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12,(12):56-56
前不久,西班牙王储菲利普在马德里一间教堂参加朋友的葬礼后准备离开,一名女乞丐走过来向他伸手讨钱。不过菲利普王储却会错意,以为女乞丐是在问候他,于是他抓住女乞丐的手,与她紧紧相握。整个过程被拍摄下来,被王室评论员称为“极尴尬事件”。  相似文献   

2.
尊重弱者     
刘建明 《奋斗》2012,(9):63-63
斯路肯夫是苏联时期的伟大文学家。有一天。他在公园散步时,看到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乞丐很羞怯。仿佛是鼓足勇气才伸出行乞的双手。大多数路人对乞丐视而不见,有的甚至还指指点点,这让乞丐伸出去的双手更加颤抖。斯路肯夫非常同情乞丐。心想一定要给点钱.至少能让其饱餐一顿。可是,他搜遍了全身也没有找到一分钱。望着乞丐充满期待的双眼和颤颤巍巍的双手,他感到十分过意不去。思索了片刻之后,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人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要买一部手机?""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以后,我再出去乞讨就方便了,  相似文献   

4.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5.
<正>你给自己定位什么,你就是什么,定位能改变人生。一个乞丐站在路旁卖橘子,一名商人路过,向乞丐面前的纸盒里投入几枚硬币后,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橘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橘子,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遇见了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并告知说,他就是  相似文献   

6.
继"犀利哥"之后,基于相似的原因,又一个流浪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某个角度看,他长得很像男星彭于晏。他睡在街角的样子被人拍下后又传到网上,因而得了一个"乞丐版彭于晏"的称呼。在记者看来,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称呼——一头是拥有无数粉丝的明星,另一头是卑微的乞讨者。同时,"乞丐"一词还表明人  相似文献   

7.
《古今谭概》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隐士在街上碰见一个乞丐向路人讨钱,声音很凄婉,却没什么人搭理他。于是隐士跟乞丐说:“喂,叫花子!这样要饭,鬼才睬你呢!不如叫我一声太史公爷爷,我赏一百块铜板给你。”乞丐觉得这笔生意不错,赶紧连叫了三声“太史公”。隐士一听,高兴得要死,连钱带包通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上帝看到一个乞丐非常可怜,想帮他改变乞讨的命运。于是上帝问乞丐,如果我给你1000美元,你想干什么?乞丐说,我可以用它买一套好的乞讨工具,讨更多的钱。上帝接着问,如果给你1万美元呢?乞丐说,那我就雇人把其他乞丐赶走,好让我一个人在这个地方乞讨。上帝又问,假如给你10万美元呢?乞丐说,我就雇几个人帮我乞讨。上帝长叹一声,看来我无法改变你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朋友去印度,回来后感触颇深,他给我讲了一个穷人的故事: 他刚到印度的时候,在孟买的大街上,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兜售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那是孟买穷人中的一种,其实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大多是一些孤寡老人,生活上没有任何依靠。  相似文献   

10.
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勇气,带领全村用了几年的时间使一个远近闻名的"乞丐村"脱贫致富;他倾其所有兴学办校,被教育部、《中国教育报》推荐为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他就是礼县雷王乡山坪村村支书薛永财。上世纪80年代初,山坪村有70%的人家靠乞讨度日,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乞丐村"。1975年8月,从部队回乡的薛永财担任了村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11.
在以色列,一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3种:400新谢克尔(约合100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施舍过程中,行为学家搞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是:近90%的乞丐要了400新谢克尔,近10%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乞丐要了蒲公英。  相似文献   

12.
尹小明 《求实》2006,(Z4):45-46
乞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发达城市,与以往的情况相比,乞丐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即职业乞丐的大量涌现.他们不同于传统的常规乞丐,是常规乞丐的变种.它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共秩序,而且还对人们的同情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对它的治理已成为公共政策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10):44-45
<正>职业乞丐郑州一名职业乞丐日前被媒体跟拍到一天的生活:早点吃汉堡,中午买牛肉和啤酒补充能量,一瓶冰镇啤酒倒瓶里佯装是药喂给躺着的人。下午茶是西瓜、冰棍和红茶,一天工作结束后美滋滋数钱数到手  相似文献   

