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大致从刀年代开始,目前这一理论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处于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鉴于此,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教授,以表彰他们对西方信息经济学研究作出的贡献。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当事入之间如何制定合同(契约)及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问题,故又称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从本质上说,西方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奕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是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博奕论研究的问题是决策各方的行为发生相互影响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高问题是论述"共产主义".为了论述共产主义,马克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为了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确立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从而在哲学上实现了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政府行为逐渐成为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政府干预一度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主要政策。70年代以后,随着滞胀现象的出现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政府能否干预、怎样干预经济活动以及政府政策是否有效,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此。我们可以把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相并列的市场行为主体,对政府管制的收益成本进行比较,从微观的角度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市场绩效为主线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政府管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微观机制:成本——收益决策树模型。“腐败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产生腐败的动机很多,有经济利益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和道德因素等。从腐败动机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将腐败分为两类:行政腐败和政治腐败。行政腐败主要指的是公务员为了个人或其亲属谋取经济利益而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而政治腐败指的是高层政府官员从政治斗争的角度考虑,为谋取个人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进行的个人或集体腐败行为。对公务员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入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主要解决的是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5.
傅沂 《理论学刊》2004,(8):35-37
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视角重新审视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一现象 ,可以从四个层面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方法 ,有利于经济学研究重心的重新定位 ,使其重点关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类经济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一方面需要以全体和每个劳动者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个人价值,为增进全体和每个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而奋斗;一方面要批判个人主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两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读《西方人看个人主义》这本书,觉得很有兴味。本书作者斯蒂文·卢科斯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个人主义问题多年,著述多种。他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byStevenLukes)于1973年在伦敦发表。汉文译本,经征得作者同意,改名为《西方人看个人主…  相似文献   

7.
张雄 《理论文萃》2002,(1):51-53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经济哲学在新世纪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国内哲学界和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笔者以为,随着人类步入智能化和数字化生存时代,全球经济的发展将更加呈现多元、振荡、非均衡、信息非对称的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发展对经济哲学的要求将更趋强烈,迈向新世纪的经济哲学会出现长足的发展。在21世纪到来之际,回眸西方近、现代经济哲学历史发展的历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迷信流行的根源□毛建儒《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封建迷信的沉...  相似文献   

9.
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这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商品价值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经济哲学问题,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按劳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按资分配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就经济哲学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一讨论,是有深刻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的。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经济哲学;另一方面,当代哲学与经济学不断交叉、融汇。这两股力量促使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新的学术兴奋点——经济哲学。实际上,经典的经济哲学发端于亚当斯密。马克思的一些经济学、哲学著作也可称为19世纪经济哲学的力作。今天,高科技产业的兴起,跨国公司的盛行,金融体系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大大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历史在向我们召示:哲学家再不能淡漠经济学,应当通过经济学去联系现实,把握时代的脉搏;经济学家也不能再拒绝哲学,应通过哲学提高理性思维,深刻认识变化着的经济现象。世纪之交,促进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就近期来专家学者们基于这一课题的见解概述如下,以引起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晏扩明 《新视野》2023,(2):35-42
从政治哲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三个理论渊源:一是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二是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在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中,城邦共同体的理性建构与个人对城邦的感性叛逃构成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中,契约共同体的理性缔结与“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感性挑战构成了处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两个派别;到了德国古典哲学这里,如何以理性或者感性的理论视域来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仍旧成为理解共同体问题的关键锁匙。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在辩证看待上述三种政治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既是对城邦共同体思想的反思,也是对契约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更是对伦理共同体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资源诅咒还是制度诅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典经济学家眼中,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经济体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匮乏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和一些自然资源丰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长期出现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现象大量出现,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怀疑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至于有经济学家提出资源"诅咒"了经济的增长。本文主要从时间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得出,资源诅咒是不成立的。另外,本文指出制度因素才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因此与其说是资源诅咒,不如说是制度诅咒。  相似文献   

13.
马广奇撰文指出在我国开展经济哲学研究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是经济学和哲学怎样耦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经济哲学。经济哲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结合。它既不完全属于哲学,是哲学的分支;也不完全属于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它是从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中产生的又高于经济学和哲学的一门新学科。经济哲学主要关注两类问题:一类是对各经济学说研究范式及其经济学概念进行合理评价;一类是对  相似文献   

14.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腐败,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或伦理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动机,都可以运用经济分析加以研究和说明”。①在经济学看来,如同市场上其它经济行为一样,政府官员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权力行为选择也受到效用需求偏好和成本一收益权衡的制约。本文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从利益机制的角度对公共权力腐败现象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利益均衡来遏制当前公共权力腐败蔓延的思路。一、分析的起点:权力委托一代理关系与政府官员经济人特性公共权力本是社会的公共产品,其成本由公众纳税组成的公共…  相似文献   

15.
科学判断形势,实属不易,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也会出现失误,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一是体制因素上的制约,渠道不畅,信息失真;第二是思想理论上的局限,传统理论的影响;第三是认识方法上的局限,用旧的方法、老的经验去观察新的事物和现象;第四是科技素养上的局限,领导人的科技和经济知识不够的影响;第五是领导人作风上的问题,个人崇拜、个人专断的影响;第六是国际局势上的制约,美国和苏联压力的影响。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库恩范式与古典经济学--经济学语境中的范式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理论学刊》2006,(2):45-47
库恩范式用于考察经济学是否是合适的,这在经济哲学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库恩则留下悬念:社会科学中是否已经具备范式还完全“悬而未决”。这些问题引发深入理解库恩范式的必要性。采用具有实证色彩的理解方式,通过对范式做文本意义上的分析和理解,有助于澄清范式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有助于探寻经济学语境中的范式。在此基础上,有助于进一步引发对范式理论的若干反思。  相似文献   

1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剥削理论的基础。但是,劳动价值论经历了市场价格机制的实践外化与波动过滤后。则出现了劳动价值论与稀缺价值论对立的幻象。这种幻象使我们曾经长期陷于既要维护马克思关于剥削的基本理论,又必须跨越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与需求或稀缺价值现实鸿沟的尴尬。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意识形态偏见较强的学者大肆抬高需求或稀缺价值,贬低甚至否定劳动价值论。其解何在?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视域中,劳动价值论仅仅是剥削理论价值理性层面的逻辑基础;评价剥削现象的“合法性”问题应该是历史与道德价值统一标准;对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各种剥削新情况的分析,更需要我们注重政治哲学视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济活动离不开具体的现实生态环境,资源的有限性是一切经济活动展开的前提和限定条件。新古典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对给定的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并不是它所关心的问题,经济学所犯的这种具体误置的谬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加深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关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张力,经济学典范就必须做一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冯川 《唯实》2006,(8):98-101
传统上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被认为是截然冲突的。近年来出现了对经济学的非道德化的批判,但多着眼于道德伦理“应当”对经济行为产生制约或补充。对经济、道德行为的考察,应该将主客观统一起来,才能正确地分析其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认为道德行为和经济行为都可以既是利己也是利他的。同时,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都同时具有“自律”和“他律”的特点,因此,两者在理论上和实现是可以妥协和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时间的经济学思考马传景自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的许多代表人物均对时间的经济学意义给予高度重视。亚当·斯密在研究财富的性质和源泉时,断言劳动时间是财富与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传统,极其重视时间的经济重要性,曾指出"一切节约,都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