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位于德国西南边境的小城特里尔,是马克思的故乡。马克思的故居距离市中心不远,坐落在闹中取静的布吕肯街10号。它是一座朴实的带有巴洛克风格的三层小楼。1818年5月5日一名犹太裔婴儿在这里诞生,他就是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这里,马克思度过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家乡在德国西部莫泽河畔的特里尔市布吕肯大街10号:这是一座三层的巴洛克式建筑。大门右侧有一铜制的马克思头像,其下注文: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此。  相似文献   

3.
程玮 《党员文摘》2009,(1):46-46
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德围媒体报道,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的《资本论》。卖马克思著作最火的要数地处欧洲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它位于法兰克福大学左侧一条叫尤尔但的小街上。走进几十平方米的书店,眼前立即出现一片“书海”,  相似文献   

4.
第五集大道之行马克思的故乡特利尔市,是德国西部一座风景优美的小城。清澈的摩塞尔河静静地从城边流过。市中心有座黑门,是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黑门附近的这幢小楼,就是马克思童年生活的地方。100多年前,这个家庭是相当富足的。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著名的律师。马克思的爱妻燕妮出身贵族,父亲是政府高级官员。青年马克思才华超群,当时的一位政论家说:“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结合为一人——那么结果就是一个马克思博士。”凭着门第和才华,马克思不难获得世俗的荣华富贵。但马…  相似文献   

5.
程春萍 《世纪桥》2009,(24):60-61
人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的人学观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的区别,在于马克思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实践人学观。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最显著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也是他的人学思想的出发点,它实现了人的本质观的真正变革。马克思实践人学观的崛起,开拓了一种新的人学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我们正确地掌握人同世界的整体性关系,科学地确立人在世界中的应有地位和使命,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黄领 《党史文苑》2023,(12):60-62
<正>安源是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的诞生地、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在国家一级博物馆江西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一个特殊的文物展示柜中,单独陈列展示着一尊来自共产国际、马克思银像。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马克思银像犹如一盏明灯,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给后人留下了独特的红色记忆。那么,马克思银像是如何到达安源的?又跟安源有着怎样的历史关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安源,解读马克思银像所反映的红色历史,探寻这尊银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学的人道主义解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两个马克思”论。他们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期的入学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二是“统一的马克思”论。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阐释者都把自己学派的观点与马克思入学思想糅合在一起,只突出了马克思入学的价值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陈先达 《党建》2013,(4):17-17
今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30周年纪念日。130年过去了,马克思的思想魅力没有因时间久远而消失,它依然像世界最高处的灯塔光芒四射。特别是在当下西方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球发展的一抹亮色,更彰显着马克思的思想光辉。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组织中外专家主题研讨了“永远的马克思”,本刊围绕“当代世界为什么仍需要马克思”这一话题,整理摘编了相关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历史环境问题,贯穿马克思历史观的始终,是一 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哲学问题。因此,它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重视。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和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为此,我们就这个问题提出若干  相似文献   

10.
冯燕芳 《唯实》2011,(1):53-55
西方马克思学是一个意义与局限的集合体。西方马克思学在中国的升温与中国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让它获得生命力。在学术研究上,西方马克思学也对中国学者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在问题域和方法论上给予中国学者不少启示;但是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的解读并非终极真理,其观点和结论是有待考察的,对此进行认真审视将促使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西方马克思学作为一种思想镜像与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以及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待西方马克思学应当避免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11.
李潇 《唯实》2008,(8):59-62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都对技术对人的奴役作出了犀利、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把技术的本质理解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而海德格尔则把技术理解为一种真理或展现;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海德格尔则归之于技术的内在本质。二者相比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批判更为彻底,并由此找到了真正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朱宝信 《唯实》2004,3(1):4-7
马克思的历史观仅唯物史观一种形态 ,它产生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形成之后 ;在此之前 ,马克思尚未接触历史观问题。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研究的只是当时的异化劳动现实 ,所以 ,异化并不是马克思的历史观范畴 ,而是他的哲学观概念。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形成,实际上是马克思对近人资产阶级特别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评判和继承的过程。虽然马克思并未在一本著作中集中表述过这种评判和继承,但实际上这种评判和继承内在于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之中,也就是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渗透在他的整个学说中的。在《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大致包含以下基本观点:1.世界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14.
李娜 《求实》2010,(Z2)
<正>马克思以其创立的唯物与辩证的历史观为指导,精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取代它的共产主义全球化,它们集中表现为世界历史理论、普遍交往理论、世界市场理论和世界文学理论等。一、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化思想的解读(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告诉我们,第一,前资本主义历史的  相似文献   

15.
于泉蛟  衣凤喜 《世纪桥》2012,(11):36-3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一篇重要著作,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提出了人之为人的解放是人类最根本的解放。无产阶级革命代表着全人类的解放,不仅必要,而且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层层分析、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展现了高超的批判思维。  相似文献   

16.
黄学胜 《唯实》2009,(10):41-45
通过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及整个哲学,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而真切理解这一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却在于追问马克思欲完成这一批判的真实原因。其原因并不像马克思自己交待的那般简略,而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特性、现代批判运动的局限性以及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批判的不彻底性等多种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为解释原则,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结构性解读。在他看来,马克思哲学中存在着意识形态与科学的“认识论断裂”。这一断裂之所以存在,缘于马克思前后思想的不同的问题式。作为隐性存在的问题式,只有通过症候阅读  相似文献   

18.
张春贵  李兴伟 《唯实》2009,(4):9-12,21
自由传统是马克思精神成长的背景,人类自由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由此可见,自由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理念。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西方自由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在当代,应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思考的旨趣,以自由看待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丁节 《世纪桥》2012,(7):34-35
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概念的重新拷问,经过了同以往理论的一系列反思、争论而最终实现,这其中施蒂纳的作用影响甚大。虽说,施蒂纳一直是马克思着重批判的对象,但是这种批判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思。施蒂纳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最终确立所起的启示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着眼于“现实的人”的概念,通过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确立过程的分析探讨。揭示出施蒂纳对马克思不可磨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钱娟 《世纪桥》2013,(9):51-52
马克思早期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的唯物主义、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和思辩唯心主义,阐述了对象化思想。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容,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