14.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19):48-49
职业乞丐 郑州一名职业乞丐日前被媒体跟拍到一天的生活:早点吃汉堡,中午买牛肉和啤酒补充能量,一瓶冰镇啤酒倒瓶里佯装是药喂给躺着的人。下午茶是西瓜、冰棍和红茶,一天工作结束后美滋滋数钱数到手软。  相似文献   

15.
正一九九七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纪念项与年同志的《山路漫漫》一书。习仲勋同志为此书作序。他写道:"项与年出生在闽西山区一个普通的农家。20年代初,就参加了革命。他在白色恐怖弥漫全国的险恶环境中,穿梭于上海、南京、南昌、香港、天津、西安、北平之间,长期从事地下斗争。……他最为辉煌的一页,是他和他的战友在获得庐山会议‘剿共计划’这一重要情报后,为了及时送到中央苏区,敲掉门牙,扮成乞丐,穿越重重封锁线,日夜兼程,把这一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瑞金,亲自交到周恩来手中。其时,正处在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前夜。"  相似文献   

16.
张效友,一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陕北农民,因为对文学事业的痴迷,在27年的日子里,他忍饥挨饿,废寝忘食,忘记了妻子儿女,忘却了自家承包的责任田,投身于小说创作。坐穿五条羊毛毡,稿件两次被烧,一次被小偷偷走。为躲避债主钻进洋芋窖一写就是几个月。因贫穷沦为街头乞丐,终于成就了100多万字的两部长篇反腐巨著《青天泪》与《苍天恨》,并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请看———银川火车站候车室里蜷伏着一个“乞丐”,身子干瘦,穿一身破旧的衣服,头发很长,脸瘦得近乎皮包骨头。他的情绪时而沮丧,时而昂奋,双手抱着一个破提包,数天来连饿带困,…  相似文献   

17.
形形色色的乞丐美国在世界上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被称作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美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与此“高度”、“第一”不相协调的现象。从古至今,乞丐历来是贫穷的衍生现象,由此说开,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出现乞丐不以为奇,但对发达国家,人们则认为不应该出现乞丐,尤其是不应该出现大量乞丐。然而,在美国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我们却看到广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乞丐,并初步了解了美国社会中的乞丐生活。屡见不鲜的街头乞丐刚到芝加哥的时候,由于预定的公寓还没有腾出来,我们便暂住在“UIC”学校附近的一家旅馆里。从…  相似文献   

18.
一、本市乞丐概况 1.北平的乞丐数目较大,残存年代甚久,是几千年来封建官僚血腥统治的结果。日本时代国民党时代,虽也曾处理过多次,但处理的目的仅是为了市面观瞻,没有把乞丐问题当作一个社会问题来解决。日本时代是采取抓苦力、驱逐出境的办法。国民党时代是采取定期收容过期不管的办法,把抓到的乞丐拘留起来,每天每人发给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他是"乞丐"校长,有人说他是"抠门"校长,但他心中始终充盈着对学生的大爱。新的一天开始了。马灿敏像往常一样,5点50分起床,6点半到学校,然后拄着拐杖在校园里转一转。7点半,他准时出现在校门口。随着第一个学生进校,他开始检查学生的礼仪举止,最后给学生一个微笑。这一连串动作,身为纳古镇中心小学校长的马灿敏已坚持了11年。从一所落后的农村小学到如今的省级民族示范学校,校园中一点一滴的变化他都了然  相似文献   

20.
巴黎乞丐     
刘志杰 《廉政瞭望》2012,(24):62-62
在我的印象中,乞丐大都是老弱病残、衣衫褴褛的。去过“浪漫之都”巴黎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里的乞丐竟大多年轻力壮、自信乐观,有的甚至还西装革履、穿金戴银,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