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底,国务院参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时隔15年再次来到贵州,参加在贵州凯里召开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研讨会,并深入黔东南苗乡侗寨调研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期间,冯骥才先生就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问题接受了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2.
文叶飞  张凤琴 《当代贵州》2013,(8):I0001-I0001
山川造物,景出自然,时光堆积起石阡县旅游富矿。在仡佬山乡、百里侗寨,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时光停留的痕迹。围绕建设“民族生态旅游大县”的目标,石阡人正把“泉都”打造成贵州高原的“独秀花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作为一个学术团体和民间民族社会组织,响应国家关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号召,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有关精神和政策,通过"魅力侗寨"评选的方式来创新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黔东南州境内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保存较为完整,但在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城镇化等多重挑战和冲击下,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现状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目前有309个传统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数量居全国地州市第一,占贵州省545个村落的57%,占全国4153个传统村落的7.44%,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  相似文献   

5.
永泰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在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永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要选择旅游利用型发展模式,融入永泰全域旅游,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二要走农文旅融合之路,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发展;三要挖掘庄寨文化内涵,打造庄寨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四要探索建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模式;五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永泰丰富多彩的传统村落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正在大量消失。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发展旅游来保护传统村落,取得较好效果,但实践中也存在传统村落"变味"的尴尬。比如,在搞旅游开发时出现了拆古建新、拆真建假以及过多外迁村民等错误做法。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积极发展旅游,又要防止过度商业开发,以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价值就是保护传统村落的  相似文献   

7.
<正>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农业主导产业,助推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旅促茶、以茶兴旅的发展之路。斗转星移又逢春,正是万物复苏时。在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一个个山坡上茶树郁郁葱葱,青枝绿叶间粒粒新芽正在春风中露出头来。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在国家连续公布的三批全国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四川省共列入84个村落,这是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等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价值非常高的潜在旅游资源。这些村落大部分位于交通不便、发展较慢的地区,与省内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个连  相似文献   

9.
<正>肇兴镇是我国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乡镇,肇兴侗寨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还是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栖息地,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肇兴侗寨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肇兴侗寨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肇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一切围绕旅游、一切为了旅游"的理念,按照"文化引领、保护优先、传承优先"原则,推进旅游与工业相结合、旅游与农业相结合、旅游与城镇相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5月,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行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档案保存和利用是实施贵州省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也是贵州省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一、传统村落保护与立档调查贵州省历届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都给予高度重视,建设了中国最  相似文献   

11.
<正>山川造物,景出自然,时光堆积起石阡县旅游富矿。在仡佬山乡、百里侗寨,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时光停留的痕迹。围绕建设"民族生态旅游大县"的目标,石阡人正把"泉都"打造成贵州高原的"独秀花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石阡的旅游黄金线,基本上都是由一个个独具风情、原汁原味的民族村寨组成。这些村寨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随着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发布,多领域学者深入村落,在田野考察中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的商业价值受到更多关注,传统村落和旅游开发的结合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名录尚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村落,其发展规划研究是未来几年保护实践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同时注重法律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涌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随着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发布,多领域学者深入村落,在田野考察中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的商业价值受到更多关注,传统村落和旅游开发的结合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名录尚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村落,其发展规划研究是未来几年保护实践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同时注重法律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涌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和农村产业等相结合的多种生产性保护路径,贵州的传统村落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发展活力得到激活。传统村落留存了中国几千年璀璨的农耕文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贵州传统村寨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具有600年以上历史的文化村落景观有1800多个。今年6月,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中,贵州  相似文献   

15.
屈虹 《理论研究》2020,(2):57-6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基础是遗产保护理论。源于其具有的遗产价值,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面对城市化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扰,应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健全法律法规,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提高传统村落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形势下,榕江县大利侗寨面临着如何进一步统筹好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难题。基于此,笔者通过入户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大利侗寨的保护和开发情况进行调研,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利侗寨的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姚瑶  林杨莉 《当代贵州》2024,(12):68-71
<正>神秘古朴的黔东南州有着409个传统村落,有着“走进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的美称。千百年来,黔东南州人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创造出美美与共的原生态文化,成就了“百节之乡、歌舞海洋”的美誉。东入三湘,西进八桂,动车贯穿南北,铁鸟翱翔蓝天。笔走侗寨肇兴,听侗族大歌,梦回千年;取道天下西江,看锦鸡舞蹈,心醉尘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西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工作,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中的文化资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山西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着建档形式单一、归档分散、管理标准缺乏等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完善建档保护标准体系、创建数字档案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山西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按照“三个转向”要求,推进乡村建设“塑形”,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升级改造农村电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加强乡村治理“铸魂”,通过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示范村,推动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法治化保护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极为迫切。目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着法律定位不明、保护对象混乱、保护手段有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法,解决传统村落的法律定位、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规划等基本问题,为传统村落保护制定长效机制。同时,还应鼓励通过地方立法来保护传统村落,包括改变传统村落富集地区的城镇化考核方式、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保护、制定地方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