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一场以信息革命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热潮正在发达国家兴起。这次科技革命不但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并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面貌。它是未来15年中,世界各国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  相似文献   

2.
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什么说当前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场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记者日前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3.
首先要抓住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尾声机会”。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包括近代物理学诞生、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世界经济大致发生了三四次产业革命,包括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革命等。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时间大致是1945--2020年,目前还有一些“尾声机会”。  相似文献   

4.
黄永胜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战将,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阶下之囚。那么,黄永胜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呢?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本文从“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两个核心概念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了深度解读。本文用普适性的世界文明来解读“中国特色”的含义和意义,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同时也为丰富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并逐渐形成和优化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21世纪》2000年第1期刊登郭耀煌、林立公的《20世纪留给人类的思考——访著名学者刘吉》。刘吉认为,20世纪最突出的大事之一是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丹尼斯·贝尔最早发现了这一趋势,提出“后工业社会”来临,托夫勒提出“第三次浪潮”到来,来斯·皮特提出“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的说法,近年又有“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概念产生。对于这一由新的科技革命引发的人类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学者需要做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概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鹦鹉学舌。他对此的看法是:这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正在形成产业,并最终成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众多科技型城市先后在一些发达国家诞生,使科技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全球新技术革命和“科技立国”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增强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将和国家的命运一样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世纪之初的历史时刻,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北京要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城市,其自主创新能力居国内前列,科技创新将成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并成为科技成果交易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目前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 ,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这表明它不是单一领域的革命 ,而是多领域的全面革命 ,这势必形成一场生产方式的彻底转变。工业生产方式已面临巨大危机 ,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是应战工业危机的必然选择 ,昭示我们尽快实现从工业生产方式向新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设高度发达的工业化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选择“适度工业化”和“新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刘勇 《探索》2023,(4):41-52
现代化是一场社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通过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资产阶级发动的社会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但仍处于“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启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新纪元,但之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是一场未竟的社会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开拓,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将社会革命推向新的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进行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需要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主体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从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都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对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从多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在政治上是以前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在文化上“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同时,“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可以说,如果没有五四运动,中国的现代史或许要重  相似文献   

11.
据史料记载,公元1875年中国北方持续大旱,但在这年的2月,华北地区却下了一场大雨,这也是那一年的第一场雨。这场雨,不仅缓解了北方的严重旱情,也令数千年铁板一块的封建统制根基发生了动摇: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再不放下天朝的架子向两方虚心学习,总有一天“中央之国”将难以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以高科技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首先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发生,这不能不影响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正如《第三次浪潮》一书所描述的那样,现在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就是大量生产知识,知识的生产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现在已经突破和将要突破的新技术,运用于生产,运用于社会,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新的飞跃,相应地会带来社会生活的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应当高瞻远瞩,展望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在新科技革命中发展高科技,这对我国四化建设,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最近,江泽民同志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作序,号召全党各级干部“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这一重大举措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呼唤,中国发展的需要,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各级干部学好现代科技知识,应该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的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在当代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因素,而且指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强国富民之路.这一思想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紧密地联系中国实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指导我们了解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认识中国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党建文汇》2011,(6):11-11
在不久前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引起各方热议。有外电称,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通用货币的计划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惊奇。这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自然结果。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将成为一场会对世界市场造成重要影响的“金融革命”。  相似文献   

15.
“大赢”的精神管理大师杜拉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巨头所运作出来的企业绝大多数在某个领域里都堪称世界老大。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的掌门人,虽然这些企业“小”,但在自己经营的领域里却绝对是世界第一,甚至连世界级的大公司也奈何不了。比如在大型存储领域里,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公司就打不过EMC这家“小”企业;在主板领域里,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公司就打不过华硕这家“小”企业。尊重人的精神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管理上都要…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给全国人民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吕瑛 《求实》2003,(Z2)
人类社会急速地驰入了 2 1世纪 ,以数字化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在推进世界一体化的同时 ,也将人类带进了知识社会。知识社会使人类的生存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的人们都在积极地总结过去 ,透视现在 ,展望未来。新的社会现实启示人们 ,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得失成败生死存亡越来越取决于企业中的文化力。或者说 ,企业文化决定着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探求与知识社会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培育的着眼点和生长点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一知识社会是与知识经济相匹配的概念 ,也称“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或“后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严耕  陆俊 《前线》1996,(10)
信息高速公路的双重作用和影响严耕,陆俊编者按:信息高速公路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的一场科技革命,它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这场科技革命也已波及到我国,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近一段时期以来,介绍信息高速公路的文章不断见诸报刊,但...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并在纵深方向迈入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数字革命”浪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已成为重构全球经济结构、变革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一个著名论断。纵观世界大势,当今中国最需要的是发展。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发展理所当然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在世界经济和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我们所面临竞争的激烈程度已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是一场全球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