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张人亚是我党早期的革命家之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叶坪宣告成立。他从上海来到瑞金后,参加临时中央政府工作,为中央工农检察部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中央出版发行和印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参与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的各项工作,为苏维埃各级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立下了"家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根据宪法大纲规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检察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始终与国家政权建设相伴而生。追寻她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31年11月第一个全国性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被授命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成为新中国首任最高检察长,为人民检察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隆重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何叔衡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月,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何叔衡被选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1932年1月,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五次常会,议决在目前内务人民委员周以栗因病请假期内,其部长暂由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兼任。2月,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七次常会,议决组织临时最高法庭以判决重要政治犯,委何叔衡为临时最高法庭主审。4月,中  相似文献   

4.
图为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发行的米票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伍角纸币.米票面额10两,在苏区流通半年之久,系64开毛边纸石印件,上面盖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公章和由陈潭秋落款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3月1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做出关于邓子恢、刘炳奎两同志错误的决定,对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中表现机会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邓、刘二人,分别做出严重警告和警告处分。3月26日,时任粮食人民委员部(中央粮食部)部长的陈潭秋,发表《收集粮食突击运动总结》,也点名批评了邓子恢。这是继头年8月9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因邓子恢在领导财政工作上犯有原则性错误,而将他担任的中央财政部部长职务免去  相似文献   

6.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在临时中央政府下面,成立了中央工农检察部,何叔衡任部长。工农检察部下设控告局和突  相似文献   

7.
正何叔衡(1876—1935),湖南宁乡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新民学会骨干成员,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成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31年11月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  相似文献   

8.
正1934年1月4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1934年1月4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该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73年前,也就是1933年1月7日,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第三版左下角刊登了一篇题为《追悼张人亚同志》的短文,悼念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长的张人亚。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张人亚逝世的讯息却一直不为他的亲属、包括其父  相似文献   

11.
<正>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4年2月,他从上海辗转来到瑞金,正式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会委员、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兼管红色中华通讯社、艺术局。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发展教育事业、主编《红色中华》、繁荣戏剧创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支援了残酷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2.
教育人民委员部1931年11月设立于瑞金叶坪的洋溪村。其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责: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协同管理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局和艺术局,协同管理社会教育;编审局,负责计划编审教材;巡视委员会,负责检查指导各级教育巡视、报告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前身。相关资料:第一任教育人民委员为瞿秋白;1999年,教育部拨出专款、江西省教育厅亦拨出配套资金,有关单位赞助,共同修复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新建中央苏区,教育史陈列馆。2001年11月竣工,6日,举行揭幕仪式,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出席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分别位于赣州市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和云石山乡云石山村. 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设立中央人民委员会,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行政机关,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下设9个部和1个局,即外交、军事、劳动、...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但却少有人知道,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后,中共中央被迫提前打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面旗帜。即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对外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表明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22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痛恨官场腐败,也看到党中央不断加大查处力度,一次又一次掀起反腐浪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党领导的第一次反腐斗争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红都瑞金,主角是时任苏区中央工农检察部部长的何叔衡……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 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人民委员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前身。土地人民委员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的贯彻落实,管理苏区土地,领导农业生产和山林、水利事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通过帮助农民组  相似文献   

17.
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是苏区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驱,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兼苏雏埃最高法庭主席,善于调查研究,顶住各种干扰,坚持秉公执法,被广大群众誉为“何青天”、苏区“包公”。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重视检察工作。一方面大力支持检察工作的开展,不仅经常对检察工作作指示、提要求,而且亲自参与过问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带头廉洁奉公,做出榜样,保证了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董必武二查匿名信   1934年春的一天下午,工农检察部工作人员赖荣光急匆匆地来到中央政府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董必武的办公室,一边交给董必武一封信,一边说这是从红军大学的控告箱里收到的匿名信,控告中央办公厅采买员有贪污行为。董必武接过来一看,信写得很笼统,没有指明具体情况,便对赖荣光说:"你先…  相似文献   

19.
闻慧斌 《党史文苑》2012,(13):48-51
雨花台知名烈士邓振询,是一个泥水匠出身的工人领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劳动人民委员(部长)。他毕生为人民追求幸福,自己的婚姻却充满曲折坎坷,令世人感慨万分。结发妻子不幸被敌机炸死,留下唯一的骨肉也差点夭折1904年8月,邓振询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塘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10岁时,母亲为了生计带着他改嫁给一个姓张的农民。邓振  相似文献   

20.
73年前,也就是1933年1月7日,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第三版左下角刊登了一篇题为<追悼张人亚同志>的短文,悼念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长的张人亚.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张人亚逝世的讯息却一直不为他的亲属、包括其父母兄弟所知.似乎与此相应,张人亚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党对革命的贡献,也长期被埋没.直到近年,随着相关史料史实的陆续发现和搜集,张人亚堪称共产主义忠诚战士的光辉形象,才终于灿然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