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进入了司法改革的深水区,中央明确提出了司法改革的重点,确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办案终身责任制等制度,针对多年来的司法难题进行了攻坚战.但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应当加强指导,避免在地方上执行偏离改革本意.  相似文献   

2.
回顾司法改革所走过的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但我们的改革实践、理论研究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改革的方式、司法改革的领导机构及改革原则、司法改革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强制执行法基本原则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执行理论研究的重视起于近几年,特别是缘于执行体制的改革与强制执行法的制定。虽然至今仍有人对“执行理论”的提法抱怀疑态度,但是越来越多的理论与实务界的研究足以说明,对“执行理论”的深入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它对深化司法改革、公正执法,完善相关理论体系都意义重大。从执行理论的研究中,我们至少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司法实务对理论研究的作用不容忽视。站在司法实践最前沿的法官们是最好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本期“特别策划”,我们编发的就是一组浙江省执行法官们的理论探索成果及当前执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4.
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司法改革并在诸多方面有所进展。基于对2009年司法改革措施的系统梳理,报告力图从综合性改革、法院改革、检察改革、司法行政改革等方面对年度司法改革进行客观中立的总结、评判和反思。尽管司法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但迈向现代司法制度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5.
公丕祥 《人民司法》2012,(21):106-108
近些年来,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司法改革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相关理论探索为司法改革实践提供了比较深入的理论论证。但总的来看,时下对司法改革的研究总体上还是以司法权的价值、功能、结构、制度等实然分析和应然构建为主,司法改革方法论则是相对薄弱的领域,真正关注司法改革方法论的专门研究实为凤毛麟角。杨润时先生主编的《司法改革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于2011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2016年我国非讼程序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上都有长足的发展.但理论研究中仍然存在着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基础理论供给不足、没有重视程序的体系性等问题;司法实践上,存在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中忽视审判作用的倾向、重视纠纷解决但忽视纠纷预防、重视机构或者人员的分离但忽略程序分立等问题.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应当通过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与比较法研究的方法予以矫正;司法实践中关于非讼程序改革应当注重构筑独立的、自足的、具有自身体系性且不同于诉讼程序特点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刑事执行一体化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与刑事理论探讨的热门问题,也是我国刑事理论学界居主流的观点。在刑事执行一体化的国际趋势的背景下,我国刑事执行一体化改革势在必行,刑事执行一体化的改革一实践,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矫正执行体制。立足于我国现行社区矫正执行体制的立法冲突和现存问题,建议从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定位、机构与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建构我国的社区矫正执行体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减刑、假释程序本应司法化,但实际上却呈行政化特征。当前我国学术界及司法实务界倡导的开庭审理模式及协商式司法模式均不能真正实现减刑、假释公正的目标。法国的减刑、假释程序在经历一系列制度改革后逐步实现了司法化,即由刑罚执行法官依照司法程序决定减刑、假释。法国减刑、假释程序司法化之演进给我国的启示是:应设立专门负责减刑、假释等刑罚执行事项的刑罚执行法官,减刑、假释程序的司法化应以实体制度的改革为先决条件,并且要兼顾公正与效率,不能背离刑罚执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执行体制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有体制下,人民法院如何使执行体制更符合审判和执行规律,更好地实现公正与效率,仍是执行改革的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执行改革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深入推行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是实现执行改革乃至其它司法改革的目标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是司法监督仲裁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法律构建的仲裁司法审查机制的不足,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诸多弊端.应通过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改革,妥善协调司法和仲裁之间的关系,既维护司法对仲裁的监督又保证仲裁的自主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韩玉胜  贾伟 《法学家》2003,(1):89-92
据统计,本年度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刑事执行法学的论文有200多篇,内容涉及刑事执行法的各个方面.本年度主要的学术活动有:2002年1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了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犯罪与监狱学研究所、中国监狱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刑事执行法制建设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兼谈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鹤喃  郭云忠 《法学家》2006,2(6):79-87
犹豫是刑事司法权行使的固有禀赋之一.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制度可以分为侦查阶段的移送犹豫、检察阶段的起诉犹豫、裁判阶段的宣告犹豫和执行犹豫等.从保障被追诉人享有不脱离社会权和复归社会权、克服刑事司法中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增进社会的总福利与总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的宽容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思考,犹豫制度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实证分析表明,现行不起诉制度呈现出不良运行的态势,表明我国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带有较强的刚性和机械性.刑事司法改革中需要在司法理念、刑事政策、制度构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拓展不起诉制度的适用,以改进刑事司法的僵化禀赋,促进司法的社会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改革十年检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卫东 《中国律师》2002,(11):40-43
从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时起,中国的司法改革也因形势的需要而被提到日程上来,屈指算来,这个过程已经持续有十个年头了。回顾十年司法改革的历程,无论从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可以说是成果颇丰。而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打算过多地为司法改革的过去歌功颂德,只想从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和学术研讨的角度出发,对司法改革十年来的一些作法及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为我国的司法改革贡献绵薄之力,并请各位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一、司法改革十年历程简要回顾在20世纪90年代的前五…  相似文献   

