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去5年,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以"锦绣计划"为抓手,培训绣娘5万余名;创建"黔灵女"家政服务平台,累计带动3.5万名妇女就业;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90多亿元,培育300余个"巾帼示范基地",帮助20余万妇女实现创业梦。1月20日清早,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村民刘天珍就在自家的苗木基地忙开了,70多亩苗木基地,不仅一年能挣四五十万元,还带动30多名妇女就业。刘育村妇代会主任徐静说,这一切都归功于村里2012年成立的"妇女之家"。如今,通过"妇女之家"和致富女能手引领和带动,刘育村建设了300亩吊瓜基地等各类就业平台,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三合村位于开阳县双流镇,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850元,比全县人均数少268元。 2002年5月,省委副书记黄瑶同志来开阳视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实地查看了三合村的地形地貌后,黄  相似文献   

3.
正在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年初的687元增长到如今的2186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十余年间何以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合村党支部书记严文富的答案是"合"。2001年12月,在企业工作的严文富被推选为三合村村主任,之后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凭着一股干劲,严文富首先建立村班子制度,整治原先的涣散状态,增强班子凝聚力。同时争取资金完善了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报载:在开阳县双流镇范围内,无论是在庭院库塘,还是在田间地头,你都会看到一块块镇领导干部责任提示牌,上面写着醒目的五个大字:"有事请找我".提示牌上的具体内容有镇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照片、分管工作、服务范围和手机号码等.  相似文献   

5.
我在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已经连续10年兼任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了。我村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平均海拔1450米。新年伊始,开阳县气温骤降至零下6.6度,三合村遭遇了严重凝冻灾害。由于我村两委准备充分、措施得当,我们这个面积达46.4平方公里,拥有1194户村民的行政村,与外界连通公路正常通行,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村民粮食、饮水等保障正常,生产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狄良军 《当代贵州》2022,(33):32-33
<正>走进位于开阳县硒城街道刘育村的贵州天才服饰贸易有限公司车间,裁剪布料、缝制衣服、修剪线头、熨烫包装……缝纫机运转时的“哒哒哒”声中,工人们正专心致志地赶制服装。公司职工邓立芝告诉记者:“以前在外地打工10多年,虽然收入还行,但生活成本比较高,还无法照顾老人和小孩。现在好了,村里办厂,一个月能拿四五千块钱。”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综合办事服务大厅,计生服务、农村经济服务、综合治理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窗口一应俱全,计生自治模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法治村三项"国字号"荣誉牌匾灿然在墙。如今的三合村,抓住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这个核心,紧紧围绕"抓党建、凝人心、保稳定、促和谐、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光环下砥砺前行,探索出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4,(13):36-37
正开阳县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基层夜话"活动,拉家常、聊生产、话发展,亮出了党员干部新形象,架起了干群沟通连心桥。3月5日,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入夜的村庄显得格外安静,农家新居的灯光如点点繁星。村民吴明学听见有人敲门,以为是哪位邻居来串门,没想到,笑着走进来的竟是县委书记马磊。马磊在小凳子上坐下,跟吴明学拉起了家常:日子过得如何?种了多  相似文献   

9.
正现任市、县、镇党代表,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严文富是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村支书,1970年5月生于贵州开阳。自大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严支书铆足一身劲为村民发展致富想点子找思路,总结出"合力富民、合群惠民、合心聚民"的"三合工作法",重点关注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急所难,探索出一条具有三合村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为贫困人群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大大改善了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现状。多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贵州省农村拔尖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5,(9):F0002-F0002
位于黔中腹地的开阳县,是一个以烤烟、油菜、磷化工业为财政支柱的农业县。开阳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公正执法。全面推进检察工作的开展。自2002年以来,从队伍建设到业务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服务水平,从干警的精神风貌到思想认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各项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2年,开阳县检察院首次跻身全省“先进检察院”行列:2003年。再一次获全省“先进检察院”殊荣;连续三届高检院表彰“文明接待…  相似文献   

