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彭美玉  王庆 《当代贵州》2014,(23):28-31
正贵安新区发起在贵州缔结九大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体现了贵安新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绿色崛起的政治自觉、开放视野、生态底气和发展自信。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重要的系列活动之一,贵州贵安新区承办的"绿色新区创新发展论坛"成为一大亮点。不仅首次以论坛的形式将九大国家级新区的领导聚集进行互动,同时还发起成立了"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共同签署了《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倡议》。国家级新区是中国政府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承担着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子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肩负  相似文献   

2.
正贵安新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倾力打造山水之都、田园之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贵安智慧和力量。贵安新区作为19个国家级新区中唯一一个被赋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使命的新区,肩负绿色发展的时代重任。新区设立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生态  相似文献   

3.
正贵安新区坚守生态优先,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盛夏的季节,贵安新区处处山绿、水清、天蓝、地洁……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时指出,"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2016年1月4日,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贵安新区工作时,要求贵安新区"精心谋划,精心打造,建设成为五大新发展理念先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安新区时指示:"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承载着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建设五大新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贵安新区围绕构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朝着加快建成功能完善、环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贵安新区把五大新发展理念作为探索新路的战略指引,通过绿色示范,释放生态环境的巨大红利,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绿色使命:生态文明示范区样板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时指示:"中央对贵安新区定位和期望值很高,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要发挥贵安新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新区既成为经济新高地,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总书记的指示,给新  相似文献   

6.
正贵安新区践行了先进的"贵安理念",创造了快进的"贵安速度",树立了崭新的"贵安形象",探索了高效的"贵安模式",塑造了昂扬的"贵安精神"。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肩负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使命。三年来,贵安新区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大战略定位,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  相似文献   

7.
贵安新区是唯一肩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战略任务的国家级新区,习近平总书记为贵安新区指明了“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 9月7日,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到贵安新区调研时强调,贵安新区要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努力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 战略如何支撑?增长极如何增长?把绿色作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一直是贵安新区的“绿色密码”.  相似文献   

8.
正把握战略定位,夯实发展基础。贵安新区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大战略定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贵安新区充分用好国家级新区的优势,以绿色为底色,生态文明、大数据、大开放同步驱动,迅速崛起为贵州大数据的"钻石矿"、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场、内  相似文献   

9.
正一、当前贵安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的主要现状(一)坚持生态理念,打造绿色经济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新区"绿色崛起";坚持高科技打造生态屏障。新区城市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指导,坚持高科技打造生态屏障。(二)选择低碳环保产业,引领新区产业集群升级新区坚持以"跳出能矿抓工业",从选择低碳环保产业的思路出发寻找产业突破口,在抢抓机遇的同时以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指导,逐  相似文献   

10.
"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内涵如何界定?贵安新区如何走出绿色发展的新路?如何创新机制体制,使之更好地适应贵安新区的发展?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智汇"贵安。  相似文献   

11.
易鹏 《当代贵州》2014,(10):65-65
正贵安新区获批为国家新区,南方大数据产业中心又落户贵安新区,这对于贵安新区乃至整个贵州的发展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利于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实现既要良好生态又能发展经济的目标。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个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新型经济模式。第二,贵安新区作为国家新区需要产业来"装",而大数据产业恰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贵州的战略新兴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两江、贵安两个国家级新区肩负的时代使命。随着《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两江、贵安的合作将向纵深推进。4月5日,记者驾车行驶在贵安大道,道路中央的隔离带和两旁的绿化带上,青青乔木与低矮的灌木错落有序、别生雅致,葱茏的绿色让人神清气爽。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提出"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  相似文献   

13.
张恒 《当代贵州》2017,(28):30-31
<正>绿色金融是"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上个月又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田丰:此次国务院批复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既是中央对贵安新区乃至贵州的信任与关怀,更是使命与重托,对推进绿色崛起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也给贵州金融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主要有三个利好:  相似文献   

14.
正贵安新区深入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始终把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方针贯穿于新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中,积极打造新能源产业聚集高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贵安新区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深入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始终把高端化、绿色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获准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国家级试验区,贵安新区以绿色产业链设计为规划、以"绿色大数据"发展为优势,构建"绿色金融+"绿色发展体系,探索一条符合贵安实际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贵安新区承担了新的时代使命。建设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先行示范区,贵安新区有基础、有信心。创新贵安新区,新在面貌,新在精神,新在力量。创新,贯穿贵安新区建设发展全过程,是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重要时代使命。贵安新区加速向前的动力,源自贵安人不向困难低头的开拓创新精神。在这里,大数据产业有声有色,创客进农家培育着贵安发展新生力  相似文献   

17.
正贵安新区牢牢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保障青"山"依旧、实现绿"水"长流、推动茂"林"恒翠、引领良"田"永固、促进百"湖"常清。8月,行走在贵安大地,惠风和畅,绿树成荫。从红枫湖到高峰山、松柏山到天河潭、贵安大道到沪昆高铁沿线,一路碧绿。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贵安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端  相似文献   

18.
正追求"后发赶超"的贵安新区,锁定大数据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多个园区,跑出了发展"加速度"。汽车行驶在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大道,新能源充电桩随处可见,众多大数据科技型企业相继落户,让这个在三年前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呈现出发展的勃勃生机。作为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肩负着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追求"后发赶超"的贵安新区,锁定大数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高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要求积极引导落实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等低利率贷款政策,加大对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绿色信贷支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绿水青山不会自动转化为金山银山,它需要通过绿色金融的技术设计来实现。"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绿色金融论坛上,贵安新区开投公司总经理助理、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副主任蓝虹说。贵安新区是全国首批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获准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国家级试验区。近年来,贵州以  相似文献   

20.
<正>贵安新区为创新驱动而生。从诞生之日起,贵安新区的定位就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贵州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安视察时殷殷嘱托:"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紧紧围绕省委"精心谋划,精心打造,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五大新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区"的目标,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