14.
邵磊 《河北法学》2005,23(2):146-149
首先剖析了我国目前刑事执行的现状,并指出了问题所在;然后通过对西方一些国家在此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解读,得到了三点启示;最后在全面分析比较我国目前主要刑事执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重构,认为我国的刑事执行改革应走执行体制一体化和立法形式多样化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执行和解已经具备了法解释论研究的条件.一方面,2016年《民诉法解释》的新规定揭示了执行和解的公法性质,并与既有司法解释一起划定了执行和解的主客观范围.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的.先例性裁判对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了法律续造,阐明了执行和解的效力瑕疵与效力解除问题上法律文本的含糊表达.站在法解释论的角度,应当认为中国法的执行和解制度已经基本完成了体系性构建.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尝试从法律文本、司法实践中归纳出中国法内生的法律规则,并将各个法律规则与德国法、日本法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后,借助法律评注(Kommentar)的写作体例,把立法、学理、司法等各种解释论资源涵摄于《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法律文本之下.  相似文献   

16.
审执冲突有制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原因,主要问题有两类:执行权与原审判权的"原生态"冲突、执行权与审判权选择的适用性冲突。执行权与审判权虽同为司法判断权,但有着本质的不同。执行制度的改革与优化要回归本质,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原则等因素。执行权需要被准确界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执行程序中审执关系难题,要从执行权的司法理念更新入手,完善强制执行立法、设立执行释明权制度和优化执行分权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2000年7月15日,由我校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发起,与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犯罪与监狱学研究所、中国监狱学会、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刑事执行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在校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这是继1998年7月在人民大学召开的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讨会之后有关刑事执行体制及立法改革举行的又一次重要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监狱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法学会、北京市监狱学会、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及部分省市公安、检察。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2月1日,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发布暨司法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正义网与西南政法司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正义网络传媒执行总裁赵志刚主持,正义网和腾讯网现场直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知名学者和多家媒体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胡岩 《法律适用》2011,(3):94-97
最近在我国,对于司法错误的关注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其缘由是司法错误将会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进而损害社会对于司法制度的信心,最终可能导致对于整个社会纠错机制的信心,从而发生社会的溃败.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就宣布:司法改革要建立健全审判人员与执行人员违法审判、违法执行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特色的司法拍卖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2月8日,全国法院深化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部署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任务,着力构建符合司法规律、切合工作实际、体现公平公正的司法拍卖工作机制。由此,新一轮司法拍卖制度改革拉开大幕。民事司法,难在民事执行;民事执行,难在司法拍卖。这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反映较为强烈的司法改革难题,也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难题之一。为此,学术界进行了诸多研究与探索,而各地法院也在实践中摸索,一些地方法院先行先试,摸索出了一些颇具成效的司法拍卖工作方法。例如,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引入第三方重庆市联合产权交易所,所有司法拍卖在网上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浙江省高院率先在全国法院下调司法拍卖的佣金,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成效明显;江苏省高院在司法拍卖机构的选择上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挤压拍卖机构与竞买人串通的空间,又降低了司法拍卖的佣金。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下一步司法拍卖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任何制度的完善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司法拍卖这样一个集中了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的诸多期待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并以此继续指导实践中的探索,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