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毅 《北京观察》2011,(6):27-27
现在关于"绿色发展"有很多提法,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型国家"、"新型工业化"、"两型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也有重合,而工作上不同部门又各有侧重,这不利于在"绿色发展"的计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做好统筹,难免出现衔接不好、重复安排的问题。对此,我们首先应厘清“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上,“绿色”有三层含义:一是开展资源节约、亏染治理、生态保护等,这属于“绿包”本身固有之意;  相似文献   

2.
李汉勤 《今日浙江》2014,(20):50-50
正为坚守绿色生态理念,筑牢浙江的生态屏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7月,丽水市调整对各县(市、区)的综合考核办法,以绿色生态理念实施分类考核,放下GDP的纠结,分类施策,个性订制,引导各地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功能布局、发展水平和工作特色的不同,丽水将下辖的9县(市、区)分成"城市核心区"、"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区三类,设置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幸福"  相似文献   

3.
《江西政报》2008,(23):F0003-F0003
近年来,德兴市委、市政府按照“以德兴市、生态立市”的思路,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打造绿色GDP。严格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市各类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98%,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产生。  相似文献   

4.
李雯娜 《传承》2013,(5):132-133
GDP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经济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GDP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环节,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我们要用绿色GDP、生态与社会成本指标等充实和完善现行的考核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5.
杨家卿 《传承》2011,(3):36-38
焦作市位处河南省西北部,人口361万,面积4071平方公里。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个昔日的煤城已经发展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新兴工业和旅游城市,初步实现了"黑色主题"到"绿色印象"的转型。2010年实现GDP1247.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3亿元。  相似文献   

6.
李雯娜 《传承》2013,(7):132-133
GDP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经济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GDP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环节,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我们要用绿色GDP、生态与社会成本指标等充实和完善现行的考核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杨健 《当代广西》2012,(12):61-61
坚持低碳、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梧州市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经济发展“三步棋”、唱响城市建设“三部曲”,全力打造以苍海项目为龙头的生态新城,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孙喆 《今日海南》2016,(11):31-34
琼中地处海南中部,是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自治地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四位一体"的国定贫困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琼中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保护生态环境,做强生态旅游业,提升绿色农业,做优绿色工业,传承黎苗文化,改善保障民生,建设生态县城"总体发展思路和"一心一园一带八区"总体发展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9.
《重庆行政》2011,(4):I0021-I0023,F0003,F0004
建桥工业园区自2003年建园以来,一直秉持“环境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坚持狠抓园林绿化建设,竭力打造生态工业发展环境,致力创造“绿色GDP”。目前在已开发的4.7平方公里土地上,建成园林绿地18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森林覆盖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42%,连续两年被评为重庆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市区共建园林绿化示范区。2011年3月,园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融安县坚持走绿色崛起之路,以“生态经济工业区、生态农业试验区、绿色旅游模范区”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走出了一条融安特色之路。 重生态 保水源 “‘美丽融安’首先要保护好环境。”“发展工业与生态保护同步协调发展,有污染的项目宁可不要。”融安县委书记兰登、县长陈家达多次和环保局、发改局、招商局等负责人强调这样的观点。融安处在柳江的上游,是300万柳州人的母亲河,更是下游千万人的母亲河,上游保护好,下游人民饮水安全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11.
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五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彻落实自治区党代会精神,立足陈平乡实际,关键在于借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抢占发展先机,树立绿色理念,开展绿色行动,发展绿色经济,全面打造"绿色陈平"。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的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打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烙印,这极大地阻碍了中部崛起的进程。中部地区若要早日实现崛起,必须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突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瓶颈,加快其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始终坚持节能环保、生态优先的管理原则;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发展“两型”产业,并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构建以绿色GDP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真正提高政府绩效;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科学的资源、环境规制政策,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绿色GDP、低碳新政与环境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潭  李松柏 《湖湘论坛》2011,24(1):82-86,104
众所周知,生态治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议题和实践课题。洪涝干旱、沙尘肆虐、气候异常等等都是全球环境危机的预兆,也昭示着单纯追求GDP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式经济增长”是终结的时候了。实际上,环境问题的实质仍然是发展问题,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不断减少碳排放才能最终防治生态危机和解决环境难题。在当下中国,建构绿色GDP路线图、实施低碳新政、强化环境治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强力的公民参与是经济一社会一生态良性互动以及绿色中国图景下的必然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绿色GDP核算作为体现生态文明的核算体系,就是扣除业已纳入传统GDP核算体系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成本,并加上生态系统重建、生态修复等所增加的生态效益,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GDP的真实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各级官员和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内容不少,但实质上只有传统GDP才是"硬指标"。近期,福建省各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围绕完善绿色GDP考核机制积极建言献策。力求从根本上改变党政官员的政绩观,确保绿色GDP核算的实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现将各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意见建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伟 《群众》2022,(7):60-61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京市高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积极推动自然资源价值重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牵引,围绕“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改革探索,构建形成生态产品价值(GEP)的一套核算指标、一项核算标准、一套核算表格、一个考核办法、一批应用场景的“五个一”体系,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良春 《政策瞭望》2014,(12):33-35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决策部署,表明了我省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迈进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也为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浙江省重要生态屏障,一直以来,常山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率先在全省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战略思路,坚持走"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绿色发展之路。但受发展底子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要素紧缺等制约,  相似文献   

18.
邓微 《湖湘论坛》2011,24(2):7-10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民生改善的重要时期。,湖南省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坚持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正是适应新时代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仙居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仙居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把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优势来发展,作为品牌来经营。在国内县一级最先规划建设全境绿道网.把绿道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进一步的感受到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造成的影响,生态领域主要表现为:1.森林锐减,湿地减少,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2.农业和农村的水源污染;3.生物多样性锐减;4.资源人均占有量降低;5.生态功能衰退,工业废物剧增,大气污染严重,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