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前民进党的政治走向,特别是其大陆政策走向已经成为岛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陆政府希望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的形势下,民进党能够顺应两岸潮流,在两岸政策上有积极、正向的转变。但纵观台湾岛内外的政治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无特殊情况,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难有实质性的转变,这也意味着未来"民共关系"发展的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2.
2008年,新潮流系转型为“台湾新社会智库”,重新稳固了在民进党内的权力核心地位,扩大了地方经营版图.作为民进党内最具战斗力、影响力的派系,新潮流系势必对民进党的未来两岸政策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由台湾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台独势力的“国家”构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使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和平统一之路更趋艰难。如何不断增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务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已成为现实面临的重大课题。两岸经济交流由于其自身特点而被赋予重大使命。本文在分析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所彰显出来的积极效果、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全面认识两岸经济交流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闽台表演艺术产业交流是两岸文化产业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进两岸互信了解,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宣传大陆形象的最佳舞台,在两岸交流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福建因为有着与台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在推动两岸表演艺术产业的交流与发展方面,更是承担着主力与先锋的重任,在促进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文化认同,实现闽台文化产业对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分析闽台表演艺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继续深化和发展闽台表演艺术产业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太阳花学运"是各方面深层次影响因素长期累积、台湾部分势力利用反"黑箱"机会推波助澜的结果."太阳花学运"背后隐藏着多方的政治角力:国民党意欲扭转"执政"困境,民进党希冀取得选举优势,"第三势力"期望扩展政治空间."太阳花学运"对台湾政治生态、两岸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实现两岸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大陆必须构建从利益共享到制度整合再到群众情感交流融合的更为细致、有效的动态机制,并适度调整对台政策.大陆应有限而有效地"让利",调整两岸关系的利益传导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协商平台,改进两岸关系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构建两岸青年的情感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民共两党都有开展互动交流的愿望.民进党坚持"台独"立场、不接受"九二共识",是民共两党无法进行党际互动交流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民共互动交流的大门,民进党务实派人士提出了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放弃"台独"和接受"九二共识"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九二共识"和"台独"之间存在广阔的中间地带.民进党放弃"台独",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接受"九二共识".大陆的底线是民进党接受"九二共识",而非单单"放弃台独".冻结"台独党纲"离放弃"台独"还有不小距离,不足以奠定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础.虽然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但是不宜对其做过高评价."冻结"仅是暂时"中止",而非永久"终止".冻结"台独党纲"的主张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大陆应对其保持高度警惕.不宜过高期待冻结"台独党纲"的结果.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都极低.  相似文献   

7.
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稳定和发展的一个敏感问题,历来为两岸所高度关注.在马英九时期,两岸保持默契,台湾在加入国际组织方面有所突破.但在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亟待研究.回顾和梳理两岸在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方面的博弈历程可以发现:台湾单方面的“硬闯”无济于事,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台湾必须跟大陆积极协商,取得大陆的认可或同意.未来大陆处理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要坚持5条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先两岸、后国际原则,政经分离原则,个案处理原则,暂时维持现状原则.台湾参与某些国际组织的活动,必须使用适当身份、名称,否则就会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不能仅着眼于当下,更要与未来两岸统一后的制度安排相挂钩.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直以来大陆对台湾地区法制的认识存在着误区,直接影响着两岸的交流与法制的融合。一百多年来,台湾地区的法制建设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分友,一个成果,呈现了继承性、现代性和地区性的三个特点。改革开放后,两岸的法制交流逐渐发展起来了,推动了两岸法制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现两岸产业有效转移与对接、全面提升两岸经贸合作水平和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分析海峡两岸行业协会交流与合作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通过比较,两岸行业协会既有同质性又有较大差异,存在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但在交流合作的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实现两岸行业协会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大陆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升协会治理水平;台湾应减少各政党势力对行业协会的不必要干预;同时两岸应加快形成行业协会交流合作的互惠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先后率团访问祖国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跨越海峡的握手缓和了两岸气氛,符合时代潮流,深得民意支持,台独势力受挫,泛蓝士气大振,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反对和遏制“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连宋大陆之行的时代背景连宋大陆之行是国际和海峡两岸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民意驱动。在2004年12月台湾“立法院”选举中,以民进党、台联党为主的泛绿阵营争取“立法院”席次过半、以…  相似文献   

11.
随着蔡英文在民进党初选中胜出,2012大选“双英会”大局已定,人们很难清晰地看出谁将在大选中获胜,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两岸牌”将是两党在选战中制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蔡英文在两岸问题上动作频频,试图调整其两岸政策,以免在选战中陷入被动。蔡英文带领的民进党到底能不能跳脱传统思维,实现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十分敏感,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分析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动力和阻力,可以得出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可能性和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蔡英文在民进党初选中胜出,2012大选“双英会”大局已定,人们很难清晰的看出谁将大选中获胜.但大部分学者都一致认为“两岸牌”将是两党在选战中制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蔡英文在两岸问题上动作频频.试图调整其两岸政策.以免在选战中陷入被动。蔡英文带领的民进党到底能不能跳脱传统思维。实现民进党的两岸政策的调整?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十分敏感,受到到外界高度关注。笔者将从分析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动力和阻力人手,以此得出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可能性和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3.
民进党务实派的演进呈现出边缘化与主流角色周期变化的态势。台湾“大选”前后是民进党务实派走向主流角色的关键时期。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如何促使民进党务实派推动民进党转型,搭建民共交流的桥梁,让民进党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维护者与参与者,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理念、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和主要措施,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要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受到破坏,两岸两会无法恢复协商,两岸经济关系的制度化进程受阻.这种新形势要求以新思路、新途径建构新时代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模式.两岸跨界融合新模式是两岸特殊政治经济背景下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模式,既是两岸经济合作领域的"PPP模式",也是两岸经济合作领域的"负面清单模式".其特点包括:产业主导、跨界融合、理念创新、优势整合、合理分配、依托大陆.它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两岸经济合作的创新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陆与台湾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优势互补之处,阐述当前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推动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意义;指出尽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互访已日益活络,但合作办学尚未实现,当前应抓住两岸关系正发生积极变化的契机,以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为切入口,推进两岸职业教育合作,开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大陆与台湾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优势互补之处,阐述当前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推动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意义;指出尽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互访已日益活络,但合作办学尚未实现,当前应抓住两岸关系正发生积极变化的契机,以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为切入口,推进两岸职业教育合作,开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2012大选中"两岸牌"将是国民两党选战中制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蔡英文在两岸问题上动作频频,受到外界高度关注。从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动力和阻力,分析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可能性和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8.
台湾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值得借鉴。针对近十五年的两岸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比较综述,对探讨台湾职教体系对大陆现代职教体系建立的启示,建立两岸职业教育研究比较模型,完善大陆现代职教体系,开展两岸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秀职业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台湾民进党的作为使两岸政治关系在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但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越来越广泛,经贸往来将上新的台阶,由间接贸易朝着直接、双向往来的方向发展,两岸的经贸依存度加大,必将加快两岸的直接“三通”。随两岸经济差距的缩小,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更有信心解决台湾回归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为两岸关系指明了和平发展方向。两年来,两岸公权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构建了和平发展愿景,逐渐制度化了两岸共同经济利益,从而推动了两岸和平发展进程。这种背景下,“反独”的新任务就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如何与民进党接触、交流,并达成共识。“促统”就在于站在民族高度如何实现两岸公权力之间的政治谈判。“反独促统”工作的关键在于两岸民间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