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向忠雄 《当代贵州》2005,(23):23-24
惠水距省会贵阳48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积极枪抓以贵阳为龙头的“1—10”城市经济圈发展机遇,瞄准中心城市,带动惠水加快发展、已成为惠水全县上下的共识和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王宏丽 《实事求是》2013,(5):100-103
城市经济圈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中心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实现新疆十二五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提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的发展模式为点轴发展模式,空间战略布局为一个核心、两个极点、T型发展轴和两个发展圈层,并确定了伊宁经济圈的空间组织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3.
市委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构想,这是重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发挥城市带动功能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目标的实现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在主城。江北区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北岸,是规划发展中的重庆CBD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朱晓俊  张永军 《实践》2006,(6):29-30
“十五”以来,我区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 区域经济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形成了以呼包鄂地区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间,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我区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国家东北  相似文献   

5.
吴廷述 《当代贵州》2007,(10):15-16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发挥贵阳城市经济圈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毕水兴经济带、规划发展黔北综合经济区、东南部特色经济区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和积极发展都匀、凯里、兴义等中等城市的举措,对黔南是很好机遇。我们一定在学习贯彻中用长远的眼光超前谋划,科学把握州情.把规划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在充分利用资源、调整布局产业上着力。  相似文献   

6.
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如何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楚平  魏兰 《当代贵州》2008,(15):16-17
贵阳城市经济圈是贵州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龙头。在贵州新的区域经济布局下,这个龙头如何舞动?  相似文献   

7.
范萍 《实事求是》2005,(4):50-54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功能定位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到“十一五”末,新疆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三个战略重点。实现“十一五”计划的战略支撑和保障措施在于统一思想认识、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增长方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东部地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同时推动各种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以陆海产业融合互动为基础,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动力,释放更大的区域发展战略红利。  相似文献   

9.
四川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着力均衡发展,促使农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有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我省将紧紧抓住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以重大项目的设置和实施为龙头,推进四川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二步战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首都发展的重大战略——打造首都经济圈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首都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环渤海乃至北方地区发展,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分期刊发市委研究室“首都经济圈研究”课题组对首都经济圈的解读文章,以为读者了解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经济圈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协同、联动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组建城市经济圈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明确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及其意义和作用,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构筑经济圈,是实现地区崛起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富杰 《当代贵州》2009,(16):30-31
21世纪是城市圈的世纪.随着经济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功能的完善,其周边城市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省经济强县之一的平坝,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加速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13.
王庆尊 《新长征》2007,(10):24-25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有人提出“经济圈”、“物流圈”的概念。当时.它主要是指相邻的城市和区域紧密协作,从而产生显著的市场优势和协作效应.如环渤海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等。“一小时经济圈”是民营企业奥克斯集团提出来的,这一概念中更加突出了“时间”要素的市场新理念。“一小时经济圈”就是从生产基地到主要经销地大体上只有一个小时的运输距离。  相似文献   

14.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和逐步实施,必将对河北环首都14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前所未有的便利发展环境及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不仅为相关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必将引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从而对整个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将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探索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范例。“环首都经济圈”在产业一体化对接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人才、服务”的产业定位和外围优势作用的发挥,使环首都经济效应逐步增强、扩散。  相似文献   

15.
邓宏图 《奋斗》2012,(7):44-45
巴彦是哈尔滨市的近郊县,处于“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围绕省委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的发展举措,为把科学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今后一个时期,巴彦以建设生态宜居中等城市为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兴工、强农、扩城、惠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宜居城镇”等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6.
铜仁     
目前,铜仁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发展基本思路敲定。“十一五”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实施“三个重点、三个带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力争在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冶金化工业的深度开发、生态畜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开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作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的部署,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安排,强调加快推动贵阳贵安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提升贵阳的首位度和城市影响力、发展带动力、区域竞争力。这对于贵阳贵安乃至全省顺利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实现新疆"十二五"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提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构筑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打造伊犁河谷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高地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构建大太原经济圈,是提升太原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快速和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构建大太原经济圈不仅有利于提升太原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力,还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和协调发展。这就需要:一是坚持规划先行,重视区域合作规划;二是以合作共赢为宗旨;三是决策层要形成协作共识,区域内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四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舆论氛围的营造和民间力量的参与;五是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大太原”区域整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昌平区委以实施“十一五”规划为主线,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紧紧围绕“科教创新基地、人文生态景区、和谐宜居新城”的区域发展定位,坚持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和奥运带动战略,着力“和谐昌平”建设,努力打造一流的首都城市发展新区。努力打造首都新的经济增长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凸显现代制造业、文化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现代农业等“五个经济板块”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支柱地位,发展旅游会展等服务业,不断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