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3,(20):16-16
从今年11月1日开始,德国人的出生证上除了标准的“男性”或“女性”选项外,还增加了“空白”选项。如果新生儿性别在出生时不清楚,父母就可以在孩子的性别上选择空白项,让那些出生时具有双性特征的人以后再选择是男是女。根据新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殷欣 《支部生活》2007,(4):43-43
在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男性择偶难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不同年龄组中,单身男性的比例远远大于单身的女性。最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仍存在较大的失衡现象,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新生儿性别比高达117: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中期,学界围绕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真与假”争论不休.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界已基本否定漏报女婴是引起出生性别比升高主要因素的观点,初步确定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关键因素.“五普”以来,学界对于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研究已进入从问题存疑到问题求解的新阶段,学者们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后果、成因及其治理展开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并且在如何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方面,他们和实际工作者已达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6,(1)
具有严苛性和性别盲视性的生育政策被视为近二三十来中国持续遭遇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能否有效缓解出生性别比失衡,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系统分析现行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措施以及"普二新政"后的措施和手段面临的挑战。基于未来可能的挑战与困境,提出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强化宣传倡导、消除政策中的性别短视和盲视、从关爱女孩推及关爱女性等措施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  相似文献   

5.
给您提醒     
《北京支部生活》2008,(7):72-72
新生儿上户口即可参保"一小"从今年6月1日起,"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扩大,新生儿出生后只要取得北京市城镇户籍就能办理参保手续,而不再受新生儿满28天才能参保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20):45-45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共同起草的新规《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征求意见稿)》近日征求意见。据了解,持续30多年出生性别比偏高,已使我国累计多出生2400万至3400万的男孩。为加强惩罚力度,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规要求,对介绍、组织孕妇实施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县级以上卫生计生、公安等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情节严重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王忠 《当代贵州》2012,(4):46-47
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大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8.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现象严重,教育性别、就业性别、参政性别和家庭中的性别差异明显。作为担任行政公职、代表国家从事公务活动的领导干部,在推动性别平等中肩负着无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高位且已经严重扭曲,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严峻考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会挑战传统家庭伦理、加剧社会管理风险、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增大犯罪率。现有行政性惩处调查取证难度大、处罚标准高,利益剥夺与资格取缔作用有限。"标本兼治、治标为主"治理模式的确定,迫切要求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进行刑法应对。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进行刑法应对,在入罪模式上应取"立新"而弃"破旧",在入罪技术上应取"性别鉴定行为的犯罪化"而弃"导致终止妊娠之性别鉴定行为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10.
3月1日起,凡在北京出生的常住人口新生儿均可免费筛查耳聋基因。各助产机构负责采集新生儿血样标本,经市、区县妇幼保健机构集中后,分送至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6家筛查机构进行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的现状与危害不容忽视.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主要是由落后的生育文化、传统的父权制度、现行公共政策的性别盲点以及社会保障的缺失等因素造成的.应从构建新的生育文化、协调社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和提高女性地位等方面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12.
宣传栏     
我国将采取综合措施遏制性别比例升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日前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7,而正常值应为107左右。张维庆指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大力宣传男女平等观念,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树立婚育新风,提  相似文献   

13.
导致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单纯地归结为生育政策、医学手段或传统性别观念并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一现象,而仅从思想方式和观念形态出发改变人们的性别偏好也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早就指出,是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从中国的情况看,目前女性的社会地位总体偏低,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塑造了而且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育偏好,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促进性别平等、切实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性别不平等的现状与社会根源及其对性别比例失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要从根本上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必须加强生育文明建设。而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建立有利于控制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利益机制,为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提供制度保证,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完善性别平等的法律政策,切实提高妇女地位就成为加强生育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最初的财富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工作人员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以此为编号在户籍卡中输入这个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地址。由于婴儿和大人一样,用的都是统一规模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刚出生的婴  相似文献   

16.
正强制疫苗全国推行加拿大全国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强制性接种的疫苗会被标注在"疫苗接种卡"上,这张卡新生儿出生当天就会发到新生儿家长手中,何时注射、每次注射什么类型、注射几针,都标得一清二楚,到时只需去接种就是。还有一些疫苗是不强制的,如流感疫苗,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接种与否。即便出国,该卡也会随身携带,一些避不开接种期  相似文献   

17.
儿子的往事     
我的儿子,今年9月就5岁了。回忆起他的往事,真是闯五关,斩六将。儿子7个半月就出生了,出生体重仅2.6公斤,并且一出生,全身发紫,皮肤硬肿,第二天就被诊断为“新生儿硬皮症”。这一诊断可把我们全家吓坏了,赶紧请医生治疗,又是吊针、又是氧气、一会抽血、一会抽尿。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儿子总算是活过来了。出院后,全家人都希望他今后健健康康、一帆风顺,因此,取名为“李旺”,小名“猪娃子”。意思是能像小猪一样肥肥壮壮。  相似文献   

18.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07,(3):68-71
公务员考核不称职者将降职;北京干部选任实行考任分离、资格准入制度;“一老一小”看病添医疗保障;高级技师工作5年可获北京户口;优秀技术工人可调入职校担任专任教师;新生儿出生一月内须有预防接种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19.
姚爱兴 《共产党人》2012,(11):22-23
正近年来,我区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区人口出生率首次降至13.65‰,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多年下降,首次降至8.97‰,但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和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连续两年在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新生儿出生缺陷问题。从全区监测数据来看,我区2011年出生人口缺陷率为119.53/万人,出生人口缺陷率不降反升。加上出生后陆续发现的,每年约有3000~4000名的缺陷儿童,0~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人口保持着低速增长态势,男女性别比也处于失衡状态,尤其是近年来新生儿出生率不断走低,而大学生是影响未来人口发展走向的一代,对他们婚恋观的研究特别是性别差异对预测未来人口发展情况以及对对策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