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书彦 《中国审判》2021,(21):62-63
“车载便民法庭”开到家门口,晚上巡回庭审“不打烊”……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车载便民法庭”首次驶入渝东南武陵山片区,集中开展巡回审判与法治宣传活动,部分市人大代表受邀参与旁听了庭审。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8月,我在美国担任访问学者期间,一次在伊利诺伊州法院考察,旁听了该州前州长布拉格耶维奇涉嫌受贿一案的庭审,布拉格耶维奇接受审讯后离开法庭时被记者团团包围,他神态自若地接受提问,称"很高兴参加庭审,将通过这一途径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一案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罗  相似文献   

3.
刘建 《政府法制》2011,(12):16-17
站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的被告席上,上海房管局原副局长陶校兴接受着庭审法官和公诉人的一次次询问。作为一起涉嫌受贿案的被告人,他既未自聘辩护律师,也拒绝了法庭为其指定的辩护律师。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判》2009,(8):39-39
本次庭审中,被告人曹深根患有严重传染性肺结核,为了防止传染,法庭对其进行视频审理。第一法庭的四个角落都挂着一个视频显示器,视频显示曹深根戴着口罩的画面。据悉,他被隔离在一间数字化法庭内,通过话筒和喇叭传递声音,同步获知庭审信息。  相似文献   

5.
1997年11月5日,我以辩护律师的身份参与丁伯初受贿案的庭审活动,在法庭辩论中因我所持的“证据”及辩护观点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检察院公诉方不一致,在休庭合议时,我同被告丁伯初并肩走出法庭(丁在此之前已被云溪区检察院取保候审,后一审法院判处缓刑),即被在法庭附近布控的云溪检察院干警拘捕至其办公室进行审讯。同日深夜,以涉嫌“妨害证据罪”对我予以口头宣布刑事拘留,即投进云溪公安分局看守所。12月5日对我提起公诉。12月22日云溪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此案。祸起丁伯初受贿案提起这一冤案,就得从我的辩护对象丁伯初案说起。丁…  相似文献   

6.
张宁  潘靓 《法律与生活》2009,(17):38-39
新闻背景:地下室血案 2009年7月20日,北京东方容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上了法庭。庭审中,原告曾某、袁某情绪非常激动,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悲痛让袁先生几度哽咽地说不出话,他的妻子曾某更是一次次痛哭失声。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20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重庆市律师协会和西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的“内地与香港诉讼制度研讨会”在重庆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梁爱诗率60多名香港法官、律师等法律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后,香港法官和律师按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庭的诉讼程序现场模拟了一次知识产权案的庭审(即“模拟法庭审讯演示”),庭审结束后,与会人员就其诉讼程序进行了研讨。据了解,“内地与香港诉讼制度研讨会”是香港特区法律界向内地法律界演示特区诉讼程序,增进两地法律界在诉讼问题上的交流合作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8.
“控辩式”的刑事审判方式,决定了法官居中裁判,控辩双方诉讼对抗的庭审局面,形成了审、控、辩三方诉讼地位相对独立的格局。作为一名组织指挥庭审活动的审判长,在控辩双方激烈对抗中驾驭好庭审活动的全过程,保证法庭秩序井然,庭审有条不紊,查清案件事实,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9.
作为律师,笔者接了一个刑事附带民事案,作受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某法庭在开庭时,不依法通知笔者出庭。我的当事人在开庭时,一再质问法庭:为什么不通知我的代理律师出庭参加诉讼,而让被告代理律师出庭辩护?可法庭置之不理,作为公诉人的检察官也不尽监督职责,无动于衷。庭审后,法院作了偏袒被告的判决。我的当事人不服,依法提起上诉。笔者又作为她的二审代理人。在上诉状中,我们把一审法院非法剥夺“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的权利,违反《民事诉讼法》第50条之规定,也违反《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  相似文献   

10.
2015年2月10日,法国北部城市里尔一家法院正式开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涉嫌“拉皮条”案,三名来自女权团体的无上装女子前往法庭门口抗议,本案将在持续三周的庭审中听取控辩双方有关案件的细节和主张。当这位IMF前总裁坐上法庭被告席,回想过往,当他准备向法国最具权力职位发起冲锋时,他摔倒了,从性侵案到“拉皮条”案,卡恩从巅峰状态一步步滑落,从此告别了人生的“黄金时代”。(图/东方IC)  相似文献   

