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水城县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狠抓各项改革落实,成功打造改革"十大亮点",有效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中,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新举措,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狠抓各  相似文献   

2.
正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准确把握大局大势,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努力实现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作为"三地同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转型升级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水城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是决策层一直思考的课题。经过反复调研思考,我们因地制宜提出"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以"大生态"引领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跨越,水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正>水城县在同步小康创建过程中,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战略部署,切实将生态文明融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金色小康",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红色小康",以"生态水城"引领"多彩小康",为"生态水城"添魅力的生动局面。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金色小康"水城县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作为同步小康的主要路径,以"四化同步"为载体,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一手抓经济总量扩大,着力做特农业产业、做强工业经济、做足城镇实力、做实信息创新;一手抓结构调整,着力加快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围绕"一个引擎、  相似文献   

4.
<正>水城县围绕"一个引擎九大龙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形成"点上开花、引擎推动、龙头带动"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经济强县升级版。2014年以来,水城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立足"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坚持以"生态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基调,按照产业生态化、集群化、规模化、园区化以及发展绿色化、低炭化、循环化、科技化的要求,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狠下功夫,切实优化转型升级路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围绕"一个  相似文献   

5.
水城县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开创了政治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城县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先行示范县"建设,全县经济发展迈入了贵州第一方阵,2016年位列22个县域第一方阵第19位。"生态水城"深入人心。按照  相似文献   

6.
正水城县积极探索创新"八个同步"机制,按照"一镇一景、一镇多景"的思路,着力打造山中有城镇、城镇中有山、山清水秀、依山傍水的宜居宜游城镇,2017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6.29%,同比增长5%。水城县坚持顺应自然、依山就势、依山傍水的理念,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主题,融合山体、水体、文化、居住、产业、就业、旅游  相似文献   

7.
<正>结合水城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和丰富"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内涵,着力写好"五篇文章",奋力推动生态水城多彩画卷与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美好蓝图,唱响了贵州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水城县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县六届四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战略思路,在2016  相似文献   

8.
<正>"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不但要靠精品引领,还要靠特色取胜,更要靠示范带动,把每一个景区景点打造成为风格各异、文化独特、功能齐全的精品景区景点,让游客在景区里赏景游乐,在果园里观花品果,在农家乐里品尝农家风味,在林间小道享受田园乐趣,在休闲娱乐中实现大健康。"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在今年第23次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全县"大旅游"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水城县紧紧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主题,以承办六盘水市第二届旅发大会为契机,牢固树立"大旅游"思维,着力培育"十大精典"系列,高标准精致化打造30个精品景区景点,让每一个景区景点  相似文献   

9.
<正>水城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战略部署,为实现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找到一条可行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省委全面启动"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六盘水市提出  相似文献   

10.
正水城县把准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为民取向,选择突破指向,精心谋划,精细组织,全县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改革,是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城县紧扣中央、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决策部署,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把准  相似文献   

11.
去年初,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攀钢(集团)公司党委出了一个好的题目——在全公司十多万职工中开展“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这篇“文章”做得生动活泼。 找准切入点。企业管理是企业活动中的一大要素,强调以人为中心,企业的前途与职工队伍素质和精神风貌密切相关。攀钢党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公司开展“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活动,激发职工的工作潜力,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以此为切入点,推动企业的发  相似文献   

12.
省委书记郭金龙前不久向社会各界和全省人民发出号召,要大力提倡“崇尚科学、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积极营造全民创业、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这一号召发人深思,令人振奋!现实中想干事、想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激发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他们争当经济发展能手,武胜县白坪乡党委着力念好“引、帮、管、推”四字经,引导12名大学生村干部探索“抱团发展、集约经营,共同管理、各司其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业模式,收到了明显成效,打破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瓶颈。武胜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将白坪乡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融合山体、水体、文化、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2014年以来,水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六盘水市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精神,立足山地特色,坚持顺应自然、依山就势、依山傍水的理念,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主题,融合山体、水体、文化、居住、产业、就业、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全面推进玉舍、发耳、龙场、南开、米箩、野钟、保华、化  相似文献   

15.
<正>水城县将全县310个村合并为201个,对村干部实行"职业化管理",实现村干部基本工作在村、驻村干部真正住村、老百姓办事不出村,获得广泛点赞。"我们推行村官职业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把全县2000多名村干部当乡干部用起来,把基层的组织作用真正发挥起来,全面夯实‘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基层基础。"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到县里每一个村调研,都要反复强调村官职业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为扎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地见效,丹棱县围绕全县重点中心工作,创新"十大行动"载体,以学促行、以行促学,实现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同频共振、相融互促。"争创一流"行动。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争创精神状态一流、工作水平一流、干群关系一流、发展环境一流、创新出彩一流的"五个一流"活动,消除党员干部慢作为、不作为问题,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为丹棱跨越发展献非常之言、用非常之力、尽非常  相似文献   

17.
党的重心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只有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才能带动组织工作整体创优。菏泽市将2010年作为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实施“活力10”行动计划,以开展3项争创活动为载体,以抓好7项重点工作为保障,打造区域化党建品牌,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城县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先行示范县”建设,全县经济发展迈入了贵州第一方阵,2016年位列22个县域第一方阵第19位.  相似文献   

19.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11):48-49
正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水城县积极探索出"三变"+特色产业、"三变"+乡村旅游、"三变"+生态移民、"三变"+村集体经济等"1+X"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三变"改革升级版。2015年以来,水城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先行探索、先行试点、先行突破,成功走出一条"三变"改革新路径,成为贵州省"三变"改革的"发源地"和六盘水市"三变"实践创新的"试验田"。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水城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9,(4):I0003-I0003
永宁县财政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构筑公共财政这个中心,充分发扬“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抓落实”和“热情待人、激情干事、豪情创业”的永宁精神,积极调整理财思路,通过加强预算管理、税收管理、转移支付、会计核算以及实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预决算审查等手段,切实履行“组织财政收入、统筹财政支出、强化财政监督”这三大职能,实现了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调控,在保障全县干部工资和机关正常运转财力需求的同时,着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