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湾战争转眼已过去十年,美国主导的国际制裁虽给伊拉克的内政、外交等带来诸多难题,但并未能最终搞垮萨达姆。伊拉克政权顶住各种压力,并生存下来。近年来,萨达姆政权调整内外政策,缓和矛盾、化解危机,伊政权内外处境有所改善,其政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致发生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对其国家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伊拉克新政府的产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彻底改变了国家的政治基础。伊拉克战后国家的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关国的主导下,什叶派登上了国家最高统治舞台,从而使伊拉克社会统治基础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萨达姆政府的倒台破坏了国家统一的政治格局,释放了分裂的空间,从而造成国家新的政治统一格局难以建立起来。伊拉克战争催生了社会重大变革,出现了新的统治阶级和阶层,即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成为了新兴的领导阶层,这个新阶层与旧阶层的矛盾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民族构建问题的根源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作为文明古国的伊拉克 ,在今天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民族构建问题 ,主要根源是 :领土和统一国家形成的晚近及各地区间联系的薄弱 ,现代伊拉克的版图最终确立至今不到 6 0年 ;库尔德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尖锐的民族矛盾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矛盾 ;游牧民的频繁袭扰与部族社会的长期存在 ,在定居农村、甚至城市中不同程度地保留了部落关系及其价值观念。它们对伊拉克现代民族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其具体后果有 :经济规模的小型化、血缘关系的长期存在及阶级关系的不发达、小党派林立并深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激烈而血腥的政治斗争及统治者的独裁等。  相似文献   

4.
思清 《亚非纵横》2006,(4):58-62
2006年4月22日,伊拉克国民议会就新政权主要人选达成一致。分别代表伊拉克三大势力———什叶派、库尔德族和逊尼派的努里.马利基、贾拉尔.塔拉巴尼和马哈茂德.马什哈达尼分别出任总理、总统与议长。5月20日,伊拉克国民议会通过马利基总理的内阁名单,马利基新政府宣誓就职,什叶派主政,库尔德人、逊尼派等辅政的权力格局初步形成。但伊各方在各自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仍分歧严重,未来马利基政府将在稳定局势、修宪等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一、总理──努里.马利基(一)马利基其人出身于什叶派家庭。1950年7月1日,努里.马利基出生于伊南部城市…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15日,美国驻伊拉克部队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美国历时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画上句号。18日,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美伊合作重心转向安全防务合作。伊拉克在美军撤离后政治危机凸显,教派冲突风险加剧,外部势力竭力填补势力真空,极端势力趁机作乱,未来局势发展变数增多。一、美军全部撤离伊拉克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开始进驻  相似文献   

6.
全球瞩目的伊拉克战争对非洲的政治与外交、和平与安全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政治上看 ,非洲在伊拉克危机中整体和局部立场的不协调使非洲联盟一直致力于维护与巩固的非洲团结遭遇了分裂危机 ;从外交上看 ,美法两国在伊拉克危机中“战”与“和”的分歧及双方对非洲施加的外交压力使非洲外交抉择面临新考验 ;从经济发展上看 ,伊拉克战争及战后重建将使《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实施受到冲击 ,影响非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安全问题上 ,伊拉克战争会激怒和助长非洲穆斯林以激进手段进行反对美国的活动 ,从而危及非洲的安全与稳定。另外 ,联合国维和作用的削弱和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对非洲的国家间关系也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6日,美国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Iraq Study Group)公布、并向布什总统和部分国会议员提交了《伊拉克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被美国政界和公众期盼已久的报告,当即引起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驻伊拉克美军及伊拉克政府军联手开始实施代号为“法律与秩序”的安全行动计划,加大反恐力度,力图扭转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持续动荡的安全局势,摆脱困难处境。计划实施后,巴格达局势出现短暂的缓和,暴力袭击事件有所减少。但是近期来,巴格达市区却连续发生了几起严重的袭击事件。伊拉克伊斯兰极端势力在掀起新一轮恐怖浪潮,未来伊拉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18日,随着美国最后一批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的“自由伊拉克行动”正式从2010年9月1日起被“新黎明行动”取代。9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演说,宣布美国正式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行动。④美军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留守的5万美军将主要负责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和军警,为其提供情报支持,并定于2011年底前撤出全部驻伊部队。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经济对外贸,尤其是出口的依存度很高,外部行情的变化容易引起俄罗斯经济的波动。伊拉克战争影响石油市场价格走向,从而影响俄罗斯经济。  相似文献   

