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玄言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 ,其产生和发展必有来自文学系统自身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受玄学言意之辩的影响 ,魏晋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应把表现某种形而上的义理当作义务 ,这就给诗歌谈玄说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先秦以来的诗歌创作就已存在说理论道的情形 ,至魏晋受老庄玄学炽盛的影响 ,集中以玄妙语言阐讲老庄之道 ,便蔚然成风 ;魏晋清谈作为一种口头创作 ,其谈论的内容及语言风格 ,对玄言诗追求简约平淡的创作风格 ,有很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受西方法学的影响,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社会的法律虽有数千年的传承,但是并不健全,甚至将中国占代径直称为“无法之国”。梁启超写成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论立法权》中言:“呜呼!苟卿‘有治人,无治法’一言,误尽天下,遂使吾中华数千年,国为无法之国,民为无法之民。”  相似文献   

3.
陈亮与朱熹之间的三代汉唐、王霸义利之辩,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陈亮主张王霸义利一元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则是朱熹的横加之词。这场论辩,陈亮旨在论古证今,经世致用,强调适时切事之学。陈朱之争,反映了南宋学派之间的理论分歧,表现出学术上求同立异的群体性日益自觉,学派的林立和学说上的激烈争辩,推动了学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顾恺之的两篇画诊《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的篇名,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相互误植,经过俞剑华和唐兰等专家多年的研究和探讨,根据文章内容已经把篇名予以纠正。近来看到《美术史论丛刊》第4辑《今存顾恺之画论的辩名》一文(下简称《辩名)),又提出这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作者认为顾恺之的《论画》名实不错,《魏晋胜流画赞》之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4,(11):63-63
业务进阶:以案论道·从一起违约纠纷看商品房认购协议书凌斌判例研究·电视节目预告表是否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广西广播电视报社与广西煤矿工人报侵犯电视节目预告表使用权纠纷案林立论辩艺术·律师在刑事审理中的策略与技巧〔美〕文森特·T.巴格里奥西著许身健译业界望:执业前沿·“中国律师论坛”的光荣与梦想刘桂明贺卫方张卫平陈瑞华田文昌高凌燕维权之声·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引诱行为的研究———从张耀喜案切入陈兴良·律师伪证罪与律师豁免权秦平·律师伪证罪:中国刑事辩护律师的“原罪”?王钢懿管理之窗:企业文化·论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6.
<正> 证明与反驳是司法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逻辑方法。比如在法庭审理中,经常可以看到证明与反驳的激烈交锋,对一件罪行,诉之者论其有,辩之者驳其无;诉之者力主从重,辩之者力主从轻。其间的是非曲直,固然首先决定于犯罪事实本身和法律条文,但也必须正确地使用合乎逻辑的证明与反驳,才能揭露真象,阐明道理。  相似文献   

7.
程政举 《法学评论》2013,(2):116-122
汉代的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没有明显的区分。汉代的诉讼程序可分为告劾、案件受理、证不言情之辩告、案件事实查证和司法判决五个阶段。告劾是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行为。证不言情之辩告是司法机关告知当事人或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案件事实查证阶段包括讯、验和鞫三个部分。司法判决包括论、当和报三部分。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对国际商事仲裁中默示弃权制度的法律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回溯衡平法上的"弃权与禁止反言(Waiver and Estoppel)"制度,探究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默示弃权制度的逻辑与历史源流。继而对各主要国际商事仲裁规则、外国立法和判例以及中国《仲裁法》及2006年司法解释关于默示弃权制度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该制度对尊重当事人意"支持仲裁"的价值和对之加以进一步系统继受和完善的可能性。同时,也在比较法的层面上探讨我国仲裁法"移植"上述制度的现状与困境。  相似文献   

9.
提起加拿大,中国人就会想起白求恩,那个工作战斗并最后牺牲在中国抗日队伍中的加拿大共产党员。我有幸在和平年代通过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间加拿大律师协会合作举办的“刑事司法改革和辩护技能培训项目”.结识了几位来自白求恩家乡的律师。在他们的帮助下,全国律协创造了历史上5个第一:律师第一次在国家立法中作为一个整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完成并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从辩护权的角度对刑诉法所做的再修改稿;创建了第一个刑事律师网站;第一次在全国各地举办大规模的中外合作的律师培训:第一次创立了每年一度的“中国刑辩律师义务宣传日”;第一次创建了以刑辩为题材的季刊《刑辩之苑》。同这些加拿大律师们工作在一起,是一次次灵魂被洗涤和升华的过程,明白了毛泽东的一篇《纪念白求恩》,为什么会教育和激励几代中国人。如果你是我,你也一样会真切地感受到白求恩还在。并且从未真正走远。  相似文献   