11.
陈双红  李坤 《当代贵州》2013,(10):54-54
2010年12月8日,我当选刘育村党支部副书记、主任,负责“村支监”三委的全面工作。刘育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基础设施落后,年人均收人只有3000余元。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居多,媳妇不孝敬公婆、邻里关系不和的情况时有发生。履职之初,调解邻里鸡毛蒜皮的纠纷成了我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产销架桥     
供应信息●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供应1000只黑山羊。●望谟县复兴镇供应5万公斤干辣椒,品种有本地小辣椒、农大22号、农大23号、小米椒等。●桐梓县娄山关镇水井村供应2吨鲜笋。●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大量供应新上市甜椒。●麻江县供应4万公斤无核葡萄。●开阳县双流镇高云村兴隆养殖场供应鸡蛋,每日可供应1.5万枚。●惠水县鸭绒乡大量供应柿子。●普安县供应生猪5万头。●遵义县永乐镇山堡村大量供应新上市朝天辣,价格2元/公斤。●铜仁市六龙山乡供应反季蔬菜,品种有四季豆、白菜、茄子、西红柿、密本南瓜等。●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杉二村供应…  相似文献   

13.
正从过去的"搬得出",到如今的"稳得住、能脱贫",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让搬迁群众从农民变市民,很好地融入了城镇生活,稳步迈向美好明天。"我喜欢现在的家,又大又漂亮。"6岁的田露璐笑着说。2018年9月,田露璐一家5口从开阳县楠木渡镇红星村搬迁至县里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城关镇蒋家寨景成小区。从破旧的木房到崭新的楼房,从"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土"的农村到干净漂亮的社区,从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 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 积雪溶化灌农庄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 当这首欢快活泼、富有浓郁维吾尔族风情的新疆民歌响起时,人们自然就会沉浸于新疆美丽的田园、牧场、戈壁、雪山、葡萄架、冬不拉……有谁会想到这其实是一首屯垦戍边的赞歌呢?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石总场清泉集十一连陆家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路边各色绽放的鲜花,葡萄架下果实累累,串串红枣压弯了枝头,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1983年,陆立平与妻子赵艳丽刚组建家庭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善解人意的赵艳丽凭着她的淳朴、  相似文献   

16.
王庆  张小江 《当代贵州》2009,(17):48-49
在开阳县城关镇东山村,那一片错落有序的楼房,勾画出了一幅靓丽的风景线.谁又知道,它是开阳县金中镇大水工业园区马头寨的移民安置点?  相似文献   

17.
正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三都水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初冬时节,记者来到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前进村,漫山遍野的葡萄架映入眼帘。"全村共有6055人,除了167个孤寡老人和儿童实行兜底政策外,其他已全部脱贫。前进村村民能够迅速致富,靠的就是满山的葡萄架。"前进村支书王恩文说。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脱贫致富,葡萄产业是村民走出贫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05,(13):13-14
我叫王世海,是开阳县信访办主任.2001年11月,组织上将我从开阳南江乡党委副书记的岗位调任开阳县信访办主任.我深知这是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  相似文献   

19.
邱胜 《当代贵州》2020,(14):16-17
"刚搬来的时候,担心打工没人要。"从贵阳市开阳县冯三镇四坪村搬迁到开阳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赵云均,右手有轻度残疾,妻子重病在身,十分担心就业问题。安置小区的就业与培训体系打消了他的疑虑。"  相似文献   

20.
秦涛  李唯睿 《当代贵州》2014,(28):48-48
正"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就近刷卡取钱,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20多公里外的乡镇上去了。"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村民卢受杰从代理服务点划转烟款后深有感触地说,虽然并不完全了解什么是"诚者信合村村通",但农信社的服务却实实在在让自己受益。优化金融产品彻底扫除服务盲区开阳县联社在全县行政村全面开展"诚者信合村村通"铺设工作,切实把"诚者信合村村通"建成惠民工程,将中央惠农政策送到百姓家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