11.
法庭辩论,是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由控诉方与辩护方在法庭上,就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证据、认定罪名、罪责轻重、适用法律以及从重、从轻处理等方面,进行评判、论证、辩驳的一种刑事诉讼活动。其目的是为法庭正确的适用法律定罪量刑提供依据。法庭辩论常被称之为庭审的“高潮”、“重头戏”,能否搞好法庭辩论,直接关系到庭审效果的好坏和审判质量的高低。因此,法庭辩论是审判长搞好庭审的主要环节,是认定事实,保证正确适用法律的必经程序,也是审判长庭审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下面仅就如何搞好刑庭辩论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季建业于2013年被中纪委双规,再一次引人关注是他近期在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法庭审判。2015年1月16日,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季建业受贿一案。庭审现场,季建业痛哭流涕,忏悔自己的违法事实,全国和山东省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季建业的亲属及新闻记者和各界群众90余人旁听了庭审。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某区法院在对被告人王某贩卖毒品罪一案庭审过程中,一直放弃委托辩护权的王某,突然在法庭辩论阶段提出要求委托辩护人,但庭审仍然继续进行。闭庭后,被告人委托了辩护人,法院又重新开庭审理。请问:对诉讼中被告人一直放弃委托辩护权,至法庭辩论阶段提出委托辩护人要求的,庭审是否应继续进行?已进行的庭审是否有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王立华王立华同志:“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不仅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也是一项宪法原则。为了保障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权利,刑诉法明确要求:“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相似文献   

14.
许锋杰 《法制与社会》2010,(34):166-167
法庭审理是公诉工作的核心之一,庭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刑事诉讼能够顺利“收官”,制约庭审结果的既有客观方面的诸多元素,同时也处处体现着公诉人的主观能动性,公诉人的公诉意识同样制约着庭审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朱军  苏中强 《检察风云》2005,(10):18-20
“我也曾经是一名代表尊严和正义的法官,今天坐在了法庭的被告席上,这充分表明了正义与罪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赵增军的法庭忏悔2005年4月13日上午8时20分,赵增军在迈进法庭时犹豫了一下,迈出的步子又退了回来,茫然向四周看了一看,调整了一下身体,走进了庭审现场。场内法官正襟危坐,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担任了此次庭审的公诉人,场下,安徽省纪委、省检察院、反贪局和各地市的反贪干警也来到现场,附近的中学生也赶来不少。与略显紧张谨慎的庭审法官不同,庭审中赵增军出奇的平静,对所犯所有罪行供认不讳。曾任安徽省…  相似文献   

16.
何玉蔚 《法制与社会》2013,(15):238-239
法庭场面在布莱希特戏剧中频频出现,法庭场面可以说是他戏剧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本文论述分析此种现象生成的多种原因:首先,法庭场面展现的是庭审活动,庭审活动更多的诉诸于人的理性思维,这正与布莱希特所倡导的“史诗剧”理念——力图唤醒观众的理性一拍即合;其次是受中国戏剧的启发;再次,法律和戏剧原本就有很多交集的地方,加上庭审活动的剧场化与表演性质,促使布莱希特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通过法庭场面将两者完美结合,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7.
刘朝阳 《江淮法治》2010,(11):31-31
本刊讯 淮南市大通区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并逐步实现旁听庭审制度化。其主要做法有:每半年组织一次旁听庭审活动,事先与法院沟通,确定庭审内容、时间;旁听代表的人选由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推荐,每次旁听庭审一般安排10名左右市、区人大代表;法庭安排专人接待,设立人大代表席,人大代表旁听时,不当庭发表意见,主要对庭审程序的公正性和法官、检察官庭审中言行是否规范等进行了解和监督;庭审后进行座谈,院、庭负责人、法官向人大代表征求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改革审判方式已成为我国法院系统今年工作要点,各地有些基层法院已着手尝试适用完全抗辩制庭审调查模式审理刑事案件,并据此作为操作某些刑事案件审理的实际程序,故引出本文论题,以期抛砖引玉。抗辩式庭审方式是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形式的基本特点,即案件必须经过合法的言词辩论,法庭才能进行裁决。基于这一原则,在法庭审理庭审调查阶段,法官仅主持庭审程序,一般不主动进行调查,而是以“消极仲裁人”的形象出现,只有在  相似文献   

19.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洪友亮上午8时,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许某贪污一案。我还是老习惯,提前赶到法院大法庭,端坐在公诉席上静候……对被告人许某贪污一案的案情我已烂熟于心,尽管出庭公诉的有关材料准备得够充分了,但庭审前,我仍习惯地打着“腹稿”,临战前运筹着作战方...  相似文献   

20.
古语有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且不说其是否违背唯物论精神,但对于专职律师张金龙而言,在得知自己因一次庭审的几句言论被对方证人诉上法庭时,他还是想到了这句话。“执业10年,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被告,更没想到正常的职业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庭审言论之祸。之所以想让你们专业媒体来旁听此案,就是想通过你们掀起业内同仁关于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讨论的高潮,引起行业管理者对相关法律缺失的重视。”与记者见面后张金龙坦言道。祸起之因:律师对证人证言可信度的质疑经记者查证,张金龙所谓的“祸”起因并不复杂。2002年4月25日,一家国家级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