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有林场在浙江的生态地位举足轻重。有关数据表明,浙江108个国有林场,有89个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较大,35个增挂了生态公益林保护站的牌子;在全省国有林场360万亩的经营面积中,生态公益林面积占79.8%。无疑,森林资源保护是浙江国有林场最核心的任务。保生态是主基调,浙江国有林场如何在改革中既充分发挥国有林业的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一项重大改革,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大局。目前,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正在部分省份展开。管理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是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为切实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保障国有林场改革顺利进行,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建立国家所有、省级管理、林场保护与经营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的国有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国有林场依法进行保护与经营。国家林业局对全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浙江在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上,坚守“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动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特色和经验,是整个“中国经验”及发展模式中一个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生态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生态卷)》以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主线,系统阐述了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路、做法和经验。习近平同志"两山"重要思想,诞生于浙江这片肥沃的土地,并指导着美丽浙江、美丽中国的建设,使得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从生态环境建设到绿色浙江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生态立省方略"。这标志着浙江省在"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浙江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递进过程中,站在了新的起点、进入了新的阶段、达到了新的境界。一、生态立省方略的提出背景1.生态立省方略是对生态浙江建设历史经验的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保护母亲河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滋润着浙江这块锦绣大地,养育着数千万江南儿女.近几年来,钱塘江沿岸人民群众按照建设"绿色浙江"的要求,做了很多工作,在生态环境、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人居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使钱塘江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8.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我省国有林场主要分布在山区、河流源头、水库周围、黄河故道及风沙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和城市周围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近年来部分地方对国有林场管理重视不够 ,有的地方违法占用国有林场林地建设工程项目 ,将城镇周边国有林场林地圈划为建设用地 ,随意改变林地用途 ;一些地方和部门无偿占用国有森林资源开发旅游 ,违规整体转让旅游经营权 ;有的地方擅自改变国有林场隶属关系、下放林场管理权限 ,导致乱占滥用国有林场林地、侵犯…  相似文献   

9.
1月6日,北京,农业部与浙江省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农业部批准,浙江成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 浙江将通过试点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制度和长效机制方面创造出一些规律性、系统性的成果,为全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徐震 《今日浙江》2013,(8):50-51
新世纪以来,我省以生态省建设为龙头,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了"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这三者一脉相承、互为一体,是我省环境保护实践和认识的重要结晶,昭示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和方向。"绿色浙江"代表了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浙江"是生态立省方略的目标归宿,"美丽浙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厘清这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工程,良好的社会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作为全国各省份中发展最为均衡、基层组织最有活力的省份之一,法治浙江建设十五年来,浙江在社会治理法治化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三治融合"等重要经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实际影响,被写入中央文件,成为全国各地干部推进本地社会治理的重要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6,(5):63-63
8月15日,国家林业局宣布,我国4466个国有林场的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面酝酿。林权制度改革包括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林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核心是将国有林场按生态公益型和商品型进行分类经营。  相似文献   

13.
2019年以来,浙江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推动领导干部下基层联合下访、接访的工作精神和方法运用到社会治理中,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拓展,整合力量资源,集成服务功能,探索开展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实现了信访生态和社会生态持续好转.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到安吉县矛调中心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安吉县的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钱巨炎 《今日浙江》2014,(10):38-39
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浙江财税部门灵活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在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完善生态政策体系等方面,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生态财税政策体系。当前,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破解诸多深层次矛盾。财税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浦江经验”作出重要批示,这饱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浙江工作、浙江经验、浙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期许,彰显了人民领袖对浙江人民、浙江大地的深情厚谊和亲切关怀,赋予了浙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践行“浦江经验”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浦江经验”重要批示及信访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历史主动和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畔,淳安更“特别”了.继2019年9月浙江首创的生态“特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设立之后,千岛湖一湖秀水保护再迈出关键一步:2020年12月,《杭州市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条例(草案)》正式进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程序. 对单个生态功能区进行立法保障,国内鲜有听闻.如何在进行顶格保护、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年半来,这场深远变革,牵动着人心.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30)
十余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指引下,浙江大地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巨变。而今,伴随着"美丽中国""绿色中国"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与推动,中国的发展迈向了新境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也正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典范。  相似文献   

18.
"枫桥经验"是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更是浙江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和生动缩影.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能参加"枫桥经验"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并被绍兴市"枫桥经验"研究会聘为特邀研究员,我感到非常荣幸.  相似文献   

19.
从浙北江南水乡到浙西南生态绿谷、再到浙东海岛风光,美丽浙江如诗如画,生机勃勃.绿色,是浙江的底色,也是浙江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 "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期许和勉励,让全省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部省共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省为抓手,苦干实干、奋力争先,交出了一份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的高分报表.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在法治的引领下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伴随着省委全会决定贯彻实施,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浙江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