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人的一生,做人做事,始于读书。最近,一篇《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的文章颇受关注。文章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写的一篇自述,篇幅不长,主要讲述作者这些年读书与做人、修身与处事的部分经历和所感所悟。怎么做一个好人?叶小文认为要读书。他引用钱穆先生的话解释说:“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可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  相似文献   

2.
正书房《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读后感文郭家雄人的一生,做人做事,始于读书。最近,一篇《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的文章颇受关注。文章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写的一篇自述,篇幅不长,主要讲述作者这些年读书与做人、修身与处事的部分经历和所感所悟。怎么做一个好人?叶小文认为要读书。他引用钱穆先生的话解释说:"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  相似文献   

3.
有感阅读     
曹勇 《当代贵州》2014,(23):60-60
正读书可以修身,修身方能立德从政。人生有涯,知识无边。不惑之年的我,始终保持阅读这一良好习惯,不断以阅读促进工作,用读书修身励志。读国学经典,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国学,谓之中华传统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特别是道家、儒家、佛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至深,以老庄、孔孟、禅宗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做人做  相似文献   

4.
爱书者说     
人活在这个世上,大概都要沾染点什么嗜好。而我总是在想,有什么东西值得人钟爱一生呢?古代《劝学诗》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读书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旁人只道书生静坐书斋是一件极痛苦,极寂寞的事情。殊不知,个中滋味,存乎一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书呆子读书,自得其乐,似乎不足为外人道也。人各有所好,而我生来与书有缘,闲来最爱附庸风雅,窃以为人生至乐莫过于读书。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几本杂志上看到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把读书一事说得很神乎,诸如“读书可以长寿”、“伟人都爱读书”、“一本书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等等。有人还把读书分成六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为寻求刺激而读书,最高层次是为思想修养而读书。其实,大可不必为读书做种种设置,读书是人生的一个基本需求。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6.
刘永成 《求实》2006,(Z3):126-127
道德不仅是人的情操、境界,也是智慧。一个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是不可能有快乐的人生的,也不可能成就大的事业。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道德境界与人们家庭、事业上的成功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所以如此,正是由于道德修养不仅是思想境界上的事,同时也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即使今日商战中的风云人物,也无不将道德诚信看作是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实现自我。实现自我与三个问题有关 :我想做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 ?我能够做什么 ?与此相关的三个人生答案是 :人要活出理想 ;人要活出尊严 ;人要活出智慧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台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Z1):273-274
<正>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1995年,又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0年两会召开之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出:"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进而分析人生境界的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个境界。达到自然、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达到道德、天地境界的人,是人  相似文献   

11.
周娟 《学习月刊》2011,(7):16-17
我的人生有三大喜好:读书、运动、旅行。运动让身心健康,旅行让视野开阔,而读书让思想升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是会思维的芦草。生命的长短不由自己控制,但生命的质量高低完全凭自己掌握。什么是提高人生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呢?我认为是读书!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当今时代,是一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读书学习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执政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  相似文献   

13.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习近平同志曾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等多个场合谈及读书,称"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认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跟习近平总书记学学读书之道。  相似文献   

14.
正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对于拥有一定权力的干部来说,加强修养尤为重要。何为修养?修养是指人的综合素质,就是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提升后所达到的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注重个人修为与境界提升。中国儒家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并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不注重修养,没有好的修养,也不可能成功立业。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主席今年初在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境界和担当。这种无我,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人民至上的宏大格局,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标杆。我们都应自觉对标对表,找准人生方位,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格是人格境界,局是胸怀视野,格局就是人生的眼界和气魄,也是看待人生的态度和方法,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体现。格局决定结局。格局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6.
白岩松 《党课》2020,(4):104-105
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一直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没有。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设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但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为什么我们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究竟什么是立德树人?我认为需要深入研究,需要进行哲学追问,比如立何种德、德何以立,树什么人、人如何树,立德与树人是什么关系。一、立何种德?"立德"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指人生最高境界在于形成良好品德,确立德行。从施行德政到修身  相似文献   

18.
读书之美     
胡洪成 《当代贵州》2014,(34):58-58
对一个真正醉心于读书的人来,古今中外那些诗词、歌赋,文章、辞句,那些仁人志士的崇高境界,都会对他产生“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影响。读书是快乐的。孟德斯鸠说,“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当你读一本伟大人物的传记或其作品时,实际上就是在与其交流,你的心灵会因此得到升华,你甚至能站在与他一样的高度思考人生、探寻自我。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06,(4):41-42
生死篇1.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要求的源头活水。2.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就要平时忘我,战时忘死。3.我热爱自己的生命,觉得生命非常宝贵;在生命的旅程中,我总是想着尽可能做得丰富、完美一些。4.回顾这20多年,我觉得能够支撑我到今天,与这种执着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关系。5.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讲奉献的。古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追求的这个境界,不也应该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吗?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次和网民互动时,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总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但读书还能让我们感到安全、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