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完成法院规定的结案数,基层法庭在没有正式受案的情况下,垫交诉讼费,编造假名,自按手印,伪造案卷凑数。这是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法院内部的“做卷”秘密。知情者说“,一本卷半个小时就做出来了”。一个基层法庭“做卷”数量最多时超过千件,而近两年来每年超过百件。的确很难相  相似文献   

2.
党建走向     
树形象 创效益 做模范 鞍山市第二医院党委注意围绕医疗中心,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他们在党内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和“树形象、创效益、做模范”活动。 “三个一”活动即每个党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每个党员为患者做一件好事;每个党员为医院增创1000元。活动开展后,党员干部带头下去检查能源,巡视病房,仅在基建维修方面就为医院节约资金16万元。“树形象、创效益、做模范”活动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党建简讯     
△树立“五种精神” 做到“四个一” 去年,磐石县委在全县党员中开展了“塑造党员形象”、树立“五种精神”、做到“四个一”的活动。树立“五种精神”就是树立改革创新、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勇于进取、真抓实干的精神。“四个一”即:农民党员学习掌握一门发展农村经济实用技术,开发一个致富项目,带好一个联系组,为发展集体经济做一份贡献;企业党员练就一手过硬的技术,主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献一份计策,在完成急难险要任务中做一件实事,结合党内活动带好一个责任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学好一项机关业务和科技知识技能,围绕单位业务写出一篇调研文章,为单位创一流工作做贡献,为基层、为群众做一件实事。  相似文献   

4.
假日逛书店,在“贵州五之堂库存图书流通中心”内见到一副颇有意思的对联,上联是“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下联为“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要做的好事多得很,为什么要把读书称为第一件好事呢?笔者伫立在对联前,沉浸在书香四溢的店堂里,让思绪追随读书这第一件好事去寻觅,去思索,去发问……记得著名经济学吴敬琏先生在《这是一个需要读书的时代》一文中有言:“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是健康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进行史就是一部读书史:人类文明,正是靠着书才得以传承、繁衍、光大。”…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31):55-55
作为一名普通党务工作者,一名人民检察官,能为检察事业、为党的事业增辉添彩是件荣幸的事。我没有做什么,只是做了一名检察官应做的事,一名党务工作者应完成的工作,但组织上却给了我“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这是我为党工作二十七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面对这一荣誉我内心不安。  相似文献   

6.
谈预见性     
很多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从事一件工作之前,就认识和掌握了这件工作发展的规律,知道怎样去做,工作起来就主动,就得心应手;反之,工作起来就被动,就事与愿违。可见,主动或被动“是和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分不开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50页)  相似文献   

7.
讲与不讲大不一样,对于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大有好处花这么大的力量,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敢于揭露并解决自身问题的勇气通过“三讲”,我们基层党员对上面比较放心了领导干部应该把为百姓服务作为一件根本的大事来做。这次“三讲”高度地重视了这件事,有了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陈凤兰 《学习导报》2013,(19):61-61
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懵懂年少时,曾对自己父亲——台湾唯一会做京剧戏靴的人,抱怨过这样一句:做鞋做工一辈子,也没见你发财。没想到,李国修话音刚落就遭父亲痛骂:“你爸爸我从16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五个小孩长大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没想到,“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成了李国修的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在主持华中党的工作期间,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共产党、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只干两件事”,“一件是干抗日”,“一件是干民主”。①这是建立在他所认识到的中国人民百年来两件“痛苦的事情”之上的:外国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不能独立自主;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使  相似文献   

10.
<正>在北大荒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黄绿色将校呢军装。这件军装的主人是曾在解放战争中被授予“孤胆机智英雄”称号的李国富。这件军装经历过解放战争炮火硝烟的洗礼,聆听过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犁铧破土之声,见证了它的主人被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高光时刻”,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沈阳市皇姑区新乐街道泰山社区,一提起社区党委书记刘红军,居民们无不交口称赞,说她在“小社区里做出了大文章”。今年43岁的刘红军先后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生活难题上百件,组建了社区合唱团、健身舞蹈队等多个文艺团体,视居民为亲人,奉献爱心动真情……“其实我很平凡,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日常工作中,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这是刘红军经常说的话。  相似文献   

