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9年明31日,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视察常州法院工作时,对常州法院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打造“便利、有效、低成本”司法救济渠道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常州法院找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常州法院实际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抓住了司法人民性的核心内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07,(3):64-64
“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不把人民群众的忧和难放在心上就不是一个好法官”,这句话出自院长刘福荣,也正是这朴实的话语,引领着新城区法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羡慕的成绩。继2002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后,2003年以来,该院又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标兵单位”,法院的审判质量、立案、调解、执行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等近九十余项工作还获得省、市、区级表彰奖励。除此之外,该院还是全省法院系统推行法官助理制度的试点单位,全市法院推行速裁法庭工作的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3.
裴缜 《中国审判》2010,(1):43-44
“人民法官为人民”,以最朴素的语言阐释了法院工作“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揭示了法院工作的主题、出发点和落脚点。宜昌市两级法院开展了以“加强审判质效管理、争创群众满意法院”为重点的认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和“建群众满意、全国一流法院”总目标,着力抓好案件质效管理、法官队伍建设和便民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重大历史命题,要求全国法院广泛深入地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身处首善之区,北京市法院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  相似文献   

5.
法院司法公信力反映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是否信任及信任程度的心理认知。加强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应注重研究法院与法官角色、能力、行为中影响群众认知的关键因素。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一定范围内不特定群众对法院及法官的有关心理认知,并就群众认知与法院工作实际之间存在的反差进行比较,剖析造成反差的成因。针对影响群众心理认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司法权威、法官职业化、法官形象、审判权运行、司法公开5个方面就法院司法公信力提升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法院一名法官在审理一起案件的过程中,当事人怀疑他接受另一方当事人的宴请,并拖延办案,遂以不信任为由向法院举报。法院立即启动不信任弹劾程序,对这名法官进行不信任质询。该法官“有幸”成为中国第一个因百姓不信任而遭弹劾的法官。此事很快在法律界、舆论界引起较大争议。反对者最主要的意见是,对法官的惩戒,从事由到程序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而“弹劾法官”的做法,在《法官法》等法律中找不到任何依据,因此这是一种无视法官权利的违法制度,应当废除。赞成者则认为,法院适时启动对法官的不信任弹劾…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1,(4):62-63
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听呼声、走百家、送服务”为民实践活动中,北京市大兴区法院法官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广泛开展“假日法庭”,服务辖区群众。  相似文献   

8.
何代宝 《中国审判》2009,(8):F0003-F0003
2009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法院启动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唱响了一曲法院主题“民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民”浪潮,以此达到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成果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目的。作为老工矿区和新型转型城市的基层法院,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法院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以扎实有力的工作,奏响时代高音,唱响主题“民歌”,为主题实践活动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18日,上海的天空下起了雪花,天气变得很冷很冷。可是在上海市金山区法院的大厅里,蒋某等7名农民工的心里是热腾腾的。因为她们刚从金山区法院法官的手中拿到了劳动报酬等合计人民币10.84余万元。“谢谢法院、谢谢法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法学院一位教授不赞同法官与群众走得太“近”。他认为。为了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法官要尽可能避免过于主动地行使权力,只有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能够受理。中立的司法。更容易服判息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15日下午,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正式拉开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为首都法院系统唯一一家连续五届十年获得“北京市先进法院”的基层法院,  相似文献   

12.
黄瑞 《法学家》2023,(2):74-88+193
司法信任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微观和具体化的过程,司法公信力是司法信任累积的结果。对司法信任生产逻辑的研究,通过聚焦于主体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可以提供对司法公信力形成的过程性认知。基于以上逻辑预设,在对Y市基层人民法院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面对当事人,法官一方面需要努力建立当事人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则需要时刻保持对当事人的不信任,并充分利用这种不信任来开展工作。“立信持疑”是法官生产司法信任的独特逻辑。法院组织合法性的日常实践、法官对风险的把控、程序性权力的行使是这一逻辑形成的核心因素。上述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关于司法场域中信任问题的讨论,亦即研究法官等司法主体之信任行动的意义不容忽视,个体行动的“双面性”和“不信任”行动有着丰富的背景与意涵。  相似文献   

13.
田林 《中国审判》2010,(9):70-71
基层法院相对于上级法院,诉讼活动最为活跃,面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矛盾也最为直接。因此,基层法院的司法活动是体现司法文明、构建和谐司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目前,80%的案件在基层法院处理,80%的法官在基层法院办案。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民商事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实工作中,相当数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执行难”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动摇了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如何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已是摆在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执法为民的法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本文是笔者从实践工作中遇到民商事案件“执行难”的二个案例,对“执行难”问题发生的原因,傲粗浅的分析,以求执行理念之提高。执行制度之完善,执行措施之改进。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09,(7):55-55
今年5月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全市各级法院根据最高法院下发的《关于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北京市委政法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听呼声、走百家、送服务”为民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衔接、统筹安排,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泛、持续、深入地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法庭公开日活动,通过让人民群众参观法庭及旁听案件审理等活动,拉近了人民群众与法官之间的距离,使群众了解了法院,理解了法官。图为近日人民群众参观孔村法庭。  相似文献   

17.
陶月付 《江淮法治》2010,(16):17-17
近日,“赵作海”案渐渐平息。笔者却一直在关注本案所启动的“内部责任追究机制”。记得2003年,就有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因涉嫌办人情案,被对方当事人以不信任为由举报。从而引发所在法院首次启动不信任弹劾程序。成为中国第一个因百姓不信任而遭弹劾的法官并受追责罢免。笔者当初还为之兴奋过,认为这是遏制司法腐败的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化1995“严肃执法年”活动,增强法院干警严肃执法、秉公办案的自觉性,临沭县法院在7月20日举行了“严肃执法”演讲比赛,青年法官刘晓光荣获第一名。法官们的演说,歌颂了人民法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国法院正在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要开展好这项活动的关键是抓好法院队伍建设,通过加强队伍教育,切实转变队伍的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进而强化工作措施、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工作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用司法为民的理念来指导审判工作,不断探索和谐司法的模式。2009年3月,该院提出在全市两级法院规范公开宣判、全面推行判后释疑工作,以此作为实践"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建设人民信任的法院、做人民信服的法官、着力案结事了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