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衢州市民政局以厅市(省民政厅、衢州市)合作为主抓手,加快推进民政事业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完善制度,织密困难群众保障网。救助对象全覆盖。将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无力送医精神病患者救助、困境儿童生活保障、贫困大学新生助学等六种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健全社会帮扶制度,发挥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扶贫济困等方面的作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地民政部门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优化救助机制流程,提高救助补贴标准,探索社会救助新举措,有效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黑龙江省:采取更实、更细、更精准救助帮扶举措黑龙江省民政厅针对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残障和独居的老年和未成年低保对象以及出现确诊、疑似患病的困难家庭,采取更实、更细、更精准救助帮扶举措,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省民政系统在疫情防控工作期  相似文献   

3.
正8月20日上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全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会暨2020年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总结分析上半年全市社会建设和民政系统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强调,要全面履行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政治责任,坚决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安全网"。一是全面摸清困难群体底数,把"摸实底、建实账"作为"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4.
正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为民政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起点上对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江阴市通过发挥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双轮驱动,不断完善村民医疗互助制度,织密"弱有所扶保障网",将社会大救助对象从传统的绝对贫困人口向相对贫困人口扩展,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增强群众实实在在获得感,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韶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韶关市民政系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基本构建起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法律、临时救助等专项制度为辅助,以慈善救助、结对帮扶、经常性社会捐助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多为老弱病残对象,属于易感脆弱人群。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尤为重要。江苏省民政厅高度重视,切实发挥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服务好疫情防控大局。一是迅速动员全面部署。省民政厅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社会救助等9个工作组,并于1月30日以特提明电形式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民政系统加强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民政部门肩负着落实基本民生保障、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江苏省灌云县民政局按照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功能,全面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民政智慧和力量。一是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慈善救助等精准救助,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的力度、精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8.
<正>「背景」张家港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领域工作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朝着"弱有所扶"的工作方向,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立足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立足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立足社会救助对象生存和发展现实需要,坚持保障基本生活和支持能力发展相结合、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普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3,(11):1-1
10月3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提出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这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省建始县民政局以"创建全省山区民政工作示范县、全省社会救助规范化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防灾减灾示范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等为契机,积极推动救助体系、双拥阵地建设、救灾等民政工作快速发展。一是完善救助体系。以争创"全省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示范县"为契机,完善低保对象认定条件,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由民政牵头,部门配合,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正>运用“互联网+”技术,统一规划建设救助信息系统,依托山东省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开发“博山e救助”微信小程序,打造“博通办”社会救助品牌,实现社会救助指尖申办、一网通办……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民政局加快推进服务转型升级,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织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为救助对象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救助服务。  相似文献   

12.
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救助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日益清晰,法治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运行日趋规范,困难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在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托底保障作用。3月17日,2016年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打赢脱  相似文献   

13.
<正>保障民生,关键是要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牢底线。我们要编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使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社会救助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现代社会发挥着维护国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托底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和不断改革,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明确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20,(4):38-39
山西省:"九措施"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山西省民政厅下发通知,进一步落细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明确要求全省民政部门做好九个方面工作,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是认真摸排特殊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进一步落实主动发现机制,对民政兜底保障对象全面排查。生活困难的第一时间给予救助,有感染或隔离的持续跟踪,无防护措施的积极协调解决,切实做到"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5.
刘天宏 《中国民政》2022,(21):32-33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面临着新的挑战。陕西省宝鸡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分析和把握困难群众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丰富和拓展“基本生活”内涵,创新救助理念、救助内容、救助方式和救助服务,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制度衔接、运行规范、兜底有力的救助保障体系,更好发挥民政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兜底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西省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的长效机制,逐步走出了一条"低标准、广覆盖,适度救助、适时提标,重制度和网络建设"的社会救助之路,较好保障了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7.
赖轩 《中国民政》2012,(6):60-60
为推行“网络问政”解决群众利益诉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开通“580民政爱心服务热线”。“580民政爱心服务热线”是利州区打造“24小时在线政府”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权益的具体实践,该热线通过民政知识库系统,受理利州区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优待抚恤、自然灾害生活求助、婚姻登记、社会组织管理等20余项民政政策法规咨询求助。通过业务受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黄山市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重点救助制度,启动住房、教育、法律、就业等专项救助和慈善等社会帮扶救助,仅2005年就有10万多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救助,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在加强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稳步提升保障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存在着救助政策不完善、救助标准化仍有欠缺等问题,为进一步破解救助难题,促进社会救助事业向公正、优质、高效转型发展,全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新时期新形势下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保障投入不减、政策措施力度不减,踏实践行"民政为民爱民"的宗旨理念,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新出路。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天津民政系统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织密民生保障网,加大惠民政策力度,不断改善困难群体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加强顶层推动,统筹落实救助保障工作。着眼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强化部门联动协作,整合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