11.
韩志斌 《西亚非洲》2006,1(2):16-21
<致胜战略>报告由战略概览、战略细节和战略支柱组成.报告指出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进展,即美国在伊拉克的民主化政治重建进程有条不紊;伊军重建初具规模;伊拉克经济系统初步恢复.但不可否认,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有许多局限因素,即宗教文化体系迥异、集权专制的伊拉克政治传统;殖民主义历史阴霾导致伊拉克国家政治整合危机;美国战略目标与战略后果的差异,全球战略与局部战略的矛盾.美国以"致胜"所标识的伊拉克战略,胜利前景黯淡,将会处于遥遥无期的政治博弈之中.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造成强烈冲击,催生了全球多领域、多层次新的重大变化。伊战刺激美国加紧调整全球战略,美全球战略重心继续东移。中东将长期成为美对外政策重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酝酿重大变化。伊战还引发了冷战后最为深刻的大国关系变化,美、欧、俄、日、中之间关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国际安全局势恶化,核不扩散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能源竞争加剧,能源外交在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中的地位凸显。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东突”伊斯兰主义势力打着“伊斯兰宗教”的旗帜,活跃于中国西部边疆地区。这股宗教极端主义势力能够从最初的雏形到今日的所谓“实力壮大”,无疑是由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多种因素所致。但是,偏执的宗教激情,以及宗教信仰的蜕变和异化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国会2002年10月通过<授权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决议案>的个案研究,通过府会有关战争权之争的历史梳理、国会通过该决议案的情况以及布什总统获得国会支持之原因分析,认为"9@11"事件后美国安全观和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使总统的战争权得到了明显扩大,布什政府不仅在国家安全战略上走向"先发制人",而且也在向国会寻求这一战略的立法史撑.  相似文献   

15.
吴磊 《西亚非洲》2003,44(4):17-21
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一系列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和战略问题。伊拉克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石油安全的一次初步考验 ,它的长期影响也将会日益显现。随着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石油依赖的不断加深 ,中国的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保障可靠和安全的国外石油供应 ,日益成为中国对外战略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做好应对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上涨的物质与心理准备、制定和建立应急石油储备、走国际能源安全合作之路等 ,应该被视为中国主要的石油安全战略手段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化企图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导致大国关系纵横捭阖、重新洗牌。美国与中东穆斯林民族的矛盾将上升,它难以很快搞定中东地区。与美国原来的愿望相反,这场战争将引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新危险。国际社会围绕加强还是削弱联合国在未来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激烈复杂的外交博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未变,但我仍面临周边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伊拉克战争已以美英联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终。从目前情况看 ,这场战争对国际格局和地区形势的影响深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但这场战争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远离战火的东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一、对东盟部分国家内部的稳定和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东盟成员国大都是多元宗教国家 ,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菲律宾南部和泰国南部也是穆斯林聚居区。自从美国积极对伊备战以来 ,印尼、马、菲、泰等东盟国家中反对美国对伊动武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参加者主要是穆斯林 ,但也有其他宗教徒。美国对伊开战后 ,…  相似文献   

18.
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国内原有政治格局被打破,出现权力真空.伊拉克教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权力和利益重新分配中各派争夺的一部分,但它不是简单的政治权力和利益之争,更不是孤立事件;伊拉克教派冲突的背后是一场在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出现意识形态的分化、分裂,乃至冲突等社会转型初期混乱和动荡的大背景下,境内外各种政治力量和宗教势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之间为夺取地区政治、宗教文化影响力及话语权的博弈.这场搏弈不仅影响伊拉克局势及政治进程走向,而且成为影响中东地区稳定、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石油天然气法》草案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2月26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宣布,酝酿已久的《石油天然气法》草案获内阁通过。根椐这项草案,伊拉克将以“公平方式”在全国各省分配石油利益,同时将丰富的石油资源向外国石油公司开放,目的是通过吸引外国投资来重振经济。草案一旦获伊议会批准成为法律,不仅将改变伊不允许外国公司直接采油的历史,而且西方石油公司将瓜分伊大部分石油开采权。这在伊拉克人中引发了很大争议,未来该法案的实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韩志斌 《西亚非洲》2005,34(3):48-53
在全球化影响下的后冷战时代,复兴社会主义思潮呈现出以下特征:政治发展层面的有限民主化、执政理性化,即复兴社会主义国家以采取有限民主化改革措施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以理性化的思维来审视存在的问题,提高政权的社会整合力与增强其统治合法性和民众认同。经济变革层面的融入全球化经济理念,即政治稳定优先型经济模式。国际关系层面的意识形态让位于利益因素,理想主义因素少于现实主义,泛阿拉伯主义让位于国家主义和不同程度的反美情结。民族心理层面的泛阿拉伯主义的潜在影响和部族主义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