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题词,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连的,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和心路历程.很多题词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鲜明体现,有的题词成为党和国家某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以博大、宽广的胸襟、恢宏的气度、卓越的智慧、革命的情怀,将高远的理想、崇高的精神,通过简约洗练、意蕴深远的题词纵情表达.  相似文献   

2.
武文笑 《党史文汇》2022,(11):37-42
<正>彭真是一位从山西侯马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在他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中,虽长期奔波在外,却始终乡音未改、乡情绵长,对故土乡亲充满浓情厚谊,这里仅从他饱含深情为山西题词的几件事例中写起。这些题词,闪耀着他初心使命的光辉,虽已过去多年,但历久弥新,始终激励鼓舞着三晋人民焕发爱党爱国的壮志豪情与发愤图强的奋斗干劲。  相似文献   

3.
父亲在世时,常常给我们讲述他的革命历史。他要用亲身的经历,来传授他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同时也表明他对自己一生的革命历程,十分引以自豪。天长日久,我们子女很小就从父亲的传授中知道了中国革命的许多情况和历史知识,如,什么“罗明路线”、  相似文献   

4.
1993年11月26日,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丹东为我的先父赵宝城烈士隆重举行诞辰90周年纪念会,并决定将《赵宝城传》列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写计划。革命老前辈薄一波、刘澜涛、伍修权、马文瑞、黄华、郑天翔和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辽宁省政协主席孙奇、副主席林声等为我父亲题词,深切缅怀这位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我的父亲赵宝城,原名赵城壁,字元和,1903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三岔镇。祖父赵世禄清末考中“秀才”,民国以后祖父作为新兴官僚南佩兰的幕友离开故土,长期就职于太原。父亲自幼随祖父在太原读书,1922年离晋赴京,在祖父的帮助下,考入“民国大学”,并寄居在北狮子胡同张作霖、张学良家中。在此期间,他直接  相似文献   

5.
6月21日,在李先念同志逝世5周年之际,李先念纪念馆在其故乡红安隆重开馆。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等分别为李先念纪念馆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光辉业绩留芳千古,革命精神激励后人。”李鹏的题词是:“李先念同志光辉业绩永垂青史,革命精神激励后人。”乔石的题词是;“赤胆忠心功冠千秋,光明磊落德昭后世。”李瑞环的题词是:“伟业长存。”陈云同志生前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相似文献   

6.
秋瑾是我国近代为国献身的女中豪杰、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亲书“巾帼英雄”赞誉她;鲁迅在小说《药》中塑造了夏瑜的形象,借以寄托对她的哀思和敬意;一九三九年三月,在中国人民抗日维艰的日子里,周恩来同志来到绍兴,他号召妇女学习秋瑾的革命精神,组织起来,参加抗日,并写下了“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的题词。秋瑾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忘我的献身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秋瑾(1877—1907年),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祖父秋嘉禾,曾任厦门海防厅同知,父亲秋寿南曾任厦门县知县,秋瑾生于  相似文献   

7.
东平 《党史博采》2008,(6):34-38
<正>春节前夕,我来到80高龄的谢绍明家中拜访。谢绍明的父亲谢子长,是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总指挥和陕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建人。谢绍明从小就跟着父兄参加了革命,父亲牺牲时他年仅10岁。  相似文献   

8.
晓琳  晓铁  晓青  晓云 《党史文汇》2002,(6):29-31
在中华黄埔同学会会员中,有一位革命老人,当年曾被阎锡山确定为"天字第一号共匪",密查严拿.他就是我们的父亲乔丁珊.父亲一生追求真理,出生入死,有勇有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为开辟太岳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解放后,父亲却甘于淡泊,长期居住乡下,直到1979年才搬到城里.如今,父亲已去世15个年头了,但他献身革命的奋斗足迹在我们的心中仍然是那样清晰.  相似文献   

9.
在哀悼小平同志逝世的日子里,忆起三十多年前,他为《广西革命回忆录》(续集)题词的往事,心中更加充满怀念感激之情。 1962年冬,我们编辑的《广西革命回忆录》(续集),正在校印送  相似文献   

10.
<正>方志敏烈士是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父亲乔信明是湖北大冶人,原本是一个农村的小木匠,后来参加红军,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他和方志敏是如何相遇,又如何和他一起坐牢,还在狱中接受了他的秘密指示的,这要从父亲的革命历史讲起。在白色恐怖中参加红军  相似文献   

11.
孟红 《党史博览》2021,(4):14-19
毛泽东历来重视医疗卫生工作.早在革命时期,他就认为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重视这项工作,作出过不少指示,也多次题词.  相似文献   

12.
深表感谢     
《党史文汇》2010,(10):56-56
《党史文汇》编辑部:今年是父亲赖若愚诞辰100周年。父亲的一生仅有48个春秋,是短暂的,他告别人世已长达半个世纪,但是人们没有忘记他,仍然深情怀念他,为他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0,(2):54-54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首次访苏归国途中,视察黑龙江(时称松江省)并为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正在召开的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题词精神不仅为当时革命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当前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穆棱县。父亲18岁时从哈尔滨市第一中学考入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政学院。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正在大学读书的父亲积极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唯物史观》,一本是《中国向何处去》。读了这两本书以后,革命的火种就在他心中点燃了。父亲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后,几位共产党员发现他做事踏实、忠诚可靠,几次传送秘密文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5)
正我的父亲是开国上将陈士榘。父亲用他革命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让我们终身受用,并延及子孙。祖父、父亲两代人参加了推翻两个王朝的革命,留下一部光荣的家史我的父亲陈士榘,1909年出生在湖北武昌黄土陂的新军军营,那里是爷爷供职的地方。我的爷爷陈午霆,年轻时候,是孙中山创建的  相似文献   

16.
吉炳轩 《奋斗》2010,(1):4-8
<正>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在他的伟大一生中,亲笔书写了许多光辉题词,激励和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英勇奋斗。黑龙江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2月27日结束访问苏联回国,视察哈尔滨时为原松江省委书写了"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书写了"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书写了"学习马列主义"等重要题词,为  相似文献   

17.
父亲入党     
那天,父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他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电话中,父亲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几度哽咽,兴奋得不能自已。父亲出生在旧社会的一个地主家庭,虽然到他这一代已家道中落,但在以阶级成分划分敌我的年代,自然是革命的对象。童年时代的父亲,背负着成分高的帽子,吃了不少苦。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于天放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高尚的、伟大的、了不起的!早在学生时代,父亲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1年在清华大学入党,并任党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他被党组织派回东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此后,父亲征战在白山黑水之间,声名显赫,让日寇恨之入骨。敌人当时悬赏:抓住于天放,每人赏5000元(伪满洲国币)及若干布匹等。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8日是我们的父亲杨效椿百年诞辰。抚今追昔,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父亲革命、战斗的一生,他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勇挑重担、联系群众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20.
许翠琼 《党史纵横》2014,(12):59-60
正历史的风云际会,将陈独秀和毛泽东推至中国革命的前台。毛泽东曾经说过,他是陈独秀那一代人的学生。这师生二人的个性,给中国革命带来迥然不同的影响。细究起来,家境和家教,也许是他们个性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陈独秀是"没有父亲的孩子"陈独秀不满两周岁时,父亲便被瘟疫夺去生命。40年后,这位名满华夏的新派领袖自称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母亲对他影响极大。他的母亲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知道"忠孝节义"的传统道德,不过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