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袁升平是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从班长干起,最后升任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团和支队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和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斗、黄土岭战斗等。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辽吉军区第7纵队政治部主任、第12纵队政治委员、第40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四平攻坚、围困长春和辽沈、平津、衡宝、广西、海南岛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仗和第二至第五次战役。归国后,袁升平先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
赖传珠(1910-1965),原名赖鹏英,江西赣县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在湖南汝城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历任特务连、卫生队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后调第二十八团)连党代表,第二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二大队党代表、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大西南李德义,张秋云邓小平自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他与刘伯承、贺龙领导第二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队,...  相似文献   

4.
潘瑀 《党史文苑》2012,(19):34-35
黄志勇(1914—),原名黄念卓,江西崇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地方工作团宣传队分队长,团俱乐部主任,团党总支书记,师俱乐部主任,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政治教员兼教育干事、第四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科代理科长、作战室主任,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干部第二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十四旅副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独立第十六旅政治委员,热中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  相似文献   

5.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刘随春     
刘随春(1910—1952)湖南平江人.1928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人出身,参加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三师政治部党支部书记.1932年任第三师十一团三连指导员.不久入军团政治教导队学习.1932年夏任红五军军部特务连指导员.1933年入瑞金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上干队学习.毕业后任红三军团一师政治部直属队教导员、代理组织科科长、第一团教导员.6月部队缩编,任红三军团四师十团总支书记,第十二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同年冬任江西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34年初任红三军团六师十六团政治委员.后调任江西军区独立第二团政治委员兼新淦军政委员会分会主席.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7.
<正>刘培善,1912年9月4日出生在湖南茶陵县枧田乡石壁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1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人民军队的优秀政治工作人员,历任营、团、支队、旅、纵队政治委员,兵团、大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参加过湘赣苏区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辟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以及华东解放战争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8.
刘岩 《党史博览》2008,(1):21-25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发行的《李德生在动乱岁月》一书,第二十三节中记述了李德生照毛泽东和周恩来关于解放老干部的指示精神,抓紧“做好解放175位将军的工作”。其中写道“原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中将、(第二)政治委员李成芳中将,是红四方面军的团长、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都在晋冀鲁豫军区担任过分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于河西走廊千里追敌,全歼马匪 兰州、西宁解放后,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治委员王世泰率部沿兰新公路向西北追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率第二军于9月10日由西宁地区北进迂回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10.
<正>关向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于1925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湘鄂西军委主席和红三军政治委员,同贺龙元帅一起谱写了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途中,曾任第二方面军副政治委员,坚决抵制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1937年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政治委员,为创建和发展晋绥根据地呕心沥血,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虹  晓芳 《党史文苑》2022,(11):33-34
<正>张耀祠(1916—2010),江西于都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副官、延安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保卫干事、参谋、营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备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中央纵队第二师副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公安警卫师副政治委员,中办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2.
正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1927年2月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科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率部挥戈保定城,解放石家庄,建功新保安,强攻太原城,英名留存华北解放战争史。  相似文献   

13.
李成芳,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委员、旅长、纵队政治委员、军长、昆明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反"围攻"和长征,率部参加上党、临浮、淮海、广东、广西等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作战勇敢,有勇有谋,指挥所部多次以弱胜强、出奇制胜;他具有非凡的胆识、一往无前的气概、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丰富的治军用兵经验,在部队和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街。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14.
<正>张云逸(1892—1974),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的政治委员任职履历有: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校长,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他还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从“险为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到红7军军长  相似文献   

15.
正金如柏:只要让我革命什么都可以忍受金如柏(1909—1984),江西永丰人,红二方面军宣传部长,八路军358旅政治部主任,解放军13军政治委员,昆明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炮兵政治委员,中共十一届中央军委委员。1933年,金如柏任湘赣军区红军独立3团政委。1934年初,国民党派重兵企图吃掉几个红军独立团。金如柏奉命率部跳出新淦地区打游击,竟被说成是"右倾机会主义",撤掉了团  相似文献   

16.
孙国 《党史博览》2005,(3):22-25
毛泽东:“公安部队数量不宜太大,但质量必须精干。” 1949年 7月 6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军委设置公安部,统管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和公安武装,并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长。为了保障党中央和北平的安全,由罗瑞卿提出方案,中央军委于 8月 31日发布命令,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中央纵队隶属于公安部,下辖两个师又一个团。吴烈为纵队司令员兼第一师师长,邹衍为纵队政治委员兼第一师政治委员;刘辉山为第二师师长,张廷桢为第二师政治委员。毛泽东对这支刚刚成立的部队非常关心,10月 20日,亲自为公安中央纵队第二师创办的《 士兵报》题写了报名。与…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吴焕先牺牲后,由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率领下,从豫南何家冲出发长征,于1935年9月15日抵达陕北永坪镇,为期10个月,孤军远征  相似文献   

18.
1990年7月9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北京成立了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简称"编委会").主任委员:习仲勋[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指解放战争时期,下同)任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王震(曾任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国上将).副主任委员:廖汉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一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杨得志(曾任总参谋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开国上将),阎揆要(曾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时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开国中将),王恩茂(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二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王世泰(曾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第二兵团政治委员).编委由曾参加西北战场指挥作战的军以上领导同志杨秀山(曾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时任第一兵团二军副军长,开国中将),余秋里(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时任第一兵团一军副政治委员,开国中将),冼恒汉(曾任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时任第七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秘书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傅崇碧(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时任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副政治委员,开国少将),张达志(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炮兵司令员,时任第二兵团第四军军长,开国中将)等23人组成.解放后,他们担任党和国家、军队重要领导职务.一野战史编写办公室(简称战史办)由兰州军区组建.笔者有幸参加部分章节的撰写,还对"战史"、"战例选编"进行了统稿.  相似文献   

19.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合作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邓小平担任第二野战军前委书记、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进军大西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