10.
在中日法史交流史上,日本古代法受中国唐律之影响,为我国学人所熟知,但是,明清律对日本的影响却鲜有所闻。日本国学院大学小林 宏教授,是研究这个问题的著名专家之一。本文是他众多研究论作之一,本刊摘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墨辩言推理,谈类故;而法学也说推理,要类故。墨辩需要逻辑,法学也需要逻辑。而且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法学进程就会发现,各国在移植或承受法律制度时,往往只是将其制度及其原理通过本国思想相融合。本文从此出发,探讨我国传统思维——墨辩逻辑在法律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2.
田中二郎是日本著名行政法学家,从事行政法研究50余年。其行政法思想博大精深,依法行政论、公法论、行政行为论、行政诉讼论、国家赔偿补偿论、行政程序论是核心内容,并形成民主性、实用性、综合性、继受性等特色。"田中说"虽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该说占据日本行政法学之通说地位,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从庄子寓言看其文艺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之。”庄子对文艺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是极不正确的,主张要“弃圣绝智”“灭文章,散五彩”。可偏偏他的寓言以超绝的想象,瑰伟的气魄,奇诡的语言,给后世以极大的影响。而在这些寓言中表现出来庄子的文学见解,又以“不经意”的“淡然漠然”之态,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超过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自“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这真是应了俗话所说“歪打正着”。对此,本文试从二方面作一番简要的论析。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罗马法的世界性和继受性 在中国,遍览民法学之著述,大有“每谈民法必言罗马法”之感,无论是追述法律概念、法律制度抑或法律思想、法律原则之源时常常究至罗马法。事实上,这一景观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世界性之情景。自十二表法始,历经一千余年而形成的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尤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言说方式,至战国中期而一变:从早期至理、名言之语录,一变为充满譬喻故事之论辩.<韩非子>之<说林>、<内外储说>的产生,不过是这种演变的极至化结果;中国早期小说之"譬论"的重要文体特征,正是在先秦子书这种演进过程中生成的.<内外储说>"一曰"所记载的异闻传说,都是与其相对应的经文、说的正文故事同时写作而成的,并非是后人添加进去的;"一曰"之异闻作为"未完之稿"而产生、存在的意义,不仅体现了韩非对于譬喻故事的特殊兴趣,体现出传说故事的丰富性、口传性,而且还透露出"譬论"文体(早期小说)诞生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刘基《卖柑者言》有这样一个句子:“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注释说:“子所,你那里。”很显然,注者把这个“所”字当作名词:表示“处所”的意思。但细绎文意,明显地不通顺。其实,这个“所”字,应作“意”解,古籍中不乏其例。见于《汉书》者如:  相似文献   

17.
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葛洪义陈年冰一、问题的提出1814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的《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发表。在这部对整个十九世纪法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小册子中,萨维尼提出了法律应与民族精神相一致这一...  相似文献   

18.
李彦 《中国律师》2008,(7):45-46
在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戴着荆棘的王冠,佩着正义的宝剑,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他们就是光荣的中国律师。作为中国律师界唯一的刊物,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律师》汇聚着当代中国律师的睿智与自信,已经成为中国律师界的一面旗帜,引领着这一光荣群体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赵爱红孙津生在刑事诉讼中,律师常因受人委托或法院指定而依法参加。其参加刑事诉讼的身份,一是辩护人,二是代理人。在实践中,前者居多数,后者乃极少数。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对辩护律师的权利义务规定的比较全面和具体。因此,本文仅就辩...  相似文献   

20.
胡旭晟 《法学研究》1996,(6):136-149
大凡涉猎过先秦诸子学术的人们当不会忘记名家——那一群极为奇特、十分有趣、同时又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辨者”。他们精于逻辑,能言善辩,常“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威震天下;他们又是杰出的讼师,助人诉讼,能“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当真是所向披靡;而其言其行,至今想来,依然令人捧腹。不过,笔者于名家学派亦曾有诸多不解:在先秦诸子中,名家与儒、墨、道、法各家并称于世,盛极一时,况其与法律活动关系之密切,又实非其它诸家可比(今人论及中国律师与法庭辩论发展史,首先提到的,便是名家邓析),然观今日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