12.
描写纪委书记的电视连续剧《黑脸》播出以后,曾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由此,人们称纪检监察干部为“黑脸”。“黑脸”在辞典里是查不到的。那么,这个“黑脸”从何而来呢?我理解同宋朝那位黑脸包丞相有关。戏剧中的“包公”确实是一幅黑面孔,他既不畏权贵,为民作主,又能大义灭亲,秉公断案,由此而流芳百世,为世人所喜爱。因此,人们把敢于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称为“黑脸”就不无道理了。纪检监察干部是“黑脸”,他们只有凭着这张‘嘿脸”,才能攻破一个个“堡垒”,使一件件违纪违法问题得到公正处理;也只有凭着这张“黑脸…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学被人称为“六一文学”。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才忽然想起还有儿童与为儿童服务的文学,这才有了采访报导儿童文学作家的文章。报刊上有关儿童文学的消息多了起来,这当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但有一个个人不解的现象:明明人家为儿童文学作家,明明为儿童服务、为儿童写作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而我们的记者,总要躲躲闪闪,转弯抹角,说这位作家只是“客串”一下儿童文学,他(她)还有更伟大体面的事要做。好象搞儿童文学委屈了他(她),他(她)是怀着巨大的奉献与牺牲,才“屈尊y不嫁”给儿童文学的。20世纪叨单耗初那一批先是涉…  相似文献   

14.
《广东党史》编辑部同志: 你刊今年一月号有于光远同志《向他祝贺,为他高兴──记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胡耀邦》一文中,涉及在中央为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六十一位老同志平反中的一些事情。可惜光远同志现在已记不清了,我就趁此机会把这件事说一说,以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 于在文中说:“在平反冤假错案问题,我只做过一件事,就是曾彦修和我曾经写过一个对‘六十一人案’平反有用的材料。”“后来中央为六十一人平反的文件,用了曾彦修和我的证明材料。”“从过程上看,可能我先在口头上对耀邦讲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15.
班子与圈子     
《新唐书》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哲人崔祐甫做宰相不到二百天,就引荐任用了八百人。有一天皇帝问他:有人说你所引用的人往往沾亲带故,这是怎么回事?崔祐甫没有否认“所用多涉亲故”的事实,却振振有词地讲了这样做的一番道理。他说:“臣为陛下选择百官,不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局是件难事,也是件大事。有了良好开局,后继工作就好做了;有了良好开局,领导威信便有了基础,人心就会得以归拢,工作也会容易、顺畅起来。所以,新任领导要在新岗位上“烧旺三把火”、“踢响头三脚”,如下要领不能不知:一、指导思想体现“四宜”一日进入角色宜快。领导者担仟一个新职位.或从事一项新工作,都需有一个适应期,以了解情况,进入角色,而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又不允许这一适应期过长,不然就会造成工作的停滞和被动。因此,新官上任.要有只争朝夕和甘为人徒的精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4):39-3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振兴社区开了一家特殊的银行——“好人银行”,这家银行存的不是钞票,而是一笔笔“好人账”。“好人银行”开张10个月来,通过推荐、记录,共吸纳了300多位储户,收集、整理了几百件好人好事。储户来自各行各业,共同的目的是献爱心、做好事,并将好事长久地做下去。打开一本本“好人银行”荣誉卡,一件件好人好事虽说不是那么轰轰烈烈,却充满了温馨。谈起开办“好人银行”的初衷,社区党支部书记说:“人们做一件好事不难,  相似文献   

18.
文论集萃     
毋忘忠告□魏信德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七种语言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先告诉我,”猎人回答,“我发誓会放了你。”“第一条忠告是,”鸟说,“自己做过的事不要后悔。”“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的一天,从北辰区青光农场的一座院落里,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原来是天津联通公司离退休干部党委正在这里举办一堂“特殊党课”,主讲人是已逾耄耋之年的离休干部、共产党员崔兰英。崔兰英1982年离休后,总希望能为社会继续做些什么。在她心里始终牢记着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她常说:“是共产党培养我长大成人,我一个穷孩子能有今天很幸福,我这一生都要按照毛主席说的去做。”那时,“入托难”是社会一大热点问题。崔兰英就和家里入商量打算办个幼儿园。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站在大街上抬头望天,紧接着街上行人一个接一个也都仰起了脖子。先生用这件事形象地概括了一种现象:盲从。盲从无疑是封建专制的遗传。在漫长的封建“人治”社会里,皇帝老儿对臣子、官老爷对布衣百姓的根本要求,大约都是做一个俯首贴耳、驯良温顺的好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