开幕,播州土司城甲胄展览馆同时正式开馆。  相似文献   

12.
海龙囤位于遵义县高坪镇,距遵义市区28公里。始建于南宋(公元1127—1279年)的海龙囤,是古代播州土司杨氏屯兵的军事要塞,也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军事古堡。海龙囤居群山之巅。四面陡峭,周围群山环抱,因地处黔蜀的交通要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杨氏土司自唐代杨端由中央朝廷授命进入播州,历经29代,到了杨应龙,他“置关据险,结苗人”,与明朝分庭抗衡,引起当局的不满。明朝出兵20万,分8路进军播州。在战争中,海龙囤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平播之战成为一场艰难的恶战,杨应龙也因寡不敌  相似文献   

13.
国有“青花” 幸甚至哉 在世界两大文化源头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除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之外.陶瓷的发明也称得上是一大划时代的标志。早在1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制陶技术.到了东汉时期(公元1世纪初),具有使用和审美价值的瓷器在中原大地诞生。  相似文献   

14.
李飞 《当代贵州》2013,(15):62-63
2012年4月23日至2013年1月22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汇川区文体广电局,对海龙囤展开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取得重要收获。2013年4月9日,海龙囤遗址荣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贵州继盘县大洞(1993)、赫章可乐(2001)、威宁中水(2005)之后,再度获此殊荣的重大考古发现。此前,海龙囤2012年度  相似文献   

15.
正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富了,富得令人羡慕。曾几何时,处于寿光东部边缘地带的东斟灌村,"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如今成了潍坊市的文明村,寿光市的先进村。201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元。探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党员群众都说:我们有个"好领头"李新生。让百姓腰包鼓起来最初建蔬菜大棚,东斟灌村种黄瓜的多,300平方米的一个棚一年毛收入1万元,净收入5000元以上。因为品种单一,效益一直没有突破。1998年,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的  相似文献   

16.
当你一走进九台市城子街镇城东村三社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栋挨着一栋的塑料大棚,看到那~排排白花花的大棚,你会不由自主地说:嘿,这真不愧是“大棚屯”。如果,你走家串户问这么多大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们都会兴奋地对你讲:这多亏了我们的好领路人——张志奎。张志奎是城东村三社的社长。他看到城子街镇冬春两季青菜销量很大,但菜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本镇却不产蔬菜,便决心自己带头扣大棚种菜。扣大棚种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他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为了筹钱,他卖掉了家里的一头牛;没技术,他四处请教,自己攻书本。辛勤…  相似文献   

17.
在古交市屯兰川 ,有一个仅有5名正式干警、7名联防队员的公安派出所。该所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 ,居民近万人 ,流动人口也比较多 ,然而 ,这个派出所自1982年建所以来 ,辖区内受到刑事处罚的仅有2人 ,成为古交市社会稳定、发案最少的辖区。为此 ,该派出所被辖区居民誉为“群众最为满意的派出所”。1998年7月下旬 ,一名叫刘宁的屯兰矿职工子弟考上技校 ,急用身份证 ,户籍民警刘玉岗急群众所急 ,下午驱车百余里赶往太原市公安局办理快证有关手续 ,办妥手续后 ,用最快的速度及时将“身份证”送至那位职工手中。那位职工过意不去 ,几…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江上青100周年诞辰。70多年前,江上青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人民革命和抗日战争的洪流,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皖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把青春和鲜血洒在了皖东北这片热土上。2009年,江上青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既是党和人民对他在革命战争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作出的崇高评价,也是对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20.
解读新医改:新医改 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6日,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日子。经过5个多月广泛征求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公众的企盼中揭开神秘的面纱。3年来,新医改方案从无到有,集思广益,数